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223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集装箱,它是由箱盖、侧板和底座组成,其特征在于侧板和底座之间是依靠不在同一平面的铰链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折叠灵活方便,折叠后只有原箱的三分之一大。提高了车皮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空箱返箱费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可广泛应用于集装化运输行业。(*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包装领域的集装化运输工具。现有的集装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整体集装箱,另一种是拆卸式集装箱,它们均由顶盖、侧板和底座构成。整体集装箱的形状不可改变,在空箱运输时占据空间大,增加了运输费用。拆卸式集装箱在返箱时虽然可拆卸后运输,缩小了所占据空间的位置,但是其拆卸烦索,在重新安装时也容易产生错位,而且这种拆卸式集装箱加工工艺性较差。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折叠的,使用方便灵活的集装箱。一种折叠式集装箱,它是由底座、侧板和箱盖组成,其特征在于四面侧板与底座之间是由铰链联接,箱体长度方向其中一块侧板的铰链轴的位置高出其它三面侧板的铰链轴所在的平面。箱体长度方向其中一块侧板的铰链轴的位置比其它三面侧板的铰链轴所在的平面高出的高度为一个侧板的厚度。本技术的底座是由底座横梁(1)、底座横撑(2)、底板(3),底座纵支撑(4)、底座下横撑(5)、吊勾(6)和底座纵梁(7)构成。纵向侧板(10)、横向侧板(18)以及底座是依靠铰链(9)、(8)、(9)相联接,以达到可折叠的目的。在箱盖(14)上设有箱盖角铁(11)、箱盖横撑(15)和箱盖把手(16)。箱盖(14)盖在箱体上时,可以用链条(17)将其与箱体连接在一起,同时在箱盖(14)和箱体上还设有联接螺栓(12)和螺母(13),起进一步固定作用。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示图附图2、附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侧示图下面以附图1、附图2、附图3为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附图2中给出了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案。为了达到可以折叠的目的,将箱体长度方向一块侧板的合页(20)做成长合页,而其它三个侧板的合页做成相同的短合页,使得长合页和短合页的合页轴不在同一平面上,长合页(20)的合页轴比短合页的合页轴的位置高出的高度为一个侧板的厚度。实施例2附图3给出了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这一实施例的具体方案是将箱体长度方向的其中一块侧板的底座纵梁(7)加高,使其比其它三个侧板的底座纵梁高出一个侧板的厚度,这样在这块侧板上的合页其合页轴的位置与其它侧板的合页轴不在同一平面上,从而达到折叠的目的。本技术解决了原集装箱拆卸困难,安装易错位,返箱占据空间大等缺点。本技术制作工艺简单,折叠方便灵活,折叠后只有原箱的三分之一大,提高了车皮的有效利用率。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集装箱,它是由底座、侧板和箱盖组成,其特征在于四面侧板与底座之间是由铰链联接,其中箱体长度方向一侧板的铰链轴的位置高出其它三面侧板的铰链轴所在的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折叠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箱体长度方向一侧板的铰链轴的位置比其它三面侧板的铰链轴所在的平面高出的高度为一个侧板的厚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集装箱,它是由箱盖、侧板和底座组成,其特征在于侧板和底座之间是依靠不在同一平面的铰链联接。本技术折叠灵活方便,折叠后只有原箱的三分之一大。提高了车皮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空箱返箱费用。本技术生产工艺简单,可广泛应用于集装化运输行业。文档编号B65D88/00GK2090813SQ91200309公开日1991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张本鑫 申请人:兰州宝山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集装箱,它是由底座、侧板和箱盖组成,其特征在于四面侧板与底座之间是由铰链联接,其中箱体长度方向一侧板的铰链轴的位置高出其它三面侧板的铰链轴所在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本鑫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宝山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