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万斗专利>正文

带杯的饮料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120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包装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带杯的饮料瓶。它由瓶体、瓶盖、饮用杯组成,饮用杯兼作密封帽置于瓶体上端口外。其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由于在瓶体上端口外设置有一个饮用杯,特别适宜于户外和旅游,饮用时既方便、卫生又文雅。该饮用杯不使用时,可作密封帽罩在瓶体上端口外,增强了防尘、防菌性,避免饮料污染。它适用范围广,不需特殊设备即可生产加工,成本低、投资少,风效快,宜于推广。(*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包装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带杯的饮料瓶。目前,市场上的饮料瓶均由瓶体和瓶盖组成。此种饮料瓶没有设置饮用杯,饮用很不方便,其包装结构采用单层密封,防尘、防菌性能差,饮料易受污染而不卫生。《多用饮料瓶》(CN-2104832U,1992年5月20日公告),由瓶盖、瓶体组成,瓶体由上瓶体和下瓶体构成它虽可分成两个杯子使用,但仍不方便,也不够卫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杯的饮料瓶。它采用双层密封结构饮用方便,具有良好防尘、防菌的功能。本技术的带杯的饮料瓶,由瓶体、瓶盖、饮用杯组成,饮用杯作为密封帽置于瓶体上端口外,其内设有瓶盖。本技术的带杯的饮料瓶,瓶体上端口外设置饮用杯,美观、大方、文雅,使用方便,它采用双层密封,起着防尘、防菌,达到卫生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饮用杯的纵向剖面图。本技术的带杯的饮料瓶的实例包括瓶体2、瓶盖3、饮用杯1组成,饮用杯1呈圆台形,作密封帽套于瓶体2上端口外,通过扣压方式与瓶体2上端口外卡紧接合。使用时,可十分方便地将饮用杯1取下,再开启瓶盖3,即可饮用。本技术的带杯的饮料瓶结构简单,由于在瓶体上设置一个饮用杯,人们在饮用时既方便又文雅,特别适宜于户外和旅游使用。该饮用杯不使用时,可罩在瓶体上端口外,增加防尘、防菌作用,使饮料更卫生。该饮料瓶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饮料的包装,适用范围广,不需特殊设备,即可生产加工,它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宜于推广。权利要求一种由瓶体2、瓶盖3、饮用杯1组成的带杯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密封帽似的饮用杯1置于瓶体2的上端口外。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包装容器,特别涉及一种带杯的饮料瓶。它由瓶体、瓶盖、饮用杯组成,饮用杯兼作密封帽置于瓶体上端口外。其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由于在瓶体上端口外设置有一个饮用杯,特别适宜于户外和旅游,饮用时既方便、卫生又文雅。该饮用杯不使用时,可作密封帽罩在瓶体上端口外,增强了防尘、防菌性,避免饮料污染。它适用范围广,不需特殊设备即可生产加工,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宜于推广。文档编号B65D85/72GK2225446SQ9520404公开日1996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万斗, 杨长槐, 何仁才 申请人:张万斗, 杨长槐, 何仁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瓶体2、瓶盖3、饮用杯1组成的带杯的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密封帽似的饮用杯1置于瓶体2的上端口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斗杨长槐何仁才
申请(专利权)人:张万斗杨长槐何仁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