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宏隆专利>正文

具有吸气及封口装置的真空压缩保存袋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028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吸气及封口装置的真空压缩保存袋,主要是在经热烫将三面封闭一面呈开口的袋本体,装入物品,再藉由封口装置将该开口封闭,利用袋体一侧所设的吸气封闭装置处将空气抽成真空而将袋本体体积缩小,再将上盖盖合,并由于封口装置是以一圆柱杆及一C型杆构成,方便于封闭袋体的开口,或开启取出被收存物品,其具有特殊设计的吸气装置及封口装置,可提高袋体的抽真空度,且操作上更为简易,因而具有易于保存、防潮、防尘、不占空间又方便实用的功效。(*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保存物品的保存袋,主要用于保存软性物品如棉被、衣物等,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吸气及封口装置的真空压缩保存袋。保存袋的使用极为广泛,如家庭、学校、工厂、公司...等等,皆需大量作用,但常见的保存袋其为了保存如棉被、床单、被套、衣物...等的软性物品,经常用一只垃圾袋或大型塑胶(料)袋将软性物品置入其内,再将其口部以打结或折叠方式封闭,然而以此种方式保存软性物品却容易产生下述缺失1、由于塑胶(料)袋当装入物品后再将其口部打结折叠封闭,其内部空气无法排出,且造成袋体物品膨松、体积甚大,故在存放时所占据空间甚大,此常为人们的一大烦恼。2、袋内充满空气,若稍遇挤压很容易使袋体破裂、漏气,进而使蚂蚁、蟑螂等害虫有缝隙可乘虚进入所欲保存的物品内,进而咬坏物品。3、袋内物品若有空气,很容易助长造成病菌的繁殖延伸,袋内部物品更易发霉。4、袋体使用后即会因上述情形如体积庞大及空气在内部等而易破坏,无法再次使用,其使用寿命相对缩短,造成经济负担。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更能达到保存物品(如棉被、床罩、床单...等)及节省成本、空间,使用上更具实用方便性的具有吸气及封口装置的真空压缩保存袋。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一种真空压缩保存袋,主要包括一袋体,该袋体三面封闭,一面呈一开口部,可收容物品于其内,其特征在于该保存袋上设有一吸气封闭装置及一封口装置,其中一吸气封闭装置,配置于袋本体的一侧面,是由防尘盖、压片、上盖及设于袋本体下方的底座及下片体构成,其中防尘盖是设于T型上盖的凹槽内,该上盖下方凸缘上设有外螺纹,该凸缘的底部呈轮幅状,在其边缘设有透孔,在其中央部分的设有一透孔的凹槽处置设一微突出的塞块,底座中央设有一凹槽,凹槽边缘处设有小凹孔,以供中央处设有透孔旁侧设有角柱的压片嵌合,中央设有与上述塞块配合封闭的透孔的凹槽内,另设有与上述上盖外螺纹相螺合的内螺纹,底座下方则设有嵌钩,供与于弧形表面设有透孔底面设有呈四十五度排列的平行支条,并在旁侧设有嵌孔的下片体相嵌合;一封口装置,装设于上述袋本体的开口部,包含一圆柱杆、一C型杆及两个端帽;C型杆的内径与圆柱杆外径之间的间隙约等于袋本体的厚度,使C型杆可将袋本体开口部附近扣合于圆柱杆外,以封闭袋口,两个端帽则分别套合于C型杆的两端;藉由物品置入袋体体并将开口部的上述封口装置套设密封,本体内空气借吸尘器之类的抽真空装置由吸气封闭装置处抽出,并将其旋紧封闭,而达到真空压缩、防潮、防尘、防虫且可重复多次使用的目的。另外,袋本体的开口部所设的封口装置,也可以一对称设置的密闭扣合装置取代,该密闭扣合装置为与上述袋体体一体成型,是由一长条状的扣合座及与之等长的扣合凸条构成;该上述扣合座为中空开口状,中空处形成一沟槽,而上述扣合凸条为与上述扣合座的沟槽相配合;通过上述密封扣合装置的设置,可使袋体于收存物品后,轻易且紧密完成扣合配设。本技术主要是在保存袋上设置吸气及封口装置,其是将三面封闭一面开口可置物品的袋本体一侧设有一吸气封闭装置,及由一圆柱杆与一C型杆构成的封口装置将袋体开口确切封闭,再利用吸尘器将空气抽走,使其产生真空并封闭之,进而达到一种极具实用性的效果。以下列举适当的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将本技术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盖的俯视平面图。图4为如图2所示A-A剖面图。图5为如图2所示B-B剖面图。图6(A)至(D)为本技术的实施操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构成型态的立体结构图。图8为如图7所示C-C剖面图。图9为如图7所示D-D剖面图。图10为本技术的密封扣合装置完成扣合密封的示意图。图11(A)与(B)为本技术另一构成型态的实施操作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具有吸气及封口装置的真空压缩保存袋,其袋本体可为PE、尼龙或PVC、PU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为一长方形的袋本体),其三面呈封闭,而一面开口,该呈封闭状的三面,是藉热烫方式所形成,故其三面均设有压合边12,而由于三面均经热烫方式压合,使得其另一面形成一开口部13,以供(如棉被、床单、床罩、被套、衣物...等)的软性物品放置,在袋本体1的一侧面上另设有一供空气进出的吸气封闭装置14,其目的乃在提供当袋本体1呈封闭整体时其内部空气可由此处抽出封闭,以造成其形成真空并使体积压缩等。参阅图1至图4,吸气封闭装置14,其主要包括可活动的圆形上盖141及固定于袋本体1上下的压片150及底座15和下片体156,其中底座15是同样利用热烫方式固定在设于袋本体1一侧的透孔131下方,并藉其下所设的嵌钩158与呈弧形下片体156的嵌孔159相嵌合,并且,底座15中央设有一凹槽151,并在凹槽151的内侧缘设有供上盖141螺合的内螺纹152,凹槽151的正中央底部及旁侧分别设有一透孔153及对称凹孔157(图中未示出),而下方与其相对的呈弧形的下片体156,其表面设有多个布列的透孔155,并在下方呈45度角各设有呈放射的平行支柱154,而位于袋本体1的透孔131上方与底座15相吻合,设有一中央设有透孔1502的压片150,同时与底座15内螺纹152相螺合的上盖141则呈一T形状,于其下方设有一外设外螺纹的凸缘,而凸缘的底部是呈轮幅状,于其侧缘设有透孔147,而中央凹槽145底部设有一透孔146,藉一高度微突出凹槽145的塞块148置于其内,再者上盖141上部设有一凹槽140,而其上方则另设有一与之盖合为圆形的防尘盖142。在开口部13的附近设有一组封口装置2,其包含了一圆柱杆21、一C型杆22及两个端帽23。其中圆柱杆21的外径小于C型杆22的内径,使得C型杆22可扣合于圆柱杆21外,如图5剖面所示;并且,C型杆22内径与圆柱杆21外径之间的间隙,约略等于袋本体1的厚度,因此在圆柱杆21穿入C型杆22套合后,可将开口部13完全封闭。另外,两个端帽23分别套合于C型杆22的两端,防止圆柱杆21滑脱出C型杆22。参阅图6(A)至(D),本技术在使用时相当容易,首先将棉被、床罩、床单、被套、衣物等的软性物品16置于已经热烫将三面呈封闭,一面呈开口部13的袋本体1内,再依图6(A)、(B)所示,将袋本体1的开口部13欲设置封口装置2处,使其卷曲于圆柱杆21上,再将C型杆22扣持于袋体卷曲部份,并与圆柱杆21紧密封闭袋口,再将端帽23套合于C型杆22两端。并利用吸尘器17将其抽气孔置于吸气封闭装置14与底座15凹槽151旋开呈一缝隙的上盖凹槽140处,当然此时首先须将设于上盖141的凹槽140内的防尘盖142拔出,由于上盖141由底座15凹槽151的内螺纹152处旋出一段距离,故塞块148未将底座15的透孔153封闭,故当吸尘器17在吸气时,袋本体1内的空气即由上盖141的透孔147处被抽出,袋本体1内即成为真空状,而其内部所置放的物品16的体积即缩小成原来体积的1/3尺寸,之后,再将吸尘器17移开,将吸气封闭装置14的上盖141旋紧入底座15内,再将T型防尘盖142盖入上盖141的凹槽140内即可,此时上盖141下方所设的凸缘即已先进入底座15的中央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压缩保存袋,其包括:一袋体,该袋体三面封闭,一面呈一开口部,可收容物品于其内,其特征在于:该保存袋上设有一吸气封闭装置及一封口装置,其中: 一吸气封闭装置,配置于袋本体的一侧面,是由防尘盖、压片、上盖及设于袋本体下方的底座及下片体构成,其中防尘盖是设于T型上盖的凹槽内,该上盖下方凸缘上设有外螺纹,该凸缘的底部呈轮幅状,在其边缘设有透孔,在其中央部分的设有一透孔的凹槽处置设一微突出的塞块,底座中央设有一凹槽,凹槽边缘处设有小凹孔,以供中央处设有透孔旁侧设有角柱的压片嵌合,中央设有与上述塞块配合封闭的透孔的凹槽内,另设有与上述上盖外螺纹相螺合的内螺纹,底座下方则设有嵌钩,供与于弧形表面设有透孔底面设有呈四十五度排列的平行支条,并在旁侧设有嵌孔的下片体相嵌合; 一封口装置,装设于上述袋本体的开口部,包含一圆柱杆、一C型杆及两个端帽;C型杆的内径与圆柱杆外径之间的间隙约等于袋本体的厚度,使C型杆可将袋本体开口部附近扣合于圆柱杆外,以封闭袋口,两个端帽则分别套合于C型杆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宏隆
申请(专利权)人:林宏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