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134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建筑垃圾再生颗粒20~30份、麦饭石5-10份、甲壳素1-5份、益生菌混合制剂10-20份;所述的硝化菌试剂为亚硝化单胞菌、硝化杆菌和放线菌的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良剂,经球磨后的具有特殊粒径的再生垃圾颗粒具有极好的吸附作用,不但有效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并且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较好吸附能力的改良剂吸附主体;益生菌混合制剂可以有效促进池底无的分解,从而优化水质;建筑垃圾再生颗粒、麦饭石、甲壳素、益生菌混合制剂有效复配后的改良剂,可以在养殖过程中正常使用,养殖动物无需改运另一池塘,节省了时间;使用1-3天,池塘中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含量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剂,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生活的场所,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动物的成活和生长。科学进行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是提高养殖品种生长速度达到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目的的关键,而底质的改良无疑又是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一部分残饵和水产动物粪便等有机颗粒物沉入水底以及死亡的生物体遗骸发酵分解后,与池底泥沙等物混合形成底泥。一定厚度的底泥能起到供肥、保肥及调节和缓冲池塘水质突变的作用,但是,底泥过厚除了使水产动物的生存空间变小外,还积累了大量有机物,分解时大量消耗氧气,导致水体下层长期缺氧,氨氮、甲烷、硫化氢等浓度过高、水质恶化、酸性增加、病菌大量繁殖;同时,底泥重金属沉积过多,还会造成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由此可见.池塘底质恶化是引起水产动物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升高、缺氧浮头、暴发疾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为充分发挥底泥积极的生态功能,抑制其消极作用,必须定期改良池塘底质。在生产中,改良底质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一是物理方法,比如清塘、挖除过多的淤泥,然后暴晒或冰冻池底;这种物理方法成本低、适应性强,但作业时需要有水源和较大的荒地或浅滩用于排放泥浆让其沉淀,故实际操作起来比较费时费力。二是化学方法,比较常见的是生石灰清塘,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热能,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善酸性环境,从而达到改善底质和水质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适用于总碱度、总硬度及pH值都偏低的池塘,在有机物贫乏的池塘也不易使用这种方法。三是生物方法,比如动植物轮养,或者使用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可以在光线微弱、有机物和硫化氢等丰富的池底繁衍,并利用这些物质建造自身,而其本身又被其他动物捕食,构成养殖塘中物质循环和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但是光合细菌仅适用于池底污染严重或水质不良叉不能换水的封闭式养殖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剂,该改良剂适用于各种养殖池塘的底质改良,可以快速修复池底的养殖生态环境,为水产养殖生物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建筑垃圾再生颗粒20~30份、麦饭石5-10份、甲壳素1-5份、益生菌混合制剂10-20份。优选的,所述的益生菌混合制剂为亚硝化单胞菌、硝化杆菌、放线菌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的亚硝化单胞菌、硝化杆菌、放线菌的重量比为5-10:5-10:1-2。优选的,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颗粒,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1)废弃的混凝土、砖块和石块等经过除杂、除金属后送至筛选机,筛除细小的颗粒和杂物,保留体积至少为1cm3的碎块;(2)将步骤(1)得到的碎块送至破碎机中,破碎成体积为0.5-1cm3的粗骨粒;(3)将步骤(2)得到的粗骨粒浸入过氧化钙水溶液中,浸泡3-5h后捞出,沥除水分后送至50-60℃的烘干机中烘干1-2h;(4)将步骤(3)烘干后的粗骨粒送至粉磨机中,粉磨成粒径为1-5mm的细骨粒,即为建筑垃圾再生颗粒。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过氧化钙水溶液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40-60%。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过氧化钙溶液与粗骨粒的重量比为5-10: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比例的建筑垃圾再生颗粒、麦饭石、甲壳素、益生菌混合制剂搅拌均匀,加入少量的水使混合物的含水量为60-70%,然后送至造粒机中造粒即为改良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改良剂的使用方法: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改良剂均匀撒与需要改良的池塘中,每亩池塘施用改良剂1-2kg。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改良剂,经球磨后的具有特殊粒径的再生垃圾颗粒具有极好的吸附作用,不但有效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并且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较好吸附能力的改良剂吸附主体;益生菌混合制剂可以有效促进池底无的分解,从而优化水质;建筑垃圾再生颗粒、麦饭石、甲壳素、益生菌混合制剂有效复配后的改良剂,可以在养殖过程中正常使用,养殖动物无需改运另一池塘,大大节省了时间;使用1-3天即可见效,池塘中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含量显著降低,养殖动物活动正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剂运行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剂,包括建筑垃圾再生颗粒25份、麦饭石7份、甲壳素2份、亚硝化单胞菌5份、硝化杆菌5份、放线菌2份;将上述原料搅拌均匀,加入少量的水使混合物的含水量为65%,然后送至造粒机中造粒即为改良剂I号。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颗粒,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1)废弃的混凝土、砖块和石块等经过除杂、除金属后送至筛选机,筛除细小的颗粒和杂物,保留体积至少为1cm3的碎块;(2)将步骤(1)得到的碎块送至破碎机中,破碎成体积为0.5-1cm3的粗骨粒;(3)将步骤(2)得到的粗骨粒浸入过氧化钙水溶液中,浸泡3-5h后捞出,沥除水分后送至50-60℃的烘干机中烘干1-2h;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50%,过氧化钙溶液与粗骨粒的重量比为7:1;(4)将步骤(3)烘干后的粗骨粒送至粉磨机中,粉磨成粒径为1-5mm的细骨粒,即为建筑垃圾再生颗粒。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益生菌混合制剂为亚硝化单胞菌6份、硝化杆菌7份、放线菌1份,得改良剂II号。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益生菌混合制剂为亚硝化单胞菌7份、硝化杆菌8份、枯草芽孢杆菌2份,得改良剂III号。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不含有益生菌混合制剂。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益生菌混合制剂为光合细菌7份、枯草芽孢杆菌7份。验证试验: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获得的改良剂均匀撒与需要改良的池塘中,每个改良剂单独实施一口池塘,每亩池塘施用改良剂1.5kg;试验3天后,池塘的水色不同程度的见好,池边无恶臭味,养殖动物正常活动,检测各口池塘底质的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不同改良剂对底质的改良结果由表1可知,本专利技术添加不同种类的细菌制成的生物制剂,对水体的改良效果不同,虽然光合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改良水质的效果,但是,由亚硝化单胞菌、硝化杆菌、放线菌组成的生物制剂,改良效果更为明显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建筑垃圾再生颗粒20~30份、麦饭石5‑10份、甲壳素1‑5份、益生菌混合制剂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池塘底质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建筑垃圾再生颗粒20~30份、麦饭石5-10份、甲壳素1-5份、益生菌混合制剂10-20份;所述的益生菌混合制剂为亚硝化单胞菌、硝化杆菌、放线菌的混合物;所述的亚硝化单胞菌、硝化杆菌、放线菌的重量比为5-10:5-10: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再生颗粒,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的:(1)废弃的混凝土、砖块和石块等经过除杂、除金属后送至筛选机,筛除细小的颗粒和杂物,保留体积至少为1cm3的碎块;(2)将步骤(1)得到的碎块送至破碎机中,破碎成体积为0.5-1cm3的粗骨粒;(3)将步骤(2)得到的粗骨粒浸入过氧化钙水溶液中,浸泡3-5h后捞出,沥除水分后送至50-60℃的烘干机中烘干1-2h;(4)将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海峰郑丹尤仲杰黄呈炜黄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