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回收监控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7405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回收监控模块,它包括控制处理单元、水泵控制电路、状态报警灯、RS485通信单元、数模转换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为其他单元部件供电;数模转换单元的数字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处理单元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处理单元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状态报警灯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与RS485通信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水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雨水回收监控模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对现有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行改造即可,即在现有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中增加多个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模转换单元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至控制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回收监控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雨水回收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方法和雨水处理工艺上。通用的雨水处理工艺为物理过滤法和生态处理法。生态处理法因其占地面积大,处理时间长,极少应用于建筑领域。对特殊的山地地形构造,在管网布置、蓄水池分布、用水端等方面,对雨水回用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对于处理系统本身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雨水处理系统的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几乎是一个空白。现有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参见图1,包括设备间10、蓄水池20、清水池30和配电箱,设备间10内主要设有多个搅拌栗11,多个计量栗12和设备间排污栗13 ;蓄水池20内主要设有多个排污栗21和多个净化栗22 ;清水池30内主要设有多个灌溉栗31 ;蓄水池20通过雨水收集总管网收集雨水,雨水在蓄水池20内净化,净化过程中设备间10向蓄水池20内投放絮凝剂;经过净化的水进入清水池30,设备间10向清水池30内投入消毒剂,经过消毒后的雨水采用灌溉栗31抽出,通过输水管41输出灌溉,输水管41上设有流量计42和压力表43,清水池30与压力表43之间的输水管41上连通有自来水管44,当雨水量不足,不能满足灌溉需求时,通过自来水补充。上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几乎处于半人工控制状态,对后期的运行维护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往往出现设备难以长期有效运行的状况,极大的影响了雨水利用工程的实际效果。因此急需对现有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用于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监控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回收监控模块,该雨水回收监控模块用于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水回收监控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处理单元、水栗控制电路、状态报警灯、RS485通信单元、数模转换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稳压电路,各个稳压电路将电压变换后分别为控制处理单元、水栗控制电路、状态报警灯、RS485通信单元和数模转换单元供电;数模转换单元的数字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处理单元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处理单元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状态报警灯连接,控制处理单元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RS485通信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处理单元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水栗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作为优化,所述控制处理单元采用意法半导体的STM32芯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雨水回收监控模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只需要对现有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行简单改造即可,即在现有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中增加多个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然后采集的数据通过雨水回收监控模块中的数模转换单元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至控制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控制处理单元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不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于提供该雨水回收监控模块的框架构建,RS485通信单元可以依托通信网路对控制处理单元传输的数据上传。【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流程图。图2为改进后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中部分组件设置位置示图。图3为改进后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流程图。图4为雨水回收监控模块的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4,一种雨水回收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处理单元71、水栗控制电路72、状态报警灯73、RS485通信单元74、数模转换单元75和电源管理单元76。所述电源管理单元76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稳压电路,各个稳压电路将电压变换后分别为控制处理单元71、水栗控制电路72、状态报警灯73、RS485通信单元74和数模转换单元75供电;(控制处理单元71、水栗控制电路72、状态报警灯73、RS485通信单元74、数模转换单元75和传感器所需要的电压不同,因此需要稳压电路对电压进行变换,然后再分别供电,稳压电路属于现有技术,并非技术的专利技术点)。数模转换单元75的数字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处理单元7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数模转换单元75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该第二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是正是经过数模转换单元75转换得到的数字信号);控制处理单元71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一信号输出端输出的是报警控制)与状态报警灯73连接,控制处理单元7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RS485通信单元7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处理单元71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水栗控制电路72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处理单元71根据终端服务器50下发的命令,向水栗控制电路72发出控制命令,水栗控制电路72根据接收到的命令控制对应水栗的开关。水栗控制电路72为现有技术,并非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所述控制处理单元71采用意法半导体的STM32芯片。该芯片工业级稳定性高、性能好。该雨水回收监控模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要对现有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行简单改造即可详见下文举例说明部分,即在现有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中增加多个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然后采集的数据通过雨水回收监控模块中的数模转换单元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至控制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控制处理单元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不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于提供该雨水回收监控模块的框架构建,RS485通信单元可以依托通信网路对控制处理单元传输的数据上传。下面给出使用本技术雨水回收监控模块的例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于提供雨水回收监控模块,至于雨水回收监控模块的使用以及使用方法则不是本技术的保护点。参见图2和3,雨水回收利用控制系统,包括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和控制系统。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设备间10、蓄水池20和清水池30 ;所述设备间10内设有多个搅拌栗11,多个计量栗12、设备间排污栗13、絮凝剂药箱18和消毒剂药箱14 (絮凝剂药箱18内具有液体的絮凝剂,消毒剂药箱14内具有液体的消毒剂);蓄水池20内设有多个排污栗21和多个净化栗22 ;清水池30内设有多个灌溉栗31 ;蓄水池20与清水池30通过管道连通,实现蓄水池内的水进入到清水池中,清水池30上连接有输水管41,输水管41从靠近清水池30至远离清水池30的方向依次设有流量计42和压力表43 ;清水池30与流量计42之间的输水管上连通有自来水管44,自来水管44上设有自来水阀(具体实施时,该自来水阀为电动阀,方便控制)蓄水池20上具有与其连通的雨水管道,该雨水管道上设有雨水阀(具体实施时,该雨水阀为电动阀,方便控制);当使用清水池内的水进行作业时,比如进行灌溉时,如果出现清水池内的水不足,即可打开自来水管道上的自来水阀,通过自来水进行灌溉。该控制系统包括终端服务器50、无线数据传输设备60、雨水回收监控模块70和数据采集模块80;每个水栗的供电回路中都装有电流互感器,每个电流互感器分别与控制处理单元7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通过电流互感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回收监控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处理单元(71)、水泵控制电路(72)、状态报警灯(73)、RS485通信单元(74)、数模转换单元(75)和电源管理单元(76);所述电源管理单元(76)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稳压电路,各个稳压电路将电压变换后分别为控制处理单元(71)、水泵控制电路(72)、状态报警灯(73)、RS485通信单元(74)和数模转换单元(75)供电;数模转换单元(75)的数字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处理单元(7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处理单元(71)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状态报警灯(73)连接,控制处理单元(7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RS485通信单元(7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处理单元(71)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水泵控制电路(72)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磊林学山梅春雷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