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皖清专利>正文

新型防伪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196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防伪瓶,它在瓶颈内侧设计一圈凹槽,把带伞形叶片的卡圈上的卡爪卡入槽内,在伞形叶片上部压有侧面开有开口的卡帽,在卡帽的上部压有带中心孔的护罩,使瓶颈部形成一防伪构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防伪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可广泛用于瓶装酒类及饮料类产品的防伪。(*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日用品,具体涉及一种防伪瓶的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品牌意识逐步加强,名、特、优、新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些见利忘义的企业或个人便大量仿制,极大的损害了名牌企业的形象,也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防止假冒伪劣,企业采取各种防伪措施,以尽量使自己的产品不被伪冒,有的不惜投入巨资,引进国外防伪设备,这在酒类、饮料类商品上表观尤为突出,尽管如此,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仿冒。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防伪瓶,制作容易,成本不高,可以很好的起到防伪作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瓶颈内侧设有一圈凹槽,带弹性的卡圈从瓶口套入使卡圈卡入凹槽内,卡圈上有一圈伞形叶片,在卡圈的上部与瓶颈内侧压有一侧可带开口的卡帽,在卡帽上部的瓶颈内侧压有一中心带孔的护罩。当瓶身倾斜时伞形叶片张开,瓶内液体从叶片中流出,并从卡帽侧面的开口进入护罩上的中心孔流出瓶外,造假者无法直接从瓶口部向瓶内注入假冒液体,而且由于卡圈卡入瓶颈内侧的凹槽,整个防伪装置无法从瓶颈中取出,有效地实现了防伪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瓶颈部凹槽、2卡圈、3卡圈爪、4伞形叶片、5卡帽、6开口、7护罩、8中心孔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实施方法将带伞形叶片4的卡圈2卡入瓶颈部使卡圈爪3卡入凹槽1,再将侧面带开口6的卡帽5压入瓶颈,使卡帽5位于伞形叶片4的上方,最后将带中心孔8的护罩7从瓶口压入,使其与瓶口紧配合,当瓶身倾斜时,伞形叶片4张开,瓶中液体从卡圈2的张开的伞形叶片4流出,再流入卡帽5从开口6处流出,进入护罩7最后从中心孔8流出,当瓶身直立时伞形叶片4闭合,这种结构从瓶口无法向瓶内注入液体,有效地制止了制假者的行为本技术结构简单,防伪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可在酒类及饮料行业推广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防伪瓶,其特征在于瓶颈下部内侧有一圈凹槽(1),带伞形叶片(4)的卡圈(2)的卡爪(3)卡入凹槽(1)内,在伞形叶片上部与瓶颈紧配合的压有侧面带开口(6)的卡帽(5),卡帽(5)的上部有与瓶口紧配合的带中心孔(8)的护罩(7)。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防伪瓶,它在瓶颈内侧设计一圈凹槽,把带伞形叶片的卡圈上的卡爪卡入槽内,在伞形叶片上部压有侧面开有开口的卡帽,在卡帽的上部压有带中心孔的护罩,使瓶颈部形成一防伪构造。本技术结构简单,防伪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可广泛用于瓶装酒类及饮料类产品的防伪。文档编号B65D49/00GK2400381SQ9922995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皖清 申请人:李皖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防伪瓶,其特征在于:瓶颈下部内侧有一圈凹槽(1),带伞形叶片(4)的卡圈(2)的卡爪(3)卡入凹槽(1)内,在伞形叶片上部与瓶颈紧配合的压有侧面带开口(6)的卡帽(5),卡帽(5)的上部有与瓶口紧配合的带中心孔(8)的护罩(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皖清
申请(专利权)人:李皖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