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制冷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8256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制冷方法及装置,包括由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终端换热器、冷却塔、冷冻循环管道与管件、冷却循环管道与管件组成的制冷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限制冷水机组的冷冻出水温度,使之与实际工艺要求高度吻合,从而提高冷水机组的制冷能效20%至10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离心式压缩机的额定工况时的制冷量限制为设计制冷量的50-80%,同时,将其设计高效区为额定制冷量的80%-120%,可以将离心式压缩机的高效区尽量偏离运行时间较少的额定工况点,而是将环境温度较低时段(相对运行时间更多)纳入离心式压缩机的高效区设计范围,进一步提高离心式压缩机在过渡季节的运行能效,通常可实现节能2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制冷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空调领域中,冷水机组标准工况下,冷冻出水温度7V (对应饱和蒸发温度通常为5 °C),所对应的风机盘管出风温度15°C。实际使用中,因工艺要求的不同,往往风机盘管出风温度远远超过15°C (如纺织等领域等),或冷冻出水温度远远超过7°C (如辐射制冷空调系统等),此时,冷水机组会产生制冷能效损失。例如,当冷冻出水温度超过其额定温度5°C,其制冷能效约损失20%,当冷冻出水温度超过其额定温度8°C,则其制冷能效损失达到40%。在冷冻领域,冷水机组额定冷冻出水温度通常按照被冷冻介质(如,盐水)最终工艺要求温度选择。但是,当介质被冷冻前、后温差很大时(如,介质被冷冻前25°C,冷冻后-15°C ),如果仅按照最终工艺要求温度选择制冷机组额定冷冻出水温度,此时,冷水机组能效不能达到最优化。在空调与冷冻领域中,冷水机组额定冷却进水温度通常按照30°C设计(对应饱和冷凝温度通常为37°C ),在过渡季节(冷却进水温度远低于30°C )仍然需要使用冷水机组的情况下,此时冷水机组能效并不能因冷却进水温度的降低而合理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制冷方法,包括由冷水机组,冷冻泵、终端换热器、冷冻循环管道与管件,冷却泵、冷却塔、冷却循环管道与管件组成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当气体被处理后的实际温度-冷水机组额定冷冻出水温度≥13℃且≤16℃时,则所述冷水机组设计冷冻出水温度调整为,气体被处理后的实际温度-冷水机组设计冷冻出水温度≥0℃且≤8℃;或当液体被处理后的实际温度-冷水机组额定冷冻出水温度≥5℃且≤8℃时,则所述冷水机组的设计冷冻出水温度调整为,液体被处理后的实际温度-冷水机组设计冷冻出水温度≥0℃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保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德兴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