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2559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1 19:09
该马达的旋转部具有多个磁铁、筒状的中空轴以及滚珠丝杠。各磁铁与中空轴的外侧面接触。滚珠丝杠位于中空轴的径向内侧。磁铁的至少一部分、中空轴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滚珠丝杠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重叠。并且,中空轴以及滚珠丝杠由磁性材料构成。并且,中空轴的内周面与滚珠丝杠的外周面相互接触。因此,不仅利用中空轴,也能够利用滚珠丝杠的一部分作为磁路。由此,能够减薄中空轴多余的厚度。因此,在抑制马达的径向的尺寸的同时能够确保磁铁的径向内侧的磁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一种搭载于汽车、通过滚珠丝杠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而输出的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187262号公报中记载了通过借助滚珠丝杠机构使电动马达的旋转转换成直线运动,使输出轴进行规定的直线动作的电动致动器(参照权利要求1、
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72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为了降低环境负担,强烈地要求汽车的耗油量改善。与此相伴,针对搭载于汽车的马达,小型化以及低重量化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关于这点,日本特开2007-187262号公报的电动致动器将滚珠丝杠机构配置在电动马达的转子磁铁内。由此,在滚珠丝杠机构的输出轴的长边方向上,缩短了作为电动致动器的单元的长度。(参照第0017段落等)然而,在日本特开2007-187262号公报的结构中,在电动马达的转子磁铁与滚珠丝杠机构的螺母部件之间存在磁通屏蔽环(参照第0029段落)。因此,通过螺母部件、磁通屏蔽环以及转子磁铁在径向上排列,径向的厚度变厚。在该结构中,若单纯地将各部件的径向的厚度减薄,则难以在转子磁铁的径向内侧确保通过磁通的磁路。若不能够确保充分的磁路,则转矩下降,其结果是,降低了电动马达的转速。并且,通过电动马达的转速下降,借助滚珠丝杠的直线运动的速度也下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用滚珠丝杠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而输出的马达中,在抑制马达的径向的尺寸的同时能够确保磁铁的径向内侧的磁路的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申请的例示性的第一专利技术为使在外周面具有螺旋状的第一螺纹槽的杆在沿所述杆的中心轴线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的马达,所述马达具有静止部;以及旋转部,其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静止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定子,其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线圈;以及机壳,其保持所述定子,所述旋转部具有:多个磁铁,它们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沿周向排列;筒状的中空轴;以及滚珠丝杠,其位于所述中空轴的径向内侧,所述磁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中空轴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滚珠丝杠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重叠,所述滚珠丝杠在其内周面具有螺旋状的第二螺纹槽,在所述第一螺纹槽与所述第二螺纹槽的径向之间存在多个球体,所述磁铁的周向的中央部的径向内侧的所述中空轴的径向的厚度比相邻的所述磁铁的边界的径向内侧的所述中空轴的径向的厚度、或所述中空轴中位于所述磁铁的径向内侧的部分的周向端部的所述中空轴的径向的厚度薄,所述中空轴以及所述滚珠丝杠由磁性材料构成,所述中空轴的内周面与所述滚珠丝杠的外周面相互接触。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申请的例示性的第一专利技术,能够利用滚珠丝杠的一部分作为磁路。由此,能够减薄中空轴多余的厚度。因此,在抑制马达的径向的尺寸的同时能够确保磁铁的径向内侧的磁路。【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剖视图。图2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纵剖视图。图3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图4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部的剖视图。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部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变形例所涉及的旋转部的剖视图。图7为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图8为变形例所涉及的马达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分别将沿杆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杆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以杆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并且,在本申请中,以轴向作为前后方向来说明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但是,并不根据该前后方向的定义来限定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马达在制造时及使用时的朝向。并且,在本申请中,“平行的方向”也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在本申请中,“正交的方向”也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 1.第一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IA的剖视图。该马达IA为使杆4A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装置。如图1所示,马达IA具有静止部2A和旋转部3A。旋转部3A以中心轴线9A为中心相对于静止部2A被支承为能够旋转。静止部2A具有机壳21A和保持于机壳21A的定子22A。定子22A具有多个线圈52A。多个线圈52A沿周向排列。旋转部3A具有筒状的中空轴31A、多个磁铁32A以及滚珠丝杠34A。多个磁铁32A在定子22A的径向内侧沿周向排列。各磁铁32A与中空轴31A的外侧面接触。滚珠丝杠34A位于中空轴3IA的径向内侧。杆4A在其外周面具有螺旋状的第一螺纹槽41A。并且,滚珠丝杠34A在其内周面具有螺旋状的第二螺纹槽341A。并且,在第一螺纹槽41A与第二螺纹槽341A的径向之间存在多个球体35A。因此,若旋转部3A旋转,则旋转部3A的驱动力借助多个球体35A传递至杆4A,杆4A沿轴向移动ο在该马达IA中,磁铁32A的至少一部分、中空轴31A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滚珠丝杠34A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重叠。并且,磁铁32A的周向的中央部的径向内侧的中空轴3IA的径向的厚度比相邻的磁铁32A的边界的径向内侧的中空轴31A的径向的厚度、或中空轴31A中位于磁铁32A的径向内侧的部分的周向端部的中空轴31A的径向的厚度薄。中空轴31A以及滚珠丝杠34A由磁性材料构成。并且,中空轴31A的内周面与滚珠丝杠34A的外周面相互接触。因此,能够利用滚珠丝杠34A的一部分作为磁路。由此,能够减薄中空轴31A的厚度。因此,在抑制了马达IA的径向的尺寸的同时能够确保磁铁32A的径向内侧的磁路。< 2.第二实施方式>< 2-1.马达的整体结构>接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I的包括中心轴线9的纵剖视图。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图2的右侧作为“前”,将图2的左侧作为“后”。该马达I为用滚珠丝杠将旋转运动转换成轴向的直线运动,来使杆4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装置。马达I例如搭载于汽车,用于驱动汽车内的各部分。但是,本专利技术的马达也可以搭载于家电产品、OA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医疗设备等,来产生各种驱动力。该马达I为在定子22的径向内侧配置有磁铁32的所谓的内转子型马达。如图2所示,马达I具有静止部2、旋转部3以及杆4。静止部2固定于作为驱动对象的设备的框体。旋转部3相对于静止部2被支承为能够旋转。杆4为柱状的部件,并沿中心轴线9水平配置。杆4在其外周面具有螺旋状的第一螺纹槽41。本实施方式的静止部2具有机壳21、定子22、后轴承部23以及前轴承部24。机壳21具有筒状部211、后壁部212以及前壁部213。筒状部21在定子22以及旋转部3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呈大致圆筒状延伸。后壁部212在定子22的后方相对于中心轴线9大致垂直地扩展。在后壁部212的中央设置有用于使杆4以及后述的中空轴31穿过的后部圆孔214。前壁部213在定子22的前方相对于中心轴线9大致垂直地扩展。在前壁部213的中央设置有用于使穿过杆4及后述的中空轴31穿过的前部圆孔215。筒状部211、后壁部212以及前壁部213的材料例如使用铝和不锈钢等金属。在图2的例子中,筒状部211与后壁部212由一个部件构成,前壁部213由另一部件构成。但是,也可以筒状部211与前壁部213由一个部件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其使在外周面具有螺旋状的第一螺纹槽的杆在沿所述杆的中心轴线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其具有:静止部;以及旋转部,其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静止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定子,其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线圈;以及机壳,其保持所述定子,所述旋转部具有:多个磁铁,它们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沿周向排列;筒状的中空轴;以及滚珠丝杠,其位于所述中空轴的径向内侧,所述磁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中空轴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滚珠丝杠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重叠,所述滚珠丝杠在其内周面具有螺旋状的第二螺纹槽,在所述第一螺纹槽与所述第二螺纹槽的径向之间存在多个球体,所述磁铁的周向的中央部的径向内侧的所述中空轴的径向的厚度比相邻的所述磁铁的边界的径向内侧的所述中空轴的径向的厚度、或所述中空轴中位于所述磁铁的径向内侧的部分的周向端部的所述中空轴的径向的厚度薄,所述中空轴以及所述滚珠丝杠由磁性材料构成,所述中空轴的内周面与所述滚珠丝杠的外周面相互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永庆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