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龙专利>正文

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37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容器的口塞,特别是倾液时液体不污染容器表面的口塞。旨在解决已有口塞在倾液时会污染容器表面的问题。呈管形,包含能与容器的颈口部相联的接管3和与接管相通的倾出管4,其特征在于倾出管向上倾斜与接管呈0<α<90°夹角,倾出管中有沿管设置的导流杆5,有联接导流杆和接管的引流板6。当倾倒容器内的盛液时,液体将会沿引流板、导流杆流出出口,通常不会经由口塞内壁流出,倾液中断后,液体会沿原路反回容器,因此具有不污染容器表面的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容器的口塞,特别是倾液时液体不污染容器表面的口塞。已有的盛装食用调味品如食用油、酱油、醋等的容器的口塞,其传统的结构为实心锥体。此外,有一种管形口塞,为内周有倒齿环,出口横断面呈槽形的双层口结构,这种结构仅适用于表面张力较高的液体如食用油,在倾液时,不会污染容器的表面,但是,在用于表面张力较低的液体如酱油、醋等时,仍然要污染容器表面。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在倾倒各种液体时,不污染容器表面的容器口塞。本技术目的的实现是,在管形的口塞中,设置与口塞内壁连接的引流板和与引流板连接的导流杆,引导式的倾倒容器中的液体,倾液时液体沿引流板、导流杆流出。本技术的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参见附图),呈管形,包含能与容器的颈口部相联的接管(3)和与接管相通的倾出管(4),上述倾出管向上倾斜与接管呈0<α<90°夹角,倾出管中有沿管设置的导流杆(5),有联接导流杆和接管的引流板(6)。上述的引流板(6)的引流面呈沿接管内壁、且横向尺寸沿液流方向逐渐缩小的凹槽形,引流板的顶部宽度等于或大于导流杆的横向尺寸。上述的导流杆(5)呈横断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实心杆形或管形,导流杆的后端向后伸出引流板,导流杆的前部与倾出管之间联接有支架(7),支架与引流杆间的夹角为β>90°,导流杆的前端退入倾出管的出口(8)的口面。上述的口塞上方侧的管壁上可以有进气孔(9)。上述的倾出管的出口(8)可以有相配合的口盖(10),口盖有与管壁相铰联的口盖柄(11)。本技术的上述引流板、导流杆等结构,在口塞与液体容器配套使用而倾倒容器内的盛液时,液体将会沿引流板、导流杆流出出口,通常不会经由口塞内壁流出,倾液中断后,导流杆、引流板上的液体会沿原路反向流回容器,导流杆前部的液体会滴落在倾出管内,沿管壁回流入容器,因此具有不污染容器表面、易于控制倾液量、倾液操作方便的优点。横向尺寸逐渐缩小的凹槽形引流板,有良好地规范流体和引流作用。导流杆退入出口的口面,能保证滴液回流。管壁上的进气孔,作倾液时向容器内补入空气,平衡容器内外压力,保证盛液倾出之用。口盖能封闭出口,隔断容器内外,保证盛液卫生。下面,再用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倾出管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B-B剖面图。显示引流板的横断面形状。实施例1本技术的一种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如附图所示。呈一体的管形,有能与容器1的颈口部2圆滑相联的圆形的接管3,和与接管圆滑贯通的向上倾斜的圆锥形的倾出管4,倾出管与接管呈0<α<90°角,α角可选用60°。倾出管4中有沿管设置的导流杆5,和联接导流杆和接管的引流板6。上述的引流板的引流面呈沿接管内壁、且横向尺寸沿液流方向逐渐缩小的凹槽形。引流板的顶部宽度,应等于或略大于导流杆的横向尺寸。从而,引流板构成类似梯形的凹板。上述的导流杆5,呈直杆形,可以是等径杆,也可以是前端小于后端的锥形杆;可以是实心杆形,也可以是管形;其横断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导流杆的后端向后伸出引流板6,导流杆的前部下方与倾出管内壁之间联接有杆形的支架7,支架7与引流杆间的夹角为β>90°,β角可选用120°。导流杆的前端适当退入倾出管4的出口8的口面,以确保滴液回流和不会滴落出口塞为度。在倾出管4的后端的上侧方、或接管3上端的后侧方、或倾出管与接管连接部的上侧方的管壁上,有与管内腔连通的进气孔9,应使在倾液状态时进气孔9位于口塞上方侧的管壁上。在倾出管的出口8,可以有与出口部相配合的口盖10,口盖有与之成一体的口盖柄11,口盖柄的后端与倾出管后端的管壁用铰轴12铰联。口盖可设计成美观的造型。将本技术的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严密地配装在液体容器的颈口部,在倾液中和倾液中断后,液体不会流落到容器的表面,不会污染容器的外周表面,倾液操作方便,能较准确地控制倾液量,清洁卫生,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与各种液体调味品容器配套使用。权利要求1.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呈管形,包含能与容器的颈口部相联的接管(3)和与接管相通的倾出管(4),其特征在于倾出管向上倾斜与接管呈0<α<90°夹角,倾出管中有沿管设置的导流杆(5),有联接导流杆和接管的引流板(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引流板(6)的引流面呈沿接管内壁、且横向尺寸沿液流方向逐渐缩小的凹槽形,引流板的顶部宽度等于或大于导流杆的横向尺寸。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流杆(5)呈横断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实心杆形或管形,导流杆的后端向后伸出引流板,导流杆的前部与倾出管之间联接有支架(7),支架与引流杆间的夹角为β>90°,导流杆的前端退入倾出管的出口(8)的口面。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其特征在于口塞上方侧的管壁上有进气孔(9)。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其特征在于口塞上方侧的管壁上有进气孔(9)。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其特征在于有与倾出管的出口(8)相配合的口盖(10),口盖有与管壁相铰联的口盖柄(11)。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其特征在于有与倾出管的出口(8)相配合的口盖(10),口盖有与管壁相铰联的口盖柄(1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其特征在于有与倾出管的出口(8)相配合的口盖(10),口盖有与管壁相铰联的口盖柄(1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液体容器的口塞,特别是倾液时液体不污染容器表面的口塞。旨在解决已有口塞在倾液时会污染容器表面的问题。呈管形,包含能与容器的颈口部相联的接管3和与接管相通的倾出管4,其特征在于倾出管向上倾斜与接管呈0< α< 90°夹角,倾出管中有沿管设置的导流杆5,有联接导流杆和接管的引流板6。当倾倒容器内的盛液时,液体将会沿引流板、导流杆流出出口,通常不会经由口塞内壁流出,倾液中断后,液体会沿原路反回容器,因此具有不污染容器表面的优点。文档编号B65D47/06GK2283624SQ97207509公开日1998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2日专利技术者肖龙 申请人:肖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倾液不污染表面的容器口塞,呈管形,包含能与容器的颈口部相联的接管(3)和与接管相通的倾出管(4),其特征在于倾出管向上倾斜与接管呈0<α<90°夹角,倾出管中有沿管设置的导流杆(5),有联接导流杆和接管的引流板(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龙
申请(专利权)人:肖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