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容器式多功能螺旋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73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内置容器式多功能螺旋瓶盖,包括上盖、下盖和密封膜。其中上盖包括一个外圈和一个内圈,外圈上设有内螺纹,其下方有一止挡圈,内圈的下端形成具有倾角的锯齿形刀口;下盖由上颈和下凸缘构成,上颈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用来与前述外圈的内螺纹相配合;凸缘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用来与瓶体的瓶口相啮合;密封膜贴于下盖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溶质储存在瓶盖中,和溶剂分开储存,饮用时只需旋转瓶盖便可使溶剂和溶质混合而成具有一定口味的饮料,既方便消费者的饮用,又使消费者欣赏到饮料的形成过程,还可根据消费者的口味选择直接饮用瓶中的溶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且由于齿形刀口的倾斜设计,避免密封膜掉入瓶中影响观感。(*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饮料瓶,特别是与饮料瓶相结合的瓶盖结构,尤指一种可将溶质储存在瓶盖中的内置容器式螺旋瓶盖。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饮料由生产厂家灌装后投放市场。由于产品生产和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期间由于各种饮料的性质不同,会发生饮料沉淀,浑浊等现象使饮料的外观受损、新鲜度下降。随着目前泡腾片生产工艺的成熟,消费者对泡腾片的认同,开发一种以泡腾片为溶质,矿泉水为溶剂的即成式饮料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目前已有人士提出了将溶质和溶剂分装在同一瓶体中的设计,例如公开号为2571696,公开日为2003.09.10,名称为“饮料瓶组合式瓶盖”的中国专利。该饮料瓶组合式瓶盖,在主盖的轴心腔内配装上端面设有螺旋轴向导齿的顶出套,密封片固装在主盖轴心腔下端面上,副盖旋装在主盖外方上部,上、下端面分别设有驱动套棘齿和驱动套螺旋轴向导齿,驱动套配置在副盖内腔上端面与顶出套之间,副盖内腔上壁面设有副盖棘齿,本组合式瓶盖可将固体饮料添加剂存放在瓶盖内,饮用时加入饮料中溶解。这种结构将溶质和溶剂分开包装,只有在饮用时,才使溶剂和溶质接触、混合而成为一瓶具有一定口味的饮料,既保证了饮料的质量,又能方便消费者的饮用。但该装置结构复杂(有四个部件组成),制造费用大,外观整体性差。最关键的是可实现性差。如上盖和下盖拧紧后就没有空间可以使上盖继续推动顶出套顶破密封盖,从而没法实现使空腔内的溶质落入瓶中。其次如果有可能使顶出套顶破密封盖,顶出套和密封盖很有可能掉入瓶中,引起饮用者不愉快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人通过对饮料生产工艺分析,结合制药工艺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内置容器式多功能螺旋瓶盖。本技术的瓶盖包括上盖、下盖和密封膜,其中上盖包括一个外圈和一个内圈,该外圈上设有内螺纹,下方有一止挡圈,该内圈的下端形成具有倾角的锯齿形刀口;下盖由上颈和下凸缘构成,上颈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用来与前述外圈的内螺纹相配合;凸缘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用来与瓶体的瓶口相啮合;密封膜贴于下盖内。本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是将密封膜贴于下盖内的上颈与凸缘的交界处。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止挡圈为一与外圈底部点连接的封条。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是所述锯齿形刀口的倾角为小于10度。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是所述上盖外圈与上颈之间还可以为倒口配合。本技术可通过瓶盖储存溶质,瓶中储存溶剂,饮用时只需旋转瓶盖便可使溶剂和溶质接触、混合而成为一瓶具有一定口味的饮料,既能方便消费者的饮用,又能使消费者欣赏到饮料的形成过程,具有直观的动态视觉享受。当然饮用者还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直接饮用瓶中的溶质。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且由于齿形刀口的倾斜设计,使密封膜不会完全切断而掉入瓶中影响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配合瓶体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由上盖1、下盖2和密封膜3组合而成。其中上盖1包括一个外圈11和一个内圈13,该处圈11上设有内螺纹,下方与一封条12点连接,该内圈13的下端形成具有倾角为2-3度的锯齿形刀口14。该下盖2由上颈21和下凸缘22构成。上颈21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用来与前述外圈11的内螺纹相配合;凸缘2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用来与瓶体4的瓶口相啮合。密封膜3贴于下盖2的上颈21与凸缘22的交界处。装配时,将粉剂、泡腾片等溶质置于贴在下盖2上的密封膜3上,将下盖2的上颈21与外圈11螺纹连接而使上颈21插入上盖1的外圈11及封条12和内圈13所形成的环形空腔中,封条12起限位作用,使密封膜3与内圈13的刀口不致接触,使上盖1不能继续下压刺破密封膜3。此时上盖1、下盖2和密封膜3三者结合形成一个存放溶质的空腔15,构成内装溶质的瓶盖。然后将整个瓶盖旋紧到装满溶剂的瓶体4上,这样整个饮料包装便完成。饮用时拉开封条12,顺时针拧紧上瓶盖1,上瓶盖1整体向下运动,内圈刀口13刺穿密封膜3,空腔1 5中的溶质落入瓶体4中和溶剂充分混合即成一瓶一定口味的饮料。内圈刀口14所具有的倾斜角度,使其旋转时先部分切入密封膜3,切口的大小可以由上盖1旋转圈数控制,从而使密封膜3可不被完全切断而避免掉入瓶中影响观感。如果饮用者不想喝混合有溶剂的饮料,也可不拧上盖1而逆时针打开下盖3直接饮用瓶体4中的溶剂。因而本技术赋予该瓶盖多种功能。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但并不限制本技术,显然本技术还可有多种变形和变化结构。如其中一个变形为,上盖外圈与下盖上颈以倒口配合,使用时撕开封条后用力压下上盖,上盖内圈刀口刺穿密封膜从而达到上盖溶剂落入瓶体的效果。凡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所做的任何变形结构均应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容器式多功能螺旋瓶盖,包括上盖(1)、下盖(2)和密封膜(3),其中上盖(1)包括一个外圈(11)和一个内圈(13),该外圈(11)上设有内螺纹,下方有一止挡圈,该内圈(13)的下端形成具有倾角的锯齿形刀口(14);下盖(2)由上颈(21)和下凸缘(22)构成,上颈(21)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用来与前述外圈(11)的内螺纹相配合;凸缘(2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用来与瓶体(4)的瓶口相啮合;密封膜(3)贴于下盖(2)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容器式多功能螺旋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3)贴于下盖(2)内的上颈(21)与凸缘(22)的交界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容器式多功能螺旋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圈为一与外圈底部点连接的封条(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容器式多功能螺旋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形刀口(14)的倾角在10度范围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容器式多功能螺旋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形刀口(14)的倾角为2至3度。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内置容器式多功能螺旋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外圈(11)与上颈(21)之间为倒口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内置容器式多功能螺旋瓶盖,包括上盖、下盖和密封膜。其中上盖包括一个外圈和一个内圈,外圈上设有内螺纹,其下方有一止挡圈,内圈的下端形成具有倾角的锯齿形刀口;下盖由上颈和下凸缘构成,上颈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用来与前述外圈的内螺纹相配合;凸缘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用来与瓶体的瓶口相啮合;密封膜贴于下盖内。本技术将溶质储存在瓶盖中,和溶剂分开储存,饮用时只需旋转瓶盖便可使溶剂和溶质混合而成具有一定口味的饮料,既方便消费者的饮用,又使消费者欣赏到饮料的形成过程,还可根据消费者的口味选择直接饮用瓶中的溶质。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且由于齿形刀口的倾斜设计,避免密封膜掉入瓶中影响观感。文档编号B65D51/24GK2697012SQ200420021720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王建明, 李迎春 申请人:上海惠生化工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容器式多功能螺旋瓶盖,包括上盖(1)、下盖(2)和密封膜(3),其中上盖(1)包括一个外圈(11)和一个内圈(13),该外圈(11)上设有内螺纹,下方有一止挡圈,该内圈(13)的下端形成具有倾角的锯齿形刀口(14);下盖(2)由上颈(21)和下凸缘(22)构成,上颈(21)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用来与前述外圈(11)的内螺纹相配合;凸缘(2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用来与瓶体(4)的瓶口相啮合;密封膜(3)贴于下盖(2)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明李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惠生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