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6900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其包括用于输入富氧空气的输入口、用于输出富氧空气的输出口、用于将富氧空气从输入口传输至输出口的多个气体通道以及用于控制相应的气体通道是否开启的控制阀;其中输入口分别与多个气体通道的一端连接,输出口分别与多个气体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量控制结构通过最大流量不同的气体通道进行富氧空气的气体流量控制,可有效的对富氧空气的流量进行控制,且流量控制结构的整体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氧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制造氧气类的设备(如具有氧气分离装置的制氧机等)已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特别是采用物理变压吸附法,以分子筛为吸附载体,在常温下直接将空气压缩后轮换分配到分子筛内,通过加压和减压过程使氮氧分离。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制氧机的装配工艺较为复杂以及内部的气管连接接口过多,一般是通过流量阀进行富氧空气的输出流量控制,但是流量阀在用户频繁操作后容易损坏或堵塞,从而造成无法对流量进行控制,甚至无法使用的情况。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对富氧空气的流量进行有效控制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的不能对富氧空气的流量进行有效控制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其包括:输入口,用于输入富氧空气;输出口,用于输出所述富氧空气;多个气体通道,用于将所述富氧空气从所述输入口传输至所述输出口 ;以及控制阀,用于控制相应的所述气体通道是否开启;其中所述输入口分别与多个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口分别与多个所述气体通道的另一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中,多个所述气体通道的最大流量相互不同。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中,所述流量控制结构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道是否开启的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通道是否开启的第二控制阀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通道是否开启的第三控制阀;其中所述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中,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的最大流量相互不同。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中,所述控制阀为单向阀。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中,所述氮氧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盖,其上设置有用于通入压缩空气的进气孔以及用于排出分离的氮气的排气孔;至少两个分子筛组件,用于进行氮氧分离操作;分子筛主体,设置在所述分子筛组件的外围;第二密封盖,用于控制所述分子筛组件的出气;其中所述第一密封盖、所述分子筛主体以及所述第二密封盖构成第一密闭空间;以及出气件,用于将分离出的高浓度氧气输出,所述出气件与所述第二密封盖构成第二密闭空间。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中,所述氮氧分离装置还包括:控制芯片,用于产生控制信号;以及控制电磁阀,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两个所述分子筛组件间隔的进行氮氧分离操作以及排气操作。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中,所述氮氧分离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孔之前的油水分离器。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中,所述进气孔的入口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的输出管以及所述进气孔的旋转卡扣结构。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中,所述第二密封盖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以及所述第二密闭空间的传输管。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流量控制结构通过最大流量不同的气体通道进行富氧空气的气体流量控制,可有效的对富氧空气的流量进行控制,且流量控制结构的整体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的不能对富氧空气的流量进行有效控制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流量控制模块的爆炸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7A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结构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密封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之 ,图7C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密封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之-* *图7D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密封盖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氮氧分离装置;101、油水分离器;12、控制芯片;103、控制电磁阀;104、第一密封盖;1041、进气孔;1042、出气孔;1043、旋转卡扣结构;1051、第一分子筛组件;1052、第二分子筛组件;106、分子筛主体;107、第二密封盖;108、出气件109、传输管;110、流量控制模块;1101、输入口 ;1102、输出口;1103、第一通道;1104、第二通道;1105、第三通道;1106、第一控制阀;1107、第二控制阀;1108、第三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介绍。请参照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该氮氧分离装置10包括第一密封盖104、至少两个分子筛组件、分子筛主体106、第二密封盖107、出气件108、控制芯片102、控制电磁阀103、流量控制模块110以及油水分离器101。第一密封盖104上设置有用于通入压缩空气的进气孔1041以及用于排出分离的氮气的排气孔1042 ;分子筛组件,如第一分子筛组件1051用于进行氮氧分离操作;分子筛主体106设置在分子筛组件的外围;第二密封盖107用于控制分子筛组件的出气,其中第一密封盖104、分子筛主体106以及第二密封盖107构成第一密闭空间;出气件108用于将分离出的高浓度氧气输出,出气件108和第二密封盖107构成第二密闭空间;控制芯片102用于产生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103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两个分子筛组件间隔的进行氮氧分离操作以及排气操作;流量控制模块110用于对出气件108输出的高浓度氧气进行流量控制;油水分离器101用于将压缩空气中的油分和水分去除。优选的,进气孔1041的入口设置有用于连接油水分离器101的输出管以及进气孔104的旋转卡扣结构1043。第二密封盖107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密闭空间和第二密闭空间的传输管109。请参照图3至图7A,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7A为本专利技术的氮氧分离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结构图。本优选实施例的氮氧分离装置10使用时,首先压缩空气通过油水分离器101去除油分和水分;随后去除油分和水分后的压缩空气在控制电池阀103的作用下从第一密封盖104的进气孔1041进入到分子筛主体106的第一分子筛组件1051,第一分子筛组件1051将压缩空气中的氮气分离,为了提高氮氧分离效率,控制芯片102可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氧分离装置的流量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口,用于输入富氧空气;输出口,用于输出所述富氧空气;多个气体通道,用于将所述富氧空气从所述输入口传输至所述输出口;以及控制阀,用于控制相应的所述气体通道是否开启;其中所述输入口分别与多个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口分别与多个所述气体通道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波邓志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集迅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