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衍安专利>正文

高效油罐无损失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111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炼油、油品贮运、石油化工行业的油品贮罐的呼吸装置,控制油品蒸发损失,特别是控制经油罐通气口蒸发损失的装置,该装置有一个筒状壳体[6]构成的气体通道,通道上有一个由真空活瓣[2]、压力活瓣[4]、密封罐[3]构成的可开闭的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在呼吸阀之上/后方有一个由网状承托结构[5]和网状固定结构[8]所固定的选择吸附床[7]。(*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炼油及石油化工设备中常用的油品贮罐的呼吸装置,是一种高效节能无损失的新装置。现行的原油及各种油品的贮存,多用顶盖中部有通气口的固定顶罐。在蒸发和油品排出打入、气温变化引起的大、小呼吸的共同作用下,罐贮油类不停地形成蒸气,经通气口逸出罐外,造成蒸发损失。特别是当罐外高温、多风、干燥、太阳直晒时,这种蒸发损失就更大;尤其是轻质油品就更为严重。尽管采取了呼吸阀、内浮顶、罐体涂白以及喷淋等措施,这种蒸发损失仍然很大。以常压油为例,其年损失量仍占罐贮容量的1.3%-4.5%;不仅如此,蒸发损失还会使油品品质降低(如汽油、蒸发损失会导致辛烷值降低,氧化、产生胶质,品质劣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罐区附近的人都有嗅到有害气体而不舒服的感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无蒸发损失的呼吸装置,它能将逸出油罐通气口的油气拦截并回收,避免因蒸发损失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构思完成的。呼气时将逸出的油气经过一个选择拦截油气分子的吸附床而拦截,而让空气分子透过选择吸附床而逸出,吸气时,外界空气进入吸附床层而将拦截的油气分子反吹回罐内。这样在油罐呼吸过程中就避免了油气分子逸出引起的蒸发损失。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评述。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纵剖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吸附床的再生流程图。参照附图1,一个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筒形壳体[6],分三段,两端为收缩口,上口连接通气栅栏[9]和防雨帽[10],下口与油罐的通气口(未画出)相连接;下口处的底座[1]是增加安装牢固程度的。壳体[6]内,下部是由真空活辨[2]、压力活辨[4]、密封环[3]等构成的呼吸阀;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呼吸阀的上/后方,即在中上部是有网状承托结构[5]与网状固定结构[8]所固定的选择吸附床[7]。吸附床[7]中的充填物质可选择具有选择拦截油气分子能力的吸附剂充当。在实施过程中,当罐内压力处于允许范围时,呼吸阀呈关闭状态,无油气逸出;当罐内压力升高,且高出允许范围时,压力活辨[4]开启,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呼吸阀,其中的油气分子在经过选择吸附床[7]时被拦截,最后只有空气分子自由透过吸附床[7],逸出罐外,罐内压力下降,降至允许范围时,压力活辨[4]关闭,气流阻断;当罐内压力降低,且低到允许范围以下时,真空活辨[2]开启,罐外空气经通气栅栏[9]进入,在经过选择吸附床[7]时,与被空气反吹下的被拦截油气分子一并进入罐内,罐内压力回升,升至允许范围时真空活辨[2]关闭,气流阻断。这样,在油罐的呼吸过程中,就不会有油气逸出,从而避免了油品的蒸发损失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安装妥善后即可自动工作。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选择吸附床逐渐被未反吹下的油气分子所饱和,这时,可将吸附床段取下,进行再生。再生过程是这样进行的。参照附图2,将需要再生处理的吸附床段[4]置于活动上盖[3]与活动下盖[5]间,盖紧,拧好固定螺栓(未画出),开启阀门[1],通入热空气,待压力表[2]稍有压力指示,即慢慢打开阀门[7],让再生废气沿管线[6]进入冷凝器[8],凝结的油经阀门[9]流入收集罐(未画出),未凝气体由管线[10]排出,供产生热空气用。再生完毕,关好阀门[1]、[7],开启上下活动盖[3]、[5],取出吸附床段[4]备用。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已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实施例1,在一轻柴油贮存装置上安装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损呼吸装置后,大、小呼吸排出的气体中,不再有油气成分了。甚至呼出气体流量高达每分钟近三十个吸附床体积时,也未在呼出气体中检测到油气成分。使用长时间后,(3-4个月)呼出气体中出现油气时,将选择吸附床段取下,按上述方式再生,重新使用,未发现对油气的拦截吸附效果下降。实施例2,在一常压汽油贮存装置上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无损呼吸装置后,呼出气体中测不到汽油组分。呼出气体流量达到每分钟近二十三个吸附床体积时,在呼出气体亦未检测到汽油组分。当使用较长时间后,(20天左右),呼出气体中有汽油组分出现时,取下吸附床段,按上述方式再生,然后重新使用,亦未发现对汽油气的拦截吸附效果下降。实施例3,在-90#汽油的贮存装置上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与实施例2相似。实施例4,在-93#汽油的贮存装置上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与实施例2,实施例3相似。上述实施例中,实施例1中的吸附床再生周期最长。本技术适用于炼油厂石油化工厂及码头罐区等贮运部门各种油罐,包括普通的油罐以及内浮顶的油罐,对新建罐区及老厂罐区的改造均可使用本技术的节油无污染技术。对于一个年处理1000万吨原油的炼油厂,采用本技术,每年可挽回至少4-5万吨油品的经济损失,创造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如在全国应用,每年则可挽回数百万吨的油品损失,创造上百亿元的经济效益,消除数百万吨的油品排放污染物,改善了劳动环境。权利要求1.一种炼油、油品贮运、石油化工行业的油品贮罐的呼吸装置,控制油品蒸发损失,特别是控制经油罐通气口蒸发损失的装置,该装置有一个筒状壳体构成的气体通道,通道上有一个由真空活瓣、压力活瓣、密封罐构成的可开闭的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在呼吸阀之上/后方有一个由网状承托结构和网状固定结构所固定的选择吸附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壳体[6]为适应内部结构的特点,相应地分为上、中、下三段。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壳体[6]上下口是收缩的,上口与通气栅栏[9]、防雨帽[10]相连接;下口与油罐通气口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无蒸发损失的油罐呼吸装置,它由壳体、呼吸阀、选择吸附床、通气栅栏、防雨帽等构成,油罐压力在允许范围时,呼吸阀关闭;高于或低于允许范围时,呼吸阀开启,油罐呼气或吸气,呼出气中的油气被选择吸附床拦截吸附,只有空气呼出罐外;吸进的空气经过选择吸附床时,又与被反吹下的油气一并进入罐中,选择吸附床失效后,取下,通入热空气再生后再用,再生废气中的油气经冷凝后放入收集罐,未凝气体供产生热空气用,本技术可以降低油品贮罐(比现有技术内浮顶、呼吸阀等措施)贮量1.3~4.5%的损失和环境污染。文档编号B65D90/00GK2196098SQ9424025公开日1995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12日专利技术者董衍安 申请人:董衍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衍安
申请(专利权)人:董衍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