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临床自动化配药设备的安瓿瓶开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9601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临床自动化配药设备的安瓿瓶开瓶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外的三个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固定座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向下延伸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可转动地支撑有三根转轴,三根转轴相互平行,位于三根转轴中间的第三转轴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的输入齿轮分别位于第三转轴的传动齿轮两侧,与传动齿轮啮合,箱体底部上滑动配合的两齿条上端分别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的输出齿轮啮合,两齿条的相对面上固定有相对应的切割装置,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供安瓿瓶瓶颈伸入的开口,该开口位于两齿条中间。采用本装置开瓶快速、便捷、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临床配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临床自动化配药设备的安瓿瓶开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院静脉输液配药模式均是在医师下完纸质医嘱,护士根据纸质医嘱负责配制并完成对患者的输液操作。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护士配药通常都是在开放的、空气净化装置不完善的治疗室或配药室手动进行。手动配药时,安瓿瓶的开启是由护士手动进行的,由于配药操作环境菌尘含量普遍偏高,以及护士的不规范操作,容易造成药液污染,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且由于完全依靠护士人力操作,使之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特别是在大医院,病人多的情况下,劳动强度更大,占用大量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临床自动化配药设备的安瓿瓶开瓶装置,将本安瓿瓶开瓶装置用于临床自动化配药设备中对安瓿瓶进行自动开瓶,快速、便捷、无污染,降低了配药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安全性、可靠性都得了极大的提高。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临床自动化配药设备的安瓿瓶开瓶装置,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外的三个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箱体侧壁上,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一电机固定座上,且位于箱体上方,第三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固定座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垂直,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向下延伸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可转动地支撑有三根转轴,三根转轴相互平行,位于三根转轴中间的第三转轴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传动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均设有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的输入齿轮分别位于第三转轴的传动齿轮两侧,且与第三转轴的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箱体底部上滑动配合有两齿条,两齿条上端分别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的输出齿轮啮合,两齿条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齿条的相对面上固定有相对应的切割装置,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供安瓿瓶瓶颈伸入的开口,该开口位于两齿条中间。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用于与两齿条分别滑动配合的滑轨。所述切割装置为金刚石刀片。所述箱体内设有一支撑座,三根转轴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支撑在箱体上,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第三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撑在箱体内的支撑座上。本技术具有的优点是:由于本技术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外的三个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箱体侧壁上,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一电机固定座上,且位于箱体上方,第三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固定座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垂直,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向下延伸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可转动地支撑有三根转轴,三根转轴相互平行,位于三根转轴中间的第三转轴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传动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均设有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的输入齿轮分别位于第三转轴的传动齿轮两侧,且与第三转轴的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箱体底部上滑动配合有两齿条,两齿条上端分别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的输出齿轮啮合,两齿条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齿条的相对面上固定有相对应的切割装置,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供安瓿瓶瓶颈伸入的开口,该开口位于两齿条中间。本安瓿瓶开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电机旋转,通过第三转轴上的传动齿轮带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的输入齿轮旋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的输入齿轮旋转分别带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的输出齿轮旋转,使两齿条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两个切割装置的夹紧和松开安瓿瓶瓶颈的动作。控制第二驱动电机旋转,带动箱体(安瓿瓶开瓶装置安置在箱体内部)旋转,促使与箱体连接的安瓿瓶开瓶装置旋转,实现切割的动作;控制第三驱动电机旋转,带动整个装置旋转,安瓿瓶通过安瓿瓶开瓶装置的三个驱动电机中的第二驱动电机的动作达到切割的效果,再通过安瓿瓶开瓶装置的三个驱动电机中的第三驱动电机的动作达到折断的作用,以实现开瓶的目的。将本安瓿瓶开瓶装置用于临床自动化配药设备中对安瓿瓶进行自动开瓶,快速、便捷、无污染,降低了配药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安全性、可靠性都得了极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箱体内部立体图;图4为图3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侧视图。附图中,I为第一驱动电机,2为第二驱动电机,3为第三驱动电机,4为箱体,41为开口,5为电机固定座,6为第一转轴,7为第二转轴,8为第三转轴,9为传动齿轮,10为输入齿轮,11为输出齿轮,12为齿条,13切割装置,14为安瓿瓶,15为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6,一种用于临床自动化配药设备的安瓿瓶开瓶装置,包括箱体4以及位于箱体4外的三个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I固定在箱体4侧壁上,第二驱动电机2固定在一电机固定座5上,且位于箱体4上方,第三驱动电机3的转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2的电机固定座5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3的转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2的转动轴垂直,第二驱动电机2的转动轴向下延伸与箱体4固定连接,所述箱体4内可转动地支撑有三根转轴,三根转轴相互平行。所述箱体4内设有一支撑座15,三根转轴的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支撑在箱体4上,所述第三转轴8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I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第三转轴8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撑在箱体4内的支撑座15上。位于三根转轴中间的第三转轴8与第一驱动电机I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8上设有传动齿轮9,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上均设有输入齿轮10和输出齿轮11,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上的输入齿轮10分别位于第三转轴8的传动齿轮9两侧,且与第三转轴8的传动齿轮9啮合,所述箱体4底部上滑动配合有两齿条12。所述箱体4底部设有用于与两齿条12分别滑动配合的滑轨。两齿条12上端分别与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上的输出齿轮11啮合,两齿条12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齿条12的相对面上固定有相对应的切割装置13。所述切割装置13为金刚石刀片。所述箱体4底部设有供安瓿瓶瓶颈伸入的开口 41,该开口 41位于两齿条12中间。本技术的输入齿轮10、输出齿轮11可以采用两个单独的齿轮,也可以采用一个双联齿轮。本技术的安瓿瓶开瓶原理过程如下:将第三驱动电机3安装在临床自动化配药设备内,临床自动化配药设备中的安瓿瓶输送装置将安瓿瓶14从下向上插入箱体4中,临床自动化配药设备中的电气控制箱控制第一驱动电机I旋转,通过第三转轴8上的传动齿轮9带动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上的输入齿轮10旋转,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上的输入齿轮10旋转分别带动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上的输出齿轮11旋转,使两齿条12相互靠近或远离,实现两个金刚石刀片的夹紧和松开安瓿瓶瓶颈的动作。电气控制箱控制第二驱动电机2旋转,带动箱体4 (安瓿瓶开瓶装置安置在箱体4内部)旋转,促使与箱体4连接的安瓿瓶开瓶装置旋转,实现金刚石刀片对安瓿瓶瓶颈的切割动作;电气控制箱控制第三驱动电机3旋转,带动整个装置旋转,安瓿瓶通过安瓿瓶开瓶装置的三个驱动电机中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临床自动化配药设备的安瓿瓶开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外的三个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箱体侧壁上,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一电机固定座上,且位于箱体上方,第三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电机固定座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垂直,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向下延伸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可转动地支撑有三根转轴,三根转轴相互平行,位于三根转轴中间的第三转轴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传动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均设有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的输入齿轮分别位于第三转轴的传动齿轮两侧,且与第三转轴的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箱体底部上滑动配合有两齿条,两齿条上端分别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的输出齿轮啮合,两齿条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齿条的相对面上固定有相对应的切割装置,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供安瓿瓶瓶颈伸入的开口,该开口位于两齿条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自成黄其林崔强罗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科工贸有限公司黄其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