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266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4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主要包括培养器皿本体、顶盖和底盖。所述底盖通过螺纹旋紧的方式与器皿本体连接,所述顶盖上部设有设置有便于掀开的凸缘,下部伸入到培养器皿本体,所述顶盖还设置有通气管,顶盖通过一个塑料连接带与器皿本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下双盖结构,植物培养成功后,旋下底盖,就能方便地取出幼苗,且不易损坏植物根茎;顶盖采用按压方式密封,需要开盖观察或做其他操作时只需扳开顶盖,简单易行。通气管的设置能有效解决培养器皿中空气不流通的问题;顶盖连接器皿外壁的塑料连接带的设置则避免了器皿盖易丢失以及器皿和器皿盖不匹配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技术背景现有植物组织培养器皿为整体的瓶状结构,无法将培育好的幼苗完整地从器皿中取出,人工强行取出时容易损伤植物根系,影响植物的进一步繁殖发育。现有植物培养器皿盖壁内侧及培养器皿壁外侧均有螺纹,盖子旋紧后可以保持培养器皿密闭,此种设计虽然能保持细菌无法进入培养皿,但是同时也隔绝了空气和水,无法满足植物组织对空气流通和水分的要求,不利于植物的繁殖发育;这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需要开盖观察或做其他操作时,需要通过螺纹旋开,当开盖操作频繁时,操作相对繁琐;现有植物组织培养器皿和培养器皿盖互相分离,容易造成器皿盖丢失或者不匹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传统植物组织培养器皿幼苗难取出、其密封方式无法满足植物对空气和水的需求、其器皿盖螺纹设计不利于某些需要频繁的开盖操作的场合、其器皿和器皿盖分离容易造成器皿盖丢失或不匹配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主要包括器皿本体、顶盖、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内侧和器皿本体下部外侧都有螺纹,底盖通过螺纹与器皿本体连接,顶盖上部设置有便于掀开的凸缘,下部伸入到培养器皿本体,所述顶盖还设置有通气管,顶盖通过塑料连接带与器皿本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器皿为圆筒状,符合植物生长需求。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器皿本体为玻璃,可以重复利用。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和底盖为塑料;顶盖采用塑料符合透光性要求,顶盖和底盖采用塑料轻便、便于掀开。进一步的,所述顶盖采用PC材质,PC塑料透光性能较好;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下部与器皿本体连接部分有一圈辅助密封材料;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密封材料采用硅胶,密封性能好。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管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小;有利于空气和水分的流通。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在器皿外部的管长为器皿内部管长的1/5-1/3 ;这样通气管基本不超出顶盖所在平面,方便使用。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管径最小处为1-1.5mm、最大处为2-3mm ;过大易增加培养基污染的风险,过小又不能满足植物培养的空气和水分需求。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内设有脱脂棉,这样能在空气流通的同时隔绝细菌组织的潜在威胁。本技术采用上下双盖的结构,植物组织培养成功后,旋下底盖,就能够更方便地取出幼苗,且不易损坏植物根茎,有益于植物的进一步繁育;顶盖采用硅胶密封,需要开盖操作时只需扳开顶盖,操作简单,省时省人工;通气管的设置能有效解决培养器皿中空气不流通的问题;顶盖连接器皿外壁的塑料连接带的设置则避免了器皿盖易丢失以及器皿和器皿盖不匹配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顶盖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盖;2、塑料连接带;3、顶盖下部;4、辅助密封材料;5、底盖;6、通气管;7、脱脂棉;8、培养器皿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3所示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包括器皿上下无盖本体8、顶盖I和底盖5。采用上下双盖的结构,植物组织培养成功后,旋下底盖,就能够更方便地取出幼苗,且不易损坏植物根茎,有益于植物的进一步繁育。所述底盖5内侧与器皿壁下部外侧皆有螺纹,通过螺纹旋紧密封;所述顶盖I为盖板,顶盖上部设置有便于掀开的凸缘,下部3伸入到培养器皿本体8,所述顶盖下部3与器皿本体8平行部分有一圈硅胶。所述顶盖I通过塑料连接带2与器皿外壁连接。通过按压方式与器皿密封,需要开盖操作时,只需扳开顶盖I。所述顶盖下部3中心有一通气管6,所述通气管6贯穿顶盖,管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小,管径最小处为1.5_、最大处为3_ ;所述通气管6在器皿外部的管长为器皿内部管长的1/3 ;且通气管内设有脱脂棉7。【主权项】1.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主要包括器皿本体、顶盖、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内侧和器皿本体下部外侧都有螺纹,底盖通过螺纹与器皿本体连接,顶盖上部设置有便于掀开的凸缘,下部伸入到培养器皿本体,所述顶盖还设置有通气管,顶盖通过塑料连接带与器皿本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本体为筒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采用透明材质一体成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下部设置有辅助密封材料,所述辅助密封材料成环带状,厚度在l_3mm。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长度为顶盖长度的1.2-1.5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管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小,管径最小处为为1-1.5mm、最大处为2_3mm。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内设有脱脂棉。【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主要包括培养器皿本体、顶盖和底盖。所述底盖通过螺纹旋紧的方式与器皿本体连接,所述顶盖上部设有设置有便于掀开的凸缘,下部伸入到培养器皿本体,所述顶盖还设置有通气管,顶盖通过一个塑料连接带与器皿本体连接。本技术采用上下双盖结构,植物培养成功后,旋下底盖,就能方便地取出幼苗,且不易损坏植物根茎;顶盖采用按压方式密封,需要开盖观察或做其他操作时只需扳开顶盖,简单易行。通气管的设置能有效解决培养器皿中空气不流通的问题;顶盖连接器皿外壁的塑料连接带的设置则避免了器皿盖易丢失以及器皿和器皿盖不匹配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IPC分类】A01H4/00【公开号】CN204888281【申请号】CN201520609903【专利技术人】李波, 郑国强, 姜继新, 何月秋 【申请人】江苏碧云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申请日】2015年8月1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器皿,主要包括器皿本体、顶盖、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内侧和器皿本体下部外侧都有螺纹,底盖通过螺纹与器皿本体连接,顶盖上部设置有便于掀开的凸缘,下部伸入到培养器皿本体,所述顶盖还设置有通气管,顶盖通过塑料连接带与器皿本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郑国强姜继新何月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碧云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