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筛查和监测乳腺癌的多模影像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51713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6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筛查和监测乳腺癌的多模影像学系统,包括无线连接的智能通讯终端和多模影像机构,所述多模影像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中控箱、驱动机构和多模成像单元,所述中控箱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多模成像单元传动连接,该用于筛查和监测乳腺癌的多模影像学系统通过多模影像机构与智能通讯终端无线连接,实现了工作人员对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同时通过X摄像断层摄像仪、B型超声显像仪和磁共振成像仪进行多模摄像,提高了系统的监测和筛查可靠性,不仅如此,通过影像补偿电路对成像画面进行补偿,提高了画面的清晰度及轮廓感,保证了系统的监测和筛查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筛查和监测乳腺癌的多模影像学系统
技术介绍
在我国,乳腺癌高危人群在进行遗传性乳腺癌及卵巢癌基因检测后进行调查,发现基因检测阳性的女性对高危乳腺筛查的参与度较检测前提高,但是很少人会选择乳腺预防性切除,这些高危人群会更依赖定期的筛查和监测,因此需要精确的医疗设备来对其进行医疗保障。但是由于现在的医疗设备技术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影像技术单一,成像效果差,导致监测和筛查效率低下,对于乳腺癌筛查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影像技术单一和成像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多模影像技术且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用于筛查和监测乳腺癌的多模影像学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筛查和监测乳腺癌的多模影像学系统,包括无线连接的智能通讯终端和多模影像机构,所述多模影像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中控箱、驱动机构和多模成像单元,所述中控箱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多模成像单元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顶端的转向轴、设置在转向轴顶端的横梁和设置在横梁的远离转向轴的一端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转向轴与横梁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多模成像单元传动连接,所述多模成像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旋转盘和设置在旋转盘下方的成像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旋转盘上方且与旋转盘传动连接;所述中控箱上设有显示界面、控制按键和打印机,所述中控箱中设有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的影像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工作电源模块、按键控制模块、打印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成像组件与影像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界面与显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与按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打印机与打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与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影像控制模块包括影像控制电路和影像补偿电路,所述影像补偿电路包括影像输入端、影像输出端、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一可调电阻、第二可调电阻、开关和电池,所述影像输入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与影像输入端的接地端连接,所述影像输入端的接地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可调电阻与第一电阻并联,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可调端通过第一电容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第十电阻和开关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容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容和第三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与第二电容并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容、第二可调电阻、第四电容和第六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可调电阻的可调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和第四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容与影像输出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影像输出端的接地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开关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十一电阻与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通过开关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系统的打印效率,所述打印机为激光打印机。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系统的影像监测精确性,所述成像组件包括X摄像断层摄像仪、B型超声显像仪和磁共振成像仪。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精确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为伺服电机。作为优选,为了增加系统的远程监控能力,所述智能通讯终端为智能手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筛查和监测乳腺癌的多模影像学系统通过多模影像机构与智能通讯终端无线连接,实现了工作人员对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同时通过X摄像断层摄像仪、B型超声显像仪和磁共振成像仪进行多模摄像,提高了系统的监测和筛查可靠性,不仅如此,通过影像补偿电路对成像画面进行补偿,提高了画面的清晰度及轮廓感,保证了系统的监测和筛查精确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筛查和监测乳腺癌的多模影像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筛查和监测乳腺癌的多模影像学系统的系统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筛查和监测乳腺癌的多模影像学系统的影像补偿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智能通讯终端,2.底座,3.中控箱,4.显示界面,5.控制按键,6.打印机,7.第一驱动电机,8.转向轴,9.横梁,10.第二驱动电机,11.旋转盘,12.X摄像断层摄像仪,13.B型超声显像仪,14.磁共振成像仪,15.中央控制系统,16.影像控制模块,17.显示控制模块,18.工作电源模块,19.按键控制模块,20.打印控制模块,21.电机控制模块,22.无线通讯模块,IN.影像输入端,OUT.影像输出端,Ql.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Rl.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l0.第十电阻,Rll.第^^一电阻,Cl.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Rpl.第一可调电阻,Rp2.第二可调电阻,Kl.开关,BTl.电池。【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筛查和监测乳腺癌的多模影像学系统,包括无线连接的智能通讯终端I和多模影像机构,所述多模影像机构包括底座2、设置在底座2上的中控箱3、驱动机构和多模成像单元,所述中控箱3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多模成像单元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7、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7顶端的转向轴8、设置在转向轴8顶端的横梁9和设置在横梁9的远离转向轴8的一端的第二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通过转向轴8与横梁9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与多模成像单元传动连接,所述多模成像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旋转盘11和设置在旋转盘11下方的成像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设置在旋转盘11上方且与旋转盘11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0位于横梁9的一端,且为横梁9远离转向轴8的那一端。所述中控箱3上设有显示界面4、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筛查和监测乳腺癌的多模影像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连接的智能通讯终端(1)和多模影像机构,所述多模影像机构包括底座(2)、设置在底座(2)上的中控箱(3)、驱动机构和多模成像单元,所述中控箱(3)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多模成像单元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7)、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7)顶端的转向轴(8)、设置在转向轴(8)顶端的横梁(9)和设置在横梁(9)的远离转向轴(8)的一端的第二驱动电机(1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通过转向轴(8)与横梁(9)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与多模成像单元传动连接,所述多模成像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旋转盘(11)和设置在旋转盘(11)下方的成像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设置在旋转盘(11)上方且与旋转盘(11)传动连接;所述中控箱(3)上设有显示界面(4)、控制按键(5)和打印机(6),所述中控箱(3)中设有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系统(15)、与中央控制系统(15)连接的影像控制模块(16)、显示控制模块(17)、工作电源模块(18)、按键控制模块(19)、打印控制模块(20)、电机控制模块(21)和无线通讯模块(22),所述成像组件与影像控制模块(16)电连接,所述显示界面(4)与显示控制模块(17)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5)与按键控制模块(19)电连接,所述打印机(6)与打印控制模块(20)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和第二驱动电机(10)均与电机控制模块(21)电连接;所述影像控制模块(16)包括影像控制电路和影像补偿电路,所述影像补偿电路包括影像输入端(IN)、影像输出端(OUT)、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二可调电阻(Rp2)、开关(K1)和电池(BT1),所述影像输入端(IN)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影像输入端(IN)的接地端连接,所述影像输入端(IN)的接地端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可调电阻(Rp1)与第一电阻(R1)并联,所述第一可调电阻(Rp1)的可调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R4)、第十电阻(R10)和开关(K1)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容(C2)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二电阻(R2)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阻(R3)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与第二电容(C2)并联,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三电容(C3)、第二可调电阻(Rp2)、第四电容(C4)和第六电阻(R6)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可调电阻(Rp2)的可调端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第七电阻(R7)和第四电阻(R4)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容(C7)与影像输出端(OUT)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影像输出端(OUT)的接地端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开关(K1)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十一电阻(R11)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八电容(C8)的一端通过开关(K1)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与电池(BT1)的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捷赵乐勇矫娜袁家琳陶红胡泓严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