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4420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该跨式支撑装置包括底座、调节管和操作平台,所述底座由支撑板、下圆管和2个倒T字形支撑腿组成A字形结构,所述下圆管顶部焊接有法兰,在其中一个所述倒T字形支撑腿外侧焊接有下直梯和一排爬梯,所述调节管由高度相同的中间圆管和中间直梯组成,所述中间圆管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法兰,所述操作平台由上圆管、上直梯、平台、栏杆及可调式支撑头组成,所述上圆管顶部焊接有顶板,所述可调式支撑头固定在所述顶板上端面,所述上圆管底部焊接有法兰,所述的底座、调节管、操作平台自下而上通过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满足了分段、总段在总组、搭载时的特殊需要和不同高度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建造,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船舶线型过大或者分段、总段长度过小时,焊接在结构外板上的支撑座之间的距离会非常近,普通的支撑由于本身底座的原因,无法近距离布置。或者,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分段放置在门架上总组的同时又需要支撑,普通支撑同样由于底座的原因无法布置,这时,只能通过双绑槽钢或者圆管进行支撑。另外,由于船体结构不同对支撑高度的要求也会不同,普通支撑进行作业时操作太过复杂。鉴于上述这些实际情况,现有技术中,中国技术专利CN101525037A,提出了一种船舶建造用的刚性支撑结构,但是该刚性支撑结构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其结构难以满足近距离布置作业要求;第二,在进行跨门架支撑作业时,由于其底座结构使得作业难度较大;第三,底座的平面结构对地面平整性要求较高,整体的直立结构也使得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该跨式支撑装置要能够在船舶线型过大或者分段、总段长度过小时,满足支撑底座需要近距离布置的要求,要能够同时解决在分段放置在门架上总组时需要跨门架支撑的问题,并能够适应不同船体结构的高度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所述的跨式支撑装置包括底座、调节管和操作平台,所述底座由支撑板、下圆管和2个倒T字形支撑腿组成A字形结构,所述下圆管顶部焊接有法兰,在其中一个所述倒T字形支撑腿外侧焊接有下直梯和一排爬梯,所述的调节管,由中间圆管和焊接在所述中间圆管外侧的中间直梯组成,所述中间圆管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法兰,所述的操作平台由上圆管、上直梯、平台、栏杆及可调式支撑头组成,所述上直梯、平台和栏杆焊接在所述上圆管外侧同一侧,所述上直梯顶部焊接在所述平台的下端面,所述栏杆底部焊接在所述平台上端面,所述上圆管的上端焊接有顶板,所述可调式支撑头固定在所述顶板上端面,所述上圆管底部焊接有法兰,所述的底座、调节管和操作平台自下而上通过法兰依次连接,所述爬梯、下直梯、中间直梯、上直梯以及平台形成一个完整的通道。在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中,所述下圆管顶部内圈固定有四块端部削斜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端部超出所述下圆管顶部。在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中,所述中间圆管顶部内圈固定有四块端部削斜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端部超出所述下圆管顶部。在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中,在所述支撑腿靠近顶部的两侧焊接有叉车插槽和吊耳,所述吊耳底部焊接在所述叉车插槽上端面,所述下直梯底部焊接在同侧所述叉车插槽上端面。在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中,所述爬梯等间隔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倒T字形支撑腿外侧,所述下直梯焊接在所述倒T字形支撑腿靠近上端部的位置,所述下直梯下端部高于所述爬梯高度,所述下直梯上端部不超出所述下圆管顶部。在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中,所述中间圆管外侧靠近上端部的位置焊接有两个吊耳,所述两个吊耳位置对称,所述中间直梯上下端不超出所述中间圆管上下端。在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中,所述上圆管的外侧靠近上端部的位置焊接有两个吊耳,所述两个吊耳位置对称,所述上直梯最下端不超出所述上圆管下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中底座可交错布置,可以使所述可调节支撑头达到距离非常近的状态,另外底座可跨过门架布置,并且底座受力面积大,保证稳定可靠。2.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中底座可交错布置述可调节支撑头的微调紧贴支撑座,无需动火,快速施工。3.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高度配置不同的所述调节管,以节约成本。另外通过设置专用的所述吊耳和叉车插槽,方便使用吊车和叉车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的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的调节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例来对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理解其结构组成和工作方式,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主要结构分为操作平台1、调节管2和底座3,所述的底座3、调节管2和操作平台I自下而上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的操作平台1,如图2,顶板9和法兰11分别焊接在上圆管5的上下两端,可调式支撑头4固定在所述顶板9上端面,两个吊耳10焊接在所述上圆管5外侧靠近上端部,其位置对称,栏杆6、平台7、上直梯8固定在所述上圆管5的外侧同一侧,所述栏杆6固定在所述平台7上端面,所述上直梯8固定在所述平台7下端面,所述上直梯8的最下端不超出所述上圆管5最下端。所述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船舶建造的跨式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跨式支撑装置包括底座、调节管和操作平台,所述底座由支撑板、下圆管和2个倒T字形支撑腿组成A字形结构,所述下圆管顶部焊接有法兰,在其中一个所述倒T字形支撑腿外侧焊接有下直梯和一排爬梯;所述的调节管由中间圆管和焊接在所述中间圆管外侧的中间直梯组成,所述中间圆管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法兰;所述的操作平台由上圆管、上直梯、平台、栏杆及可调式支撑头组成,所述上直梯、平台和栏杆焊接在所述上圆管外侧同一侧,所述上直梯顶部焊接在所述平台的下端面,所述栏杆底部焊接在所述平台上端面,所述上圆管的上端焊接有顶板,所述可调式支撑头固定在所述顶板上端面,所述上圆管底部焊接有法兰;所述的底座、调节管、操作平台自下而上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爬梯、下直梯、中间直梯、上直梯以及平台形成一个完整的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振华龙映玲王晨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