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学渊专利>正文

塑料模具花洒式入料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968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模具花洒式入料口,由上模具、下模具、注射嘴、花洒式入料网构成,上模具压在下模具上,上模具上部设有进料孔,进料孔上设有花洒式入料网安装孔,花洒式入料网安装在安装孔内,注射嘴覆盖在花洒式入料网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花洒式入料口,溶胶后的塑料经过花洒式入料网时,呈小颗粒状均匀、匀速喷射进模腔,且后进入的塑料能更好包裹小颗粒进行发泡,使产品表面光滑、色差小,密度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模具的入料口,特别是一种塑料模具花洒式入料口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塑料模具入料口,都是单一的圆孔形或方形,当溶胶后的塑料射入模具时不均匀、匀速,会迅速与模具内壁接触冷却固化,容易出现单一的密度较高结晶体,使发泡塑料产品产生严重色差和密度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塑料模具花洒式入料口,当溶胶后的塑料经过设有花洒式通孔的花洒式入料网时,呈小颗粒状均匀、匀速喷射进入模腔,且后进入的塑料能更好包裹小颗粒进行发泡,使产品表面光滑无色差,密度均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塑料模具花洒式入料口由上模具、下模具、注射嘴、花洒式入料网构成,上模具压在下模具上,上模具上部设有进料孔,进料孔上设有花洒式入料网安装孔;花洒式入料网安装在安装孔内,注射嘴覆盖在花洒式入料网上。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生产的产品表面光滑、色差小,密度均匀、质量好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所示,本技术塑料模具花洒式入料口由上模具1、下模具2、注射嘴3、花洒式入料网4构成,上模具I压在下模具2上,上模具I上部设有进料孔5,进料孔5上设有花洒式入料网安装孔6,花洒式入料网4安装安装孔6内,注射嘴3覆盖在花洒式入料网4上。工作时,从注射嘴3注射出的溶胶后塑料,通过花洒式入料网4的分散,即可达到呈小颗粒状,均匀、均速喷射进入模具I和下模具2之间模腔,且后进入的塑料能更好包裹小颗粒进行发泡的效果。【主权项】1.一种料模具花洒式入料口,其特征是由上模具(I)、下模具(2)、注射嘴(3)、花洒式入料网(4)构成,上模具(I)压在下模具(2)上,上模具(I)上部设有进料孔(5),进料孔(5)上设有花洒式入料网安装孔(6),花洒式入料网(4)安装在安装孔(6)内,注射嘴(3)覆盖在花洒式入料口网4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模具花洒式入料口,由上模具、下模具、注射嘴、花洒式入料网构成,上模具压在下模具上,上模具上部设有进料孔,进料孔上设有花洒式入料网安装孔,花洒式入料网安装在安装孔内,注射嘴覆盖在花洒式入料网上。本技术采用花洒式入料口,溶胶后的塑料经过花洒式入料网时,呈小颗粒状均匀、匀速喷射进模腔,且后进入的塑料能更好包裹小颗粒进行发泡,使产品表面光滑、色差小,密度均匀。【IPC分类】B29C44/42, B29C44/44, B29C44/58【公开号】CN204869439【申请号】CN201520562889【专利技术人】郑学渊 【申请人】郑学渊【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7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模具花洒式入料口,其特征是由上模具(1)、下模具(2)、注射嘴(3)、花洒式入料网(4)构成,上模具(1)压在下模具(2)上,上模具(1)上部设有进料孔(5),进料孔(5)上设有花洒式入料网安装孔(6),花洒式入料网(4)安装在安装孔(6)内,注射嘴(3)覆盖在花洒式入料口网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学渊
申请(专利权)人:郑学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