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乙烯共混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61492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共混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入单活性位点前过渡金属FI催化剂制备得到了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该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不仅具有高模量、高冲击强度、耐磨损、耐腐蚀等优点,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链缠结度低,常规的加工温度下分子链即可打开,共混条件下容易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进行最大程度的混合,使共混材料具备较好的均一性,大大改善了共混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力学性能;调节各催化剂的用量,从而可以实现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链增长的可控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入了少量聚乙烯蜡作为共混助剂,该聚乙烯蜡可以在共混过程中起到增容作用,使共混体系的均匀程度进一步增加,进一步提高共混材料的机械强度及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ffPE)的分子量一般能在100?800万左右,被誉为“令人惊异的塑料”。它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比如高强度、高模量、耐磨损、耐老化、耐化学腐蚀、耐低温性能,自润滑性,而且具有生物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工关节。作为聚烯烃的典型代表,在工业、农业、纺织、造纸、建筑、机械、医疗、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商业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通常都是在较高的温度下,采用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制备的。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是一种多活性位点的催化剂,虽然催化活性较高,但是活性位点多分散在MgCl2载体上,相互之间距离比较近,聚合过程中分子链生长相互干扰,聚合过程中分子链的结晶速率远远低于分子链的生长速率,所以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很高的缠结度。由于缠结度比较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链的迀移率很低,即使是在熔融状态下也有非常高的熔融粘度。因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很难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加工。为了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稀的加工性能,研究人员从工艺改进到原材料制备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探索。Rastogi等开发出一种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乙烯共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将有机溶剂、助催化剂、FI催化剂加入上述反应装置中,搅拌均匀后升温至20~80℃,控制反应装置内的压力为1~30bar,向反应装置中通入乙烯气体,聚合反应10~60min,得到所述的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其中,所述的助催化剂为烷基金属化合物;(2)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乙烯蜡及步骤(1)中制备的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入转矩流变仪中共混均匀,然后通过哈克微混炼挤出设备挤出成型,得到所述的聚乙烯共混材料;其中,所述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质量为共混材料总质量的0.1~2wt%,所述聚乙烯蜡的质量为共混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仁贺登峰关超徐杰阮一平毕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