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5998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2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包括内腔为立方体形的分料筒,分料筒上端设置有存料筒,分料筒两相平行的安装筒壁一一对应设置有若干个豁口,柔性带材依次穿设在豁口上并在分料筒内腔中形成若干个相平行且间距相等的分料隔板,柔性带材的两端与安装筒壁连接,柔性带材的至少一端通过自动卷轴与安装筒壁连接,自动卷轴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容柔性带材穿过的出料口,壳体内设置有芯轴,芯轴外套设有外表面卷绕柔性带材的卷筒,芯轴和卷筒之间设置有卷簧,卷簧的两端分别与芯轴的外表面和卷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该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结构合理简单,利用卷簧的弹性复位,保证采血管分料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采血管分料斗,具体涉及一种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采血管是一种真空负压的采血管;常见的真空采血管有9个种类,其区别在于采血管内壁喷涂的添加剂及采血作用不同,可根据帽子的颜色不同来进行区分。关于真空采血管的结构相关文献较多,一般包括采血试管和用于密封采血试管的开口的胶塞及管盖。传统生产工艺中在真空采血管生产行业中仅能采用人工单只组装,显然存在着一致性较差,组装效率低,不适应量产需求,且手工组装洁净度低,易滋生大量细菌,影响产品质量。改进的技术方案有采用利用采血管自重使其在分料斗内完成分料。但是,由于采血管管体自重较小,在实际生产中,采血管在料斗内仍然经常产生悬空而无法正常落料的现象,最终导致分料操作生产效率低。改进的技术方案采用分料斗,在分料斗的内腔低端设置竖向的隔板,引导采血管进入隔板之间的落料腔体内。改进的技术方案采用一体式柔性带材绕设在斗体底端的定位槽上。但是,柔性材质的材料形成的隔板经长时间使用后不处于紧绷状态,影响采血管分料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为立方体形的分料筒,所述分料筒上端设置有存料筒,分料筒两相平行的安装筒壁一一对应设置有若干个豁口,柔性带材依次穿设在豁口上并在分料筒内腔中形成若干个相平行且间距相等的分料隔板,柔性带材的两端与安装筒壁连接,柔性带材的至少一端通过自动卷轴与安装筒壁连接,所述自动卷轴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容柔性带材穿过的出料口,壳体内设置有芯轴,芯轴外套设有外表面卷绕柔性带材的卷筒,芯轴和卷筒之间设置有卷簧,卷簧的两端分别与芯轴的外表面和卷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芯轴和卷筒之间设置有至少三个卷簧,两卷簧分设在芯轴的两端,另至少一个卷簧与设置在芯轴两端的卷簧之间。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卷簧在沿芯轴的轴向等间距设置。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自动卷轴设置在所述柔性带材的放料端,柔性带材的收料端与收料卷轴连接,所述收料卷轴通过传动件与驱动电机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结构合理简单,由于卷簧的弹性复位,将柔性带材回收至卷轴内部的自动卷轴,使分料筒内腔中的分料隔板趋于紧绷状态,保证采血管分料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自动卷轴的横截面图。图中:1、分料筒;1-1、安装筒壁;2、存料筒;3、豁口;4、柔性带材;5、分料隔板;6、自动卷轴;6-1、壳体;6-2、芯轴;6-3、卷筒;6-4、卷簧;7、收料卷轴;8、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包括内腔为立方体形的分料筒1,分料筒I上端设置有存料筒2,分料筒I两相平行的安装筒壁1-1 一一对应设置有若干个豁口 3,柔性带材4依次穿设在豁口 3上并在分料筒I内腔中形成若干个相平行且间距相等的分料隔板5,柔性带材4的两端与安装筒壁1-1连接,柔性带材4的至少一端通过自动卷轴6与安装筒壁1-1连接,自动卷轴6包括壳体6-1,壳体上设置有容柔性带材穿过的出料口,壳体6-1内设置有芯轴6-2,芯轴6-2外套设有外表面卷绕柔性带材的卷筒6-3,芯轴6-2和卷筒6-3之间设置有卷簧6-4,卷簧6_4的两端分别与芯轴6_2的外表面和卷筒6-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芯轴6-2和卷筒6-3之间设置有至少三个卷簧6-4,两卷簧6_4分设在芯轴6_2的两端,另至少一个卷簧6-4与设置在芯轴6-2两端的卷簧6-4之间。卷簧6-4在沿芯轴6-2的轴向等间距设置。自动卷轴6设置在柔性带材4的放料端,柔性带材4的收料端与收料卷轴7连接,收料卷轴7通过传动件与驱动电机8连接。由于卷簧的弹性复位,将柔性带材回收至卷轴内部的自动卷轴,使分料筒内腔中的分料隔板趋于紧绷状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为立方体形的分料筒,所述分料筒上端设置有存料筒,分料筒两相平行的安装筒壁一一对应设置有若干个豁口,柔性带材依次穿设在豁口上并在分料筒内腔中形成若干个相平行且间距相等的分料隔板,柔性带材的两端与安装筒壁连接,柔性带材的至少一端通过自动卷轴与安装筒壁连接,所述自动卷轴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容柔性带材穿过的出料口,壳体内设置有芯轴,芯轴外套设有外表面卷绕柔性带材的卷筒,芯轴和卷筒之间设置有卷簧,卷簧的两端分别与芯轴的外表面和卷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和卷筒之间设置有至少三个卷簧,两卷簧分设在芯轴的两端,另至少一个卷簧与设置在芯轴两端的卷簧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在沿芯轴的轴向等间距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卷轴设置在所述柔性带材的放料端,柔性带材的收料端与收料卷轴连接,所述收料卷轴通过传动件与驱动电机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包括内腔为立方体形的分料筒,分料筒上端设置有存料筒,分料筒两相平行的安装筒壁一一对应设置有若干个豁口,柔性带材依次穿设在豁口上并在分料筒内腔中形成若干个相平行且间距相等的分料隔板,柔性带材的两端与安装筒壁连接,柔性带材的至少一端通过自动卷轴与安装筒壁连接,自动卷轴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容柔性带材穿过的出料口,壳体内设置有芯轴,芯轴外套设有外表面卷绕柔性带材的卷筒,芯轴和卷筒之间设置有卷簧,卷簧的两端分别与芯轴的外表面和卷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该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结构合理简单,利用卷簧的弹性复位,保证采血管分料的顺利进行。【IPC分类】B65D88/64【公开号】CN204802413【申请号】CN201520445946【专利技术人】吴红清 【申请人】江阴市永红橡塑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柔性张紧隔板的采血管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为立方体形的分料筒,所述分料筒上端设置有存料筒,分料筒两相平行的安装筒壁一一对应设置有若干个豁口,柔性带材依次穿设在豁口上并在分料筒内腔中形成若干个相平行且间距相等的分料隔板,柔性带材的两端与安装筒壁连接,柔性带材的至少一端通过自动卷轴与安装筒壁连接,所述自动卷轴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容柔性带材穿过的出料口,壳体内设置有芯轴,芯轴外套设有外表面卷绕柔性带材的卷筒,芯轴和卷筒之间设置有卷簧,卷簧的两端分别与芯轴的外表面和卷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永红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