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钻头伽马成像短节,它包括上端盖(1)、下端盖(2)、近钻头(3)、透明罩(4)、伽马成像模块(5)、温度模块(6)、压力模块(7)和通信模块(8),上端盖(1)的柱面上还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0),近钻头(3)的底部设置有盲孔(12),盲孔(12)套在上端盖(1)的上端部,透明罩(4)设置在上端盖(1)与下端盖(2)之间,透明罩(4)的顶表面上且沿透明罩(4)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安装柱I(14),伽马成像模块(5)、温度模块(6)、压力模块(7)和通信模块(8)均固定于通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精确优化井眼轨迹,减少地质导向决策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油气井眼轨迹实时分析的地质导向工具的
,特别是一种近钻头伽马成像短节。
技术介绍
目前,石油随钻测量技术在国内已经推广,随着开采的需要,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更为及时的了解井眼轨迹和地层信息变化,及时的调整姿态,特别对于识别薄油层提高钻井效率,意义非常重大。而随着油田开发进入后期,开采油层越来越薄,常规随钻测井系统LWD由于测量地层数据测点距离井底有10~15m的零长,不能满足超薄油层钻井技术服务需求,因此人们采用测量参数零长很短的近钻头随钻测量仪器,该测量仪器有效的提高了超薄油层钻遇率,研制近钻头伽马成像系统,用于实时获得近钻头处地层伽马成像信息,优化井眼轨迹,减少地质导向决策时间。然而,这种测量仪仪器存在价格昂贵、机械强度差,此外无法测量井下的温度和压力的缺陷,因此,不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精确优化井眼轨迹,减少地质导向决策时间的近钻头伽马成像短节。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近钻头伽马成像短节,它包括上端盖、下端盖、近钻头、透明罩、伽马成像模块、温度模块、压力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的上端盖的底表面上且沿上端盖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卡槽I,上端盖的柱面上还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下端盖的顶表面上且沿下端盖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卡槽II,所述的近钻头的底部设置有盲孔,盲孔套在上端盖的上端部,近钻头经螺钉穿过近钻头且与螺纹孔连接固定在上端盖上,所述的透明罩为柱状,透明罩的内部设置有通腔,透明罩设置在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透明罩的顶表面上且沿透明罩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安装柱I,安装柱I插装在卡槽I内,透明罩的底表面上且沿透明罩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安装柱II,安装柱II插装在卡槽II内,所述的伽马成像模块、温度模块、压力模块和通信模块均固定于通腔内,所述的伽马成像模块、温度模块和压力模块均与通信模块连接。它还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的下端盖的下端部插装在凹槽内。所述的卡槽I的数量与安装柱I的数量相等,所述的卡槽II的数量与安装柱II的数量相等。所述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均为柱状。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精确优化井眼轨迹,减少地质导向决策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透明罩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图中,1-上端盖,2-下端盖,3-近钻头,4-透明罩,5-伽马成像模块,6_温度模块,7-压力模块,8-通信模块,9-卡槽I,10-螺纹孔,11-卡槽II,12-盲孔,13-螺钉,14-安装柱I,15-安装柱II,16-底座,1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6所示,一种近钻头伽马成像短节,它包括上端盖1、下端盖2、近钻头3、透明罩4、伽马成像模块5、温度模块6、压力模块7和通信模块8,上端盖I和下端盖2均为柱状,所述的上端盖I的底表面上且沿上端盖I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卡槽19,上端盖I的柱面上还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0,所述的下端盖2的顶表面上且沿下端盖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卡槽1111,所述的近钻头3的底部设置有盲孔12,盲孔12套在上端盖I的上端部,近钻头3经螺钉13穿过近钻头3且与螺纹孔10连接固定在上端盖I上。如图1、6、7所示,透明罩4为柱状,透明罩4的内部设置有通腔,透明罩4设置在上端盖I与下端盖2之间,透明罩4的顶表面上且沿透明罩4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安装柱114,安装柱114插装在卡槽19内,透明罩4的底表面上且沿透明罩4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安装柱1115,安装柱1115插装在卡槽IIll内,从而保证了透明罩4与上端盖和下端盖的连接强度更高,提高了机械强度。所述的卡槽19的数量与安装柱114的数量相等,所述的卡槽IIll的数量与安装柱Π15的数量相等。如图1所示,伽马成像模块5、温度模块6、压力模块7和通信模块8均固定于通腔内,所述的伽马成像模块5、温度模块6和压力模块7均与通信模块8连接,所述的伽马成像模块5能够实现伽马成像功能且能够及时有效区分地层变化,同时还能将图像信号发送给通信模块8 ;所述的温度模块6能够探测近钻头3附近温度的变化,并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通信模块8 ;所述的压力模块7能够监测近钻头3附近压力的变化,并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通信模块8,因此,该伽马成像短节不仅实现了实时获得近钻头3处地层伽马成像信息,还实现了近钻头3处温度和压力的监测,方便了作业人员精确的优化井眼轨迹,减少了地质导向决策时间。如图1所示,它还包括底座16,所述的底座16的顶部设置有凹槽17,所述的下端盖2的下端部插装在凹槽17内,底座16起到了保护下端盖2的作用。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通信模块与井上控制器连接,再将近钻头下入超薄油层内,温度模块6将近钻头3处的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通信模块8,压力模块7将近钻头3处的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通信模块8,伽马成像模块5将近钻头3处的图像信号发送给通信模块8,然后通信模块8将采集的温度信号、压力信号和地层伽马成像信息发送给井上控制器,作业人员根据接收的信号精确的优化井眼轨迹,进一步减少了地质导向决策时间。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近钻头伽马成像短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端盖(I)、下端盖(2 )、近钻头(3 )、透明罩(4)、伽马成像模块(5)、温度模块(6)、压力模块(7)和通信模块(8),所述的上端盖(I)的底表面上且沿上端盖(I)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卡槽I (9),上端盖(I)的柱面上还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0),所述的下端盖(2)的顶表面上且沿下端盖(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卡槽II (11),所述的近钻头(3)的底部设置有盲孔(12),盲孔(12)套在上端盖(I)的上端部,近钻头(3)经螺钉(13)穿过近钻头(3)且与螺纹孔(10)连接固定在上端盖(I)上,所述的透明罩(4)为柱状,透明罩(4)的内部设置有通腔,透明罩(4)设置在上端盖(I)与下端盖(2)之间,透明罩(4)的顶表面上且沿透明罩(4)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安装柱I (14),安装柱I (14)插装在卡槽I (9)内,透明罩(4)的底表面上且沿透明罩(4)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安装柱II (15),安装柱II (15)插装在卡槽II (11)内,所述的伽马成像模块(5 )、温度模块(6 )、压力模块(7 )和通信模块(8 )均固定于通腔内,所述的伽马成像模块(5)、温度模块(6)和压力模块(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钻头伽马成像短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端盖(1)、下端盖(2)、近钻头(3)、透明罩(4)、伽马成像模块(5)、温度模块(6)、压力模块(7)和通信模块(8),所述的上端盖(1)的底表面上且沿上端盖(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卡槽I(9),上端盖(1)的柱面上还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0),所述的下端盖(2)的顶表面上且沿下端盖(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卡槽II(11),所述的近钻头(3)的底部设置有盲孔(12),盲孔(12)套在上端盖(1)的上端部,近钻头(3)经螺钉(13)穿过近钻头(3)且与螺纹孔(10)连接固定在上端盖(1)上,所述的透明罩(4)为柱状,透明罩(4)的内部设置有通腔,透明罩(4)设置在上端盖(1)与下端盖(2)之间,透明罩(4)的顶表面上且沿透明罩(4)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安装柱I(14),安装柱I(14)插装在卡槽I(9)内,透明罩(4)的底表面上且沿透明罩(4)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安装柱II(15),安装柱II(15)插装在卡槽II(11)内,所述的伽马成像模块(5)、温度模块(6)、压力模块(7)和通信模块(8)均固定于通腔内,所述的伽马成像模块(5)、温度模块(6)和压力模块(7)均与通信模块(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彬,何理斌,蒋汶震,王二晓,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油联合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