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后轮贴合型的折叠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360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4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后轮贴合型的折叠自行车,包括传动连杆、和前轮,前轮通过轮轴组件转动连接于传动连杆的一端,传动连杆平行于前轮的转动平面且不在前轮的转动平面内。在前轮组件中,传动连杆平行于前轮的转动平面且不在前轮的转动平面内,即传动连杆位于前轮的一侧,通过转动传动连杆即可使前轮翻转至传动连杆的另一侧。可有效降低自行车的折叠体积,使前轮与后轮堆叠并处于平行的平面,最大限度降低前轮在折叠时对后轮的影响,使折叠更为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自行车,它是一种前后轮贴合型的折叠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SP两轮车。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自行车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折叠自行车属于自行车的一个分类。一般折叠车有车架折叠关节和立管折叠关节构成。通过车架折叠,将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可减少45%左右的长度。整车在折叠后可放入登机箱和折叠包内,以及汽车的后备箱。在折叠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来工具,可手动将车折叠展开。在折叠后通过座杆做为支撑点以使折叠后能立稳。折叠自行车携带、使用方便舒适,生产工艺成熟。但是这种折叠自行车的折叠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取下一定数量控制自行车折叠的插销,以及一些拧紧的螺钉,花需费使用者大量的时间进行折叠。同时折叠完毕后的车身仍旧占据较大的空间,且其折叠完毕后的外形较为怪异,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因此,现有的折叠自行车仍旧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自行车折叠机构复杂、繁琐,折叠展开过程消耗大量时间;二、现有自行车的车架一体设置,当车架的一部分发生损坏时,需要对整个车架进行更换和维修,更换成本较大,并且由于整体的车架体积庞大,维修难度大;三、损坏后的车架各部分零部件拆卸过程繁琐,需要进一步的简化拆卸;四、折叠后的体积仍旧较为庞大,不易于使用者携带以及储放。针对折叠体积较为庞大的问题:最理想的折叠方式即为前轮、后轮处于平行的平面并堆叠,将两个轮堆叠并同心,可极大的压缩折叠自行车的空间,较小占用空间。但是由于现有自行车在骑行时,必须保持前轮与后轮处于同一平面内,而现有的折叠方式即通过自行车车架的折叠,使前后轮更靠近,以此来降低空间,前后轮抵触后,车架难以进一步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自行车在折叠时前轮对折叠体积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前后轮贴合型的折叠自行车,可将前轮折叠至后轮的一侧,并使前后轮处于平行的平面,最大限度降低自行车的折叠体积,使折叠更为合理。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前后轮贴合型的折叠自行车,包括:A、车头组件;包括:扶手、中空车头杆和传动杆,扶手固定于传动杆一端,传动杆穿设于中空车头杆内部,传动杆可360度转动;B、前轮组件;包括:传动连杆、和前轮,前轮转动连接于传动连杆的一端,传动连杆与传动杆相连接,传动连杆平行于前轮的转动平面且不在前轮的转动平面内;C、鞍座组件,包括:座杆和坐垫,坐垫固定于座杆上端;D、后轮组件,包括后轮、后轮架和动力输出系统,动力输出系统安装在后轮架中部,后轮转动连接于后轮架的后端;E、可折叠的中心架,所述中心架分别与车头组件、前轮组件、鞍座组件、后轮组件相连接;骑车直行状态时,所述前轮与后轮位于同一平面上,扶手可旋转180度,所述前轮位于后轮的平行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架呈X形,中心架包括有: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中部可旋转安装;所述第一部两端分别连接车头组件和后轮组件,所述第二部两端分别连接前轮组件和鞍座组件;所述第二部包括第二壳体、至少两组定位机构、与前轮组件中的传动连杆配合连接的第二传动轴以及中心传动组件;第二传动轴和定位机构位于第二壳体内,中心传动组件贯穿安装在第一部和第二部的中心,第二传动轴内端传动连接中心传动组件,外端伸至所述第二安装口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的定位基块、定位压盖、定位弹簧和定位柱;所述定位基块内设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由靠近第一部的第一孔和远离第一部的第二孔组成;所述定位柱上端设有定位头,定位头位于第二孔内,定位柱中部位于第一孔内;定位压盖固定在定位基块外端;定位弹簧压缩在定位压盖和定位头之间,并容纳在第二孔内;所述第一部包括第一壳体、环形摁钮和弹簧,第一壳体远离第二部的一侧设有容纳环形摁钮的摁钮槽,环形摁钮内侧设有贯穿摁钮槽槽底的顶压柱,所述弹簧位于摁钮槽内并套在顶压柱上;第一壳体靠近第二部的一侧设有定位通孔;定位通孔以及顶压柱的数量分别与定位柱匹配,顶压柱内端分别对应所述定位通孔;第一部与第二部呈X形时,所述定位通孔分别与所述定位柱对应;定位柱下端伸出第二部至第一部的定位通孔内。进一步的,所述中心传动组件包括中心传动轴、车头锥齿轮、前轮锥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中心传动轴贯穿并固定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同步转动,第一传动齿轮与车头锥齿轮相连接,第二传动齿轮与前轮锥齿轮相连接;中心传动轴两端均套设有中心轴承,所述2个中心轴承分别固定于第一部和第二部内。进一步的,靠近第一部的第二壳体上设有弧形通孔和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的弧形限位块,所述弧形通孔和弧形限位块围绕在中心传动组件外周侧并位于同一圆周上;X形中心架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壳体并伸入弧形通孔的凸块和位于第二壳体内并与凸块连接的连接块;凸块随第一部和第二部相对旋转而跟随弧形通孔活动;所述连接块的尺寸大于弧形通孔的宽度。进一步的,弧形限位块内设有沿其弧形长度方向的弧形弹簧孔,弧形弹簧安装在弧形弹簧孔内,并且两端伸出所述弧形弹簧孔,连接块的一侧与伸出所述弧形限位块的弧形弹簧一端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前轮组件还包括第一轮轴组件、中空前轮套杆,传动连杆穿设于中空前轮套杆内;所述第一轮轴组件包括螺栓、轴承和螺母,前轮中心固定在轴承上,所述螺栓穿过轴承和传动连杆的下端连接螺母。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出系统由飞轮、牙盘、踏板、链条和供牙盘固定的转动架组成;所述转动架转动连接于后轮架的中部;转动架表面设有供踏板固定的安装口,踏板与安装口转动连接或通过曲柄转动连接。进一步的,第一部内侧的外壁面和第二部内侧的外壁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环形滚珠槽,两个环形滚珠槽之间设有多个排列呈环形的滚珠。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前后轮贴合型的折叠自行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前后轮贴合型的折叠自行车,可有效降低自行车的折叠体积,使前轮与后轮堆叠并处于平行的平面,最大限度降低前轮在折叠时对后轮的影响,使折叠更为合理。其中,可折叠的中心架主要用于缩短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距离,使折叠时前后轮能够彼此贴近;前轮组件中的传动连杆与车头组件相连接,通过车头组件即可带动前轮转动,前轮可360度自由转动,转动角度多变;在前轮组件中,传动连杆平行于前轮的转动平面且不在前轮的转动平面内,即传动连杆位于前轮的一侧;当中心架折叠并收缩后,前轮靠近后轮,通过旋转扶手带动传动连杆转动,使前轮转动并折叠至一侧,使前后轮处于平行的平面,以此来最大限度降低折自行车叠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折叠自行车实施例1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X形中心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X形中心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后轮贴合型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A、车头组件(3);包括:扶手(33)、中空车头杆(31)和传动杆(30),扶手(33)固定于传动杆(30)一端,传动杆(30)穿设于中空车头杆(31)内部,传动杆(30)可360度转动;B、前轮组件(1);包括:传动连杆(10)、和前轮(13),前轮(13)转动连接于传动连杆(10)的一端,传动连杆(10)与传动杆(30)相连接,传动连杆(10)平行于前轮(13)的转动平面且不在前轮(13)的转动平面内;C、鞍座组件(2),包括:座杆(21)和坐垫(20),坐垫(20)固定于座杆(21)上端;D、后轮组件(4),包括后轮(43)、后轮架(40)和动力输出系统(41),动力输出系统(41)安装在后轮架(40)中部,后轮(43)转动连接于后轮架(40)的后端;E、可折叠的中心架,所述中心架分别与车头组件(3)、前轮组件(1)、鞍座组件(2)、后轮组件(4)相连接;骑车直行状态时,所述前轮与后轮位于同一平面上,扶手(33)可旋转180度,所述前轮位于后轮的平行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华孔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乐途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