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器上的复原可调机构。
技术介绍
阻尼器是摩托车上的一种重要部件,如图1所示,现有的阻尼器包括工作缸1、活塞杆3,其中工作缸I的下端同轴固定有一个防压盖2 ;所述活塞杆3为实心杆,该活塞杆3的上端同轴固套有活塞4和阀片5,其中活塞4夹紧在两侧的阀片5之间,且活塞4的外圆面与所述工作缸I的内孔之间动密封,并在活塞4两侧的工作缸I内注有减震器油。另外,在活塞杆3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个下接头8。需要说明的是,工作时减震器油会作用在阀片5上,从而阻止活塞杆3向上移动。同时,会有极少量的减震器油从一侧的阀片5,流经活塞4,最终流到另一侧的阀片5。现有阻尼器的缺陷是:由于工作时只会有极少量的减震器油在活塞4两侧的腔室之间流动,这样就导致阻尼器的复原力基本上不可调,用户不能依据路面的颠簸程度自主调整复原力,从而致使舒适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器上的复原可调机构,该机构可以调整复原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阻尼器上的复原可调机构,包括工作缸(I)和活塞杆(3),其中工作缸(I)下端同轴固定有一个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尼器上的复原可调机构,包括工作缸(1)和活塞杆(3),其中工作缸(1)下端同轴固定有一个防压盖(2);所述活塞杆(3)上端同轴固套有活塞(4)和阀片(5),其中活塞(4)夹紧在两侧的阀片(5)之间,该活塞的外圆面与所述工作缸(1)的内孔之间动密封,从而将工作缸(1)的内腔分成上、下两个腔室,这两个腔室内均注有减震器油;所述活塞杆(3)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个下接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为空心杆,该活塞杆的中心孔内穿设有一根阀杆(9),这根阀杆与活塞杆(3)滑动配合;所述阀杆(9)下端与锥形螺钉(10)的锥面接触,该锥形螺钉的轴心线与锥形螺钉(10)的轴心线垂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蒋文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东减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