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开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0171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开棉机,包括机身,机身顶部设置有储棉箱,所述储棉箱靠近入棉口处设置有凝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棉箱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对给棉辊、第二对给棉辊和第三对给棉辊,所述第一对给棉辊、第二对给棉辊和第三对给棉辊的半径递减且每对给棉辊之间的间距递减,所述第三对给棉辊的底部与打手室相连,所述打手室内设置有打手和尘格,所述打手室底部设置有输杂帘。优选,所述储棉箱内设置有光电管,所述光电管距离第一对给棉辊顶部一定距离。对现有的开棉机进行改进,设置三对给棉辊,避免给棉辊之间的间隔较大且棉层的流通半径跨度大,进而提高开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开棉机
技术介绍
开棉机的主要功能是开松和除杂,即将大块(束)纤维松解为小块(束)、除去(大)杂。传统的开棉机,先经过木罗拉进行初步压缩棉层,然后通过金属给棉罗拉进行紧密握持棉层,最后,棉层垂直喂入打手室进行打击、开松、除杂。此种结构,木罗拉与金属给棉罗拉之间的间隔较大且棉层的流通半径跨度大,影响开棉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开棉机,对现有的开棉机进行改进,设置三对给棉辊,避免给棉辊之间的间隔较大且棉层的流通半径跨度大,进而提高开棉的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新型开棉机,包括机身,机身顶部设置有储棉箱,所述储棉箱靠近入棉口处设置有凝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棉箱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对给棉辊、第二对给棉辊和第三对给棉辊,所述第一对给棉辊、第二对给棉辊和第三对给棉辊的半径递减且每对给棉辊之间的间距递减,所述第三对给棉辊的底部与打手室相连,所述打手室内设置有打手和尘格,所述打手室底部设置有输杂帘。优选,所述储棉箱内设置有光电管,所述光电管距离第一对给棉辊顶部一定距离。优选,所述储棉箱内自凝棉器至第一对给棉辊之间设置有调节板。原棉经凝棉器喂入储棉箱,棉层依次经过第一对给棉辊、第二对给棉辊和第三对给棉辊垂直喂入打手室,通过打手进行猛烈打击、分割、撕扯、开松、除杂,受下一个凝棉器的吸引,由出棉管输出,其中,杂质经输杂帘输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现有的开棉机进行改进,设置三对给棉辊,避免给棉辊之间的间隔较大且棉层的流通半径跨度大,进而提高开棉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开棉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的标记含义如下:1:机身;2:凝棉器;3:储棉箱;4:第一对给棉辊;5:第二对给棉辊;6:第三对给棉棍;7:光电管;8:调节板;9:打手室;10:出棉管;11:打手;12:尘格;13:输杂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种新型开棉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身1,机身I顶部设置有储棉箱3,所述储棉箱3靠近入棉口处设置有凝棉器2,所述储棉箱3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对给棉辊4、第二对给棉棍5和第三对给棉棍6,所述第一对给棉棍4、第二对给棉棍5和第三对给棉棍6的半径递减(每对给棉辊的半径相等)且每对给棉辊之间的间距递减,每对给棉辊之间的间距即是棉层的流通直径。其中,第三对给棉辊6的底部与打手室9相连,所述打手室9内设置有打手11和尘格12,优选,所述打手11是豪猪式打手11 (图中未示出),一般而言,豪猪式打手11包括打手轴和设置在打手轴上的刀片盘,所述刀片盘上均匀设置有刀片,刀片的厚度是5.5-6.5mm之间,最好是6mm,效果更好。打手室9底部设置有输杂帘13,打手室9除掉的杂质经输杂帘13排出机身I。图1中,储棉箱3内设置有光电管7,所述光电管7距离第一对给棉辊4顶部一定距离。储棉箱3内自凝棉器2至第一对给棉辊4之间设置有调节板8。原棉经凝棉器2喂入储棉箱3,调节板8可以调节储棉箱3输出棉层的厚度,光电管7可根据储棉箱3内原棉的充满程度控制原棉的喂入,使储棉箱3内的原棉保持一定的高度。棉层依次经过第一对给棉辊4、第二对给棉辊5和第三对给棉辊6垂直喂入打手室9,通过打手11进行猛烈打击、分割、撕扯、开松、除杂,受下一个凝棉器的吸引,由出棉管10输出,其中,杂质经输杂帘13输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现有的开棉机进行改进,设置三对给棉辊,避免给棉辊之间的间隔较大且棉层的流通半径跨度大,进而提高开棉的效果。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开棉机,包括机身(I ),机身(I)顶部设置有储棉箱(3),所述储棉箱(3)靠近入棉口处设置有凝棉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棉箱(3)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对给棉辊(4)、第二对给棉辊(5)和第三对给棉辊(6),所述第一对给棉辊(4)、第二对给棉辊(5)和第三对给棉辊(6)的半径递减且每对给棉辊之间的间距递减,所述第三对给棉辊(6)的底部与打手室(9)相连,所述打手室(9)内设置有打手(11)和尘格(12),所述打手室(9)底部设置有输杂帘(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棉箱(3)内设置有光电管(7),所述光电管(7)距离第一对给棉辊(4)顶部一定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开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棉箱(3)内自凝棉器(2)至第一对给棉辊(4)之间设置有调节板(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手(11)是豪猪式打手(Il)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开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豪猪式打手(11)包括打手轴和设置在打手轴上的刀片盘,所述刀片盘上均匀设置有刀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开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的厚度是5.5-6.5mm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开棉机,包括机身,机身顶部设置有储棉箱,所述储棉箱靠近入棉口处设置有凝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棉箱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对给棉辊、第二对给棉辊和第三对给棉辊,所述第一对给棉辊、第二对给棉辊和第三对给棉辊的半径递减且每对给棉辊之间的间距递减,所述第三对给棉辊的底部与打手室相连,所述打手室内设置有打手和尘格,所述打手室底部设置有输杂帘。优选,所述储棉箱内设置有光电管,所述光电管距离第一对给棉辊顶部一定距离。对现有的开棉机进行改进,设置三对给棉辊,避免给棉辊之间的间隔较大且棉层的流通半径跨度大,进而提高开棉的效果。【IPC分类】D01G9/06, D01G9/16【公开号】CN204849152【申请号】CN201520619093【专利技术人】张福明 【申请人】吴江福爱梁纺织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申请日】2015年8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开棉机,包括机身(1),机身(1)顶部设置有储棉箱(3),所述储棉箱(3)靠近入棉口处设置有凝棉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棉箱(3)底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对给棉辊(4)、第二对给棉辊(5)和第三对给棉辊(6),所述第一对给棉辊(4)、第二对给棉辊(5)和第三对给棉辊(6)的半径递减且每对给棉辊之间的间距递减,所述第三对给棉辊(6)的底部与打手室(9)相连,所述打手室(9)内设置有打手(11)和尘格(12),所述打手室(9)底部设置有输杂帘(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明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福爱梁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