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7766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以及多个聚团物(agglomerate)。第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域与一非显示区域,且非显示区域邻设于显示区域。聚团物位于第一基板上。聚团物位于至少部分的非显示区域内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显示区域的分布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显示品质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型电脑(notebook)及平板电脑(Tablet PC)等,而且随着大尺寸平面显示器市场的快速发展,具有轻量化与薄型化特性的液晶显示器更是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进而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成为市场主流。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液晶显示面板为目前平面显示器的主流产品之一。然而,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较易产生因漏光而影响显示品质的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显示品质的垂直配向液晶显示面板,乃为相关业者努力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是关于一种显示面板。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聚团物位于至少部分的非显示区域内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显示区域的分布密度,使得非显示区域的透光性降低,因而可以达到改善显示面板的漏光的现象,进而提高显示图像的品质。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以及多个聚团物(agglomerate)。第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域与一非显示区域,且非显示区域邻设于显示区域。聚团物位于第一基板上。聚团物位于至少部分的非显示区域内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显示区域的分布密度。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至少一数据线、至少一扫描线、一走线区、一配向层、多个间隔元件、一框胶以及多个聚团物(agglomerates)。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设置,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像素区域,像素区域中具有多个像素。数据线和扫描线相交以定义像素区域。走线区位于像素区域之外。配向层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间隔元件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用于提供一间隙以设置液晶层。框胶夹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设置于走线区之外。聚团物形成于配向层上,聚团物对应至少部分的走线区内的分布密度大于对应像素区域内的分布密度。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再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以及多个聚团物(agglomerate)。第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域与一非显示区域,且非显示区域邻设于显示区域。聚团物位于第一基板上。聚团物中,尺寸介于50?100纳米(nm)的位于非显示区域内彼此间的距离不同于位于显示区域内彼此间的距离。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为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B为沿图1A的剖面线1B-1B’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
技术实现思路
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
技术实现思路
再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
技术实现思路
又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简化分解图;图6为本
技术实现思路
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符号说明100、200、300、400、500A:显示面板110:第一基板120:聚团物130:第二基板140、540:框胶140s、540s:第一侧边150,550:液晶层比0、56O:间隔元件170、570:配向层500:显示装置580:黑矩阵585:面板上驱动元件590:薄膜晶体管阵列591:彩色滤光层1B-1B’:剖面线A、A’:显示区域B、B’:非显示区域B1、B2:区域C:像素区域D:走线区DL:数据线P:像素SL:扫描线Wl:第一宽度W2:第二宽度W3:第三宽度【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显示面板中,聚团物位于至少部分的非显示区域内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显示区域的分布密度,使得非显示区域的透光性降低,因而可以达到改善显示面板的漏光的现象,进而提高显示图像的品质。以下参照所附的附图详细叙述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号用以标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需注意的是,附图已简化以利清楚说明实施例的内容,实施例所提出的细部结构仅为举例说明之用,并非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欲保护的范围做限缩。具有通常知识者当可依据实际实施态样的需要对该些结构加以修饰或变化。图1A绘示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的俯视示意图,图1B绘示沿图1A的剖面线1B-1B’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A?图1B。显示面板100包括一第一基板110以及多个聚团物(agglomerate) 120。第一基板110具有一显示区域A与一非显示区域B,且非显示区域B邻设于显示区域A。显示区域A表示显示面板100用于显示图像的区域,非显示区域B表示不用于显示图像的区域。聚团物120位于第一基板110上。一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非显示区域B环绕显示区域A。实施例中,聚团物120位于至少部分的非显示区域B内的分布密度不同于聚团物120位于显示区域A的分布密度;也就是说,聚团物120位于整个非显示区域B中的各个部分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分布密度,此处指聚团物120位于非显示区域B中至少某些局部的区域中的分布密度不同于位于显示区域A中的分布密度。且聚团物120具有不规则的形状与不规则的尺寸大小。实施例中,显示区域A例如是像素区域中用于显示画面的区域,非显示区域B例如是走线区,然而不限于此,非显示区域B可以包括不用来显示图像的任何区域。一实施例中,聚团物中120的尺寸介于50?100纳米(nm)的位于非显示区域B内的分布密度不同于聚团物中120的尺寸介于10?50纳米的位于非显示区域B内的分布密度。且该些聚团物中,尺寸介于10?50纳米的位于该非显示区域中的分布密度大于尺寸介于50?100纳米的位于该非显示区域的分布密度。另一实施例中,聚团物120的尺寸介于50?100纳米(nm)的位于至少部分(例如是某些局部的区域中)的非显示区域B内彼此间的距离不同于聚团物120的尺寸介于50?100纳米的位于显示区域A彼此间的距离。举例来说,聚团物120的尺寸介于50?100纳米的,位于非显示区域B内中任两个邻近者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位于显示区域A内中任两个邻近者之间的距离。一实施例中,聚团物120的尺寸介于50?100纳米的,位于非显示区域B内中任两个邻近者之间的距离小于位于显示区域A内中任两个邻近者之间的距离。需注意的是,此处所指的距离指最小距离或平均距离的至少其中之一。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B内聚团物120并不具有特定的排列方式与配向方向,换言之,聚团物120不规则地排列于第一基板110上。显示区域A内聚团物120则具有特定的配向方向以引导液晶朝特定方向倾倒。同为聚团物120,但可根据制作工艺中的照光固化步骤与是否施加电场的不同,而于不同区域产生具有不同功能的聚团物120。聚团物120位于至少部分的非显示区域B内的分布密度大于不规则排列的聚团物120位于显示区域A的分布密度,因非显示区域B内聚团物120不具有特定配向方向,使该区的液晶不会朝向特定方向倾倒,故而使该区形成暗区,使得非显示区域B的透光性降低,因而可以达到改善显示面板100的漏光的现象。如图1A?图1B所不,显不面板100还包括一第二基板130、一框胶140、一液晶层150以及多个间隔兀件160。第二基板130与第一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具有显示区域与非显示区域,且该非显示区域邻设于该显示区域;以及多个聚团物(agglomerates),位于该第一基板上;其中该聚团物位于至少部分的该非显示区域内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该显示区域的分布密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旭宽朱夏青刘桂伶陈傅丞邱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