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召纯专利>正文

润滑脂用包装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14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脂用包装软管,特别适用于500克左右的润滑脂小包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软管体前端有缩颈,后端有封尾,缩颈的前端为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缩颈前端还可形成一锥形尖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较为方便,润滑脂的涂抹容易掌握均匀、到位,同时还减少了润滑脂的污染。(*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脂用包装软管          
本技术属于润滑脂的包装体,特别适用于润滑脂的小包装。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市场销售的润滑脂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包装,一是桶装,二是塑料袋装或塑料薄膜直接包装。对于使用中一次用量较大的用户,使用桶装的情况较多。而对于许多用户,特别是维修行业,一般一次用量较小,因而常采用500克的小包装,即用塑料袋装或塑料薄膜直接包装。这种小包装虽然开口或敞包即可使用,但涂抹很不方便,有的用金属条涂抹、有的用木棒涂抹、也有的干脆用手涂抹,常出现涂抹不到位、涂量不均匀等现象,而且一次使用不完时,又容易使润滑脂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小包装,它能有效地克服现有小包装存在的涂抹不方便、涂抹不到位、涂抹不均匀及易使润滑脂污染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润滑脂用包装软管,在装有润滑脂的软管体后端有封尾、前端有缩颈,缩颈的前端有出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该缩颈的前端还有一锥形尖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缩颈与锥形尖嘴形成一体或为螺纹联接、或为卡式联接、或为锥度联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带出口的软管体对润滑脂进行包装,因而使用较为方便,润滑脂的涂抹容易掌握均匀、到位,同时,也减少了润滑脂的污染。本技术由于还增加了锥形尖嘴,因而使用更为方便,润滑脂的涂抹也更为均匀、到位。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锥形尖嘴部分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中,装有润滑脂的软管体3的前端为缩颈2、后端为封尾4,缩颈2的前端还有出口1。软管体3可由塑料或软金属制成。前端的缩颈可用注塑直接成形,也可将软金属直接挤压成形。当装入润滑脂后在后端形成封尾4,封尾4可由热压或挤压完成。出口1在使用前可为封死的、也可为敞开的。为防止污染,出口1上可设置防尘帽,防尘帽与缩颈2可采用螺纹联接。使用时,首先将封口打开并取下防尘帽,然后挤压软管体3,润滑脂即从出口1被挤出,根据需要将润滑脂涂抹在预定的位置即可。一次使用不完时,可用防尘帽再次将出口1封住,以备下次使用。本技术的包装,根据用户需要,一般采用250克、500克或1000克装。图2所示的锥形尖嘴5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结合构成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锥形尖嘴5与缩颈2既可以压注成一体,也可以采用螺纹、卡式或锥度联接。锥形尖嘴5的内部为一通孔。使用时,挤压软管体3,使润滑脂从软管体3内进入缩颈2、从出口1再进入锥形尖嘴5,然后涂抹到预定的位置。一次用毕,锥形尖嘴5亦可用防尘帽封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脂用包装软管,其特征是:在软管体(3)的前端有缩颈(2)、后端有封尾(4),缩颈(2)的前端为出口(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脂用包装软管,其特征是:在软管体(3)的前端有缩颈(2)、后端有封尾(4),缩颈(2)的前端为出口(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用包装软管,其特征是:缩颈(2)前端还有一锥形尖嘴(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脂用包装软管,其特征是:缩颈(2)与锥形尖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召纯
申请(专利权)人:刘召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