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对搓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7410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层对搓洗衣机,包括机壳、同心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外层搓桶和内层搓桶、设于所述机壳底部并与所述外层搓桶和所述内层搓桶连接的动力装置,所述外层搓桶和所述内层搓桶之间设有对搓环形腔,所述对搓环形腔的外层壁和内层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波形槽。外层搓桶与内层搓桶之间形成对搓环形腔,对搓环形腔的体积相比传统洗涤桶较小,衣物与桶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洗涤时,外层搓桶与内层搓桶之间形成线速度差,对搓衣物时,对搓环形腔的两个壁均产生搓洗作用,去污能力强,节约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洗衣机,特别是一种夹层对搓洗衣机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洗衣机主要有两种洗涤方式:波轮式洗衣机和滚筒式洗衣机。其中,波轮式洗衣机是通过电机带动波轮旋转,形成洗涤水流来洗净衣物;滚筒式洗衣机是通过电机带动滚筒旋转,使衣物在滚筒中不断提升、落下的摔打方式来洗净,二者都是通过内桶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对衣物进行脱水。这两种洗涤方式共同的特点是:洗衣机体积庞大,制造成本高,费水费电,制造成本高,脱水噪音大。针对上述问题,科学工作者对现有的洗衣机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滚桶洗衣机配套用的揉搓棒及专为使用该揉搓棒而对滚桶改变的仿生滚桶洗衣机,仿照人类用手揉搓衣物将衣物洗净的原理,在滚桶洗衣机的滚桶内增加一个揉搓棒,揉搓棒表面具有弹性的突起,以增加滚桶对衣物的揉搓强度,揉搓棒可以在现有的滚桶洗衣机内使用,能较大程度的提高现有滚桶洗衣机的去污力,为了充分发挥揉搓棒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滚桶洗衣机的去污能力,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揉搓棒的仿生滚桶洗衣机,该洗衣机滚桶内壁上有搓衣板,搓衣板可由滚桶内壁凸起制成,也可用其它表面有凸起的搓衣板固定在滚桶内壁上。此新型洗衣机除了具有现在滚桶洗衣机对衣物损伤轻、衣物不易缠绕的优点外,还具有去污力强、洗涤时间短、脱水无噪音、省水省电等优点。该新型的洗衣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洗衣机存在的问题,但是对于仿生结构的设计,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不能解决搓洗时衣服在水中悬浮,着力点较少,并且在受力摩擦时,保持的时间很短暂。从本质上说,提高去污能力,节约水电时间的方式还是在围绕提高摩擦面面积、摩擦时间上进行结构优化,洗衣机的能效优化还需要从本质上进一步挖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好的洗衣机,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层对搓洗衣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层对搓洗衣机,包括机壳、同心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外层搓桶和内层搓桶、设于所述机壳底部并与所述外层搓桶和所述内层搓桶连接的动力装置,所述外层搓桶和所述内层搓桶之间设有对搓环形腔,所述对搓环形腔的外层壁和内层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波形槽。上述技术特征中,所述内层搓桶的内壁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波形槽。上述技术特征中,所述内层搓桶的第一动力轴和所述外层搓桶的第二动力轴同轴设置且分别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上述技术特征中,所述第一动力轴和所述第二动力轴之间设置有电控抱箍同步装置。上述技术特征中,所述电控抱箍同步装置包括拖动电机和抱箍,所述拖动电机和所述抱箍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轴,所述拖动电机拖拽所述抱箍套紧所述第二动力轴。上述技术特征中,所述第一动力轴和所述第二动力轴通过行星齿轮联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一个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行星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述技术特征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动力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动力轴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外层搓桶与内层搓桶之间形成对搓环形腔,对搓环形腔的体积相比传统洗涤桶较小,衣物与桶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洗涤时,外层搓桶与内层搓桶之间形成线速度差,对搓衣物时,对搓环形腔的两个壁均产生搓洗作用,去污能力强,节约时间;内层搓桶的内壁均匀分布有波浪形槽,内层搓桶内也可以放置待洗涤衣物,这样虽然对搓环形腔体积较小,但是内层搓桶的体积有效利用后整体的洗涤空间并没有减小,并且内层搓桶与对搓环形腔内可以放置不同类别的衣物,有利于分类洗涤;第一动力轴与第二动力轴之间设置有电控抱箍同步装置,电控抱箍同步装置的离合状态决定外层搓桶和内层搓桶角速度是否相同,这样可以丰富对搓环形腔的运动种类,并且在进入脱水模式时,保持外层搓桶和内层搓桶的同步运转,使洗衣机运转更加稳定,防止衣物摩擦破损;行星齿轮结构实现了内层搓桶和外层搓桶的同轴反转运行状态,结构稳固,控制方式简单,这种运动状态使衣物始终保持对搓,仿真模拟人工搓洗,去污能力强;动力装置采用两个独立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驱动内层搓桶和外层搓桶时,通过控制两个驱动电机的转速、方向,输出各种洗涤方式,适应不同衣物的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控抱箍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1-机壳;2_外层搓桶;3_内层搓桶;4-第一动力轴;5-第二动力轴;6_对搓环形腔;7_第一波形槽;8-电控抱箍同步装置;9_行星齿轮;10_第一驱动电机;11-拖动电机;12_抱箍;13-第二波形槽;14-第二驱动电机;15_第三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夹层对搓洗衣机包括机壳1、同心设置于所述机壳I内的外层搓桶2和内层搓桶3、设于所述机壳I底部的动力装置,所述内层搓桶3的第一动力轴4和所述外层搓桶2的第二动力轴5同轴设置且分别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外层搓桶2和所述内层搓桶3之间设有对搓环形腔6,所述对搓环形腔6的外层壁和内层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波形槽7 ;所述内层搓桶3的内壁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波形槽13。洗涤时,所述对搓环形腔6内以及所述内层搓桶3内均可放置待洗涤衣物,虽然所述对搓环形腔6体积较小,但是所述内层搓桶3的体积有效利用后整体的洗涤空间并没有减小,并且所述内层搓桶3内与所述对搓环形腔6内可以放置不同类别的衣物,有利于分类洗涤。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动力轴4和所述第二动力轴5之间设置有电控抱箍同步装置8,所述第一动力轴4和所述第二动力轴5通过行星齿轮9联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一个第一驱动电机10,所述行星齿轮9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所述电控抱箍同步装置8的离合状态决定所述外层搓桶2和所述内层搓桶3的角速度是否相同,这样可以丰富所述对搓环形腔6的运动种类,并且在进入脱水模式时,保持外层搓桶2和内层搓桶3的同步运转,使洗衣机运转更加稳定,防止衣物摩擦破损;所述行星齿轮9结构实现了所述内层搓桶3和所述外层搓桶2的同轴反转运行状态,结构稳固,控制方式简单,这种运动状态使衣物始终保持对搓,仿真模拟人工搓洗,去污能力强。如图2所示,所述电控抱箍同步装置8由拖动电机11和抱箍12组成,所述拖动电机11和所述抱箍12与所述第一动力轴4连接,而所述拖动电机11拖拽所述抱箍12套紧所述第二动力轴5,从结构上看,所述电控抱箍同步装置8为制动装置,制动时使所述第一动力轴4和所述第二动力轴5相对静止。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4和第三驱动电机15,所述第一动力轴4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4,所述第二动力轴5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5,所示第二驱动电机14和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5分别驱动所述内层搓桶3和所述外层搓桶2,使输出的洗涤方式不同,适应不同衣物的清洗。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层对搓洗衣机,包括机壳(1)、同心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的外层搓桶(2)和内层搓桶(3)、设于所述机壳(1)底部并与所述外层搓桶(2)和所述内层搓桶(3)连接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搓桶(2)和所述内层搓桶(3)之间设有对搓环形腔(6),所述对搓环形腔(6)的外层壁和内层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波形槽(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芸张波邓勇陈剑熊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