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924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显示屏模组;一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模组上方;一接口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接口组件与所述显示屏模组连接;还包括:一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模组上方;所述接口组件包括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接口组件连接,所述接口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接口组件即可实现第二电路板与显示屏模组和第一电路板的连接,简化了连接结构,缩小了机身厚度,减小了连接结构在机身内部占用的空间,并避免了信号交叉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信号干扰的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的移动终端硬件结构包括位于机身上方的第一电路板和位于机身下方的第二电路板以及显示屏模组(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LCM)。如图1所示,第一电路板3位于显示屏模组I上且与显示屏模组I通过一连接件2连接,同时第一电路板3与第二电路板7需通过两个连接件(4,6)及专用的连接结构5连接才能正常工作,连接结构5和三个连接件(2,4,6)增加了机身的厚度,容易形成信号交叉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移动终端硬件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实现可减小机身厚度避免信号交叉干扰的移动终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终?而,包括:一显不屏模组;—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模组上方;—接口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接口组件与所述显示屏模组连接;还包括:一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模组上方, 所述接口组件包括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接口组件连接,所述接口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优选的,所述接口组件包括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所述显示屏模组通过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接口组件连接,所述接口组件通过所述第三接口将所述显示屏模组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优选的,所述第二接口及所述第三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由一接口插件形成。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路板为移动终端的主控制板。优选的,所述第二电路板为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及天线板。优选的,所述麦克风及天线板包括:指示灯;和/或音频输出装置;和/或振动装置。优选的,所述接口组件采用柔性电路板。优选的,所述接口插件采用板对板连接器;和/或所述第一接口采用板对板连接器。优选的,所述接口组件采用零插入力连接器;和/或所述第一接口采用零插入力连接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一接口组件即可实现第二电路板与显示屏模组和第一电路板的连接,简化了连接结构,缩小了机身厚度,减小了连接结构在机身内部占用的空间,并避免了信号交叉干扰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移动终端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一种实施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如图2所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显示屏模组I ;—第一电路板3,设置于显示屏模组I上方;一接口组件8,第一电路板3通过接口组件8与显示屏模组I连接;还包括:—第二电路板7,设置于显示屏模组I上方;接口组件8包括第一接口 81及第二接口 82,第二电路板7通过第一接口 81与接口组件8连接,接口组件8通过第二接口 82将第二电路板7连接至第一电路板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一接口组件8即可实现第二电路板7与显示屏模组I和第一电路板3的连接,简化了连接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缩小了机身厚度,减小了连接结构在机身内部占用的空间,并避免了信号交叉干扰的问题。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接口组件8包括第三接口 83和第四接口 84,显示屏模组I通过第四接口 84与接口组件8连接,接口组件8通过第三接口 83将显示屏模组I连接至第一电路板3。进一步地,接口组件8与显示屏模组I为一体式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接口 83和第四接口 84实现了显示屏模组I与第一电路板3的连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接口 82和第三接口 83设置于第一电路板3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接口 82和第三接口 83由一接口插件85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接口插件85简化了显示屏模组I与第一电路板3的连接结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3为移动终端的主控制板。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板用于信号处理、管理数据存储以及对移动终端电量的管理等。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7为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及天线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7用于移动终端的音频输入及正常通讯,第二电路板7和第一电路板3均位于显示屏模组I上呈堆叠结构,可缩小机身厚度。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麦克风及天线板包括:指示灯。在本实施例中,指示灯可以是按键灯或用于提示用户接收信息的提示灯。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麦克风及天线板包括:音频输出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音频输出装置可采用单独内腔复合膜片的喇叭,单独内腔复合膜片结构可提高输出音质的音色及音调。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麦克风及天线板包括:振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振动装置可采用手机振动器,用于提醒用户来电提示和闹钟等。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接口组件8采用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体积小,根据移动终端内部的空间布局任意摆放,可实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可焊性以及易于装连等优点。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接口插件85可采用板对板(Board to Board,BTB)连接器。在本实施例中,板对板连接器是由传统的插针对插孔接触转化到窄片式接触,占用空间小。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口 81可采用板对板连接器。在本实施例中,板对板连接器是由传统的插针对插孔接触转化到窄片式接触,占用空间小。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接口插件85可采用零插入力(Zero Insert1n Force,ZIF)连接器。在本实施例中,零插入力连接器的接触点在插座内,可直接与电路板相连,减小了信号通道和串扰,可靠性高。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口 81采用零插入力连接器。在本实施例中,零插入力连接器的接触点在插座内,可直接与电路板相连,减小了信号通道和串扰,可靠性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一显示屏模组; 一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模组上方; 一接口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接口组件与所述显示屏模组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模组上方; 所述接口组件包括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接口组件连接,所述接口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组件包括第三接口及第四接口,所述显示屏模组通过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接口组件连接,所述接口组件通过所述第三接口将所述显示屏模组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及所述第三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由一接口插件形成。5.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显示屏模组;一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模组上方;一接口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接口组件与所述显示屏模组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模组上方;所述接口组件包括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接口组件连接,所述接口组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