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启瓶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66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液体容器的易启瓶塞,由内塞(2)和瓶盖(3)组成。内塞塞在容器的瓶颈(1)内,内塞的顶部是锥形,锥面上开有孔。瓶盖内有与锥面相贴合的内锥。当瓶盖上的螺纹与瓶颈旋紧时,各接触面间压紧,液体不会泄漏,封闭性好。当瓶盖稍作旋松,锥面间出现间隙,液体可经锥面孔、间隙、锥顶孔流出,使用方便,瓶盖旋动大小可改变间隙,使液体的流量得到控制。(*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体容器的容易开启与封闭的瓶塞。现有的液体容器瓶塞很难兼顾使用方便、封闭性好、制造容易的要求。普遍采用的螺旋瓶塞有与瓶颈相配的螺纹瓶盖,封闭性好,但使用不便,使用时必须把瓶盖全部旋出取下,倒液体时,因瓶口大,不能控制流量,易超量倒出。另一种拉启式瓶塞,将瓶盖向上推拉,即可开启使液体流出,使用方便,但封闭性较差,当瓶内有压力时,瓶盖会跳开,液体就泄漏,且此类瓶塞工艺要求高、较难制造。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方便瓶塞,容易开启,不须旋下瓶盖,可以控制流出的液量,有可靠的封闭性,且又容易而制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副瓶塞,由内塞和瓶盖两件组成。内塞塞在容器的瓶颈内,内塞的肩部贴紧瓶口,可防止液体在瓶颈边沿漏出。内塞的顶部是外锥形,锥面上有孔。瓶盖内有与内塞的外锥紧贴的内锥,锥顶有孔,瓶盖有与瓶颈相配的螺旋,当旋紧时,各接触面压紧贴合,保持良好封闭性。当开启时,将瓶盖稍稍旋开,不必取下,外锥与内锥间有间隙,液体流经内塞锥面上的孔、经间隙、经瓶盖锥顶的孔流出,流量可因旋开大小使间隙改变而得到控制。本技术所提供的瓶塞类似于现有通用旋启式瓶塞,所以工艺简单生产方便。开启方法类似通用旋启式瓶塞,既方便又适应人们通常使用习惯。旋紧后螺纹的自锁性保证了液体受到内压后的封闭性。又因液体的倒出口是尖锥形,使瓶口的残留物减少。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易启瓶塞,可供实施的一种结构图。内塞(2)塞在液体容器的瓶颈(1)内,内塞的肩部与瓶口贴合,内塞的顶部为锥体,锥面的周围有孔。瓶盖(3)有螺纹,旋在瓶颈上,瓶盖上有与内塞锥体贴合的内锥,锥顶上有孔。瓶盖旋紧时内外锥面压紧,同时肩部与瓶口压紧,防止了液体的泄漏。瓶盖稍旋松时,瓶盖相对内塞抬起,液体经内塞锥面的孔、经间隙、经瓶盖锥顶的孔流出。权利要求1.用于液体容器的易启瓶塞,由内塞(2)和瓶盖(3)组成,其特征是内塞的顶部是外锥形,锥面上开有孔,瓶盖内有与内塞的外锥紧密贴合的内锥,锥顶上有孔,当锥面压紧时,锥面孔与锥顶孔被堵塞起封闭作用,当锥面分离,间隙供液体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启瓶塞,其特征是瓶盖上有与容器瓶颈相配的螺旋。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液体容器的易启瓶塞,由内塞(2)和瓶盖(3)组成。内塞塞在容器的瓶颈(1)内,内塞的顶部是锥形,锥面上开有孔。瓶盖内有与锥面相贴合的内锥。当瓶盖上的螺纹与瓶颈旋紧时,各接触面间压紧,液体不会泄漏,封闭性好。当瓶盖稍作旋松,锥面间出现间隙,液体可经锥面孔、间隙、锥顶孔流出,使用方便,瓶盖旋动大小可改变间隙,使液体的流量得到控制。文档编号B65D47/06GK2035739SQ8821755公开日1989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陈千 申请人:上海合成洗涤剂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液体容器的易启瓶塞,由内塞(2)和瓶盖(3)组成,其特征是内塞的顶部是外锥形,锥面上开有孔,瓶盖内有与内塞的外锥紧密贴合的内锥,锥顶上有孔,当锥面压紧时,锥面孔与锥顶孔被堵塞起封闭作用,当锥面分离,间隙供液体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合成洗涤剂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