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环形舌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95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瓶盖,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弹性环形舌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盖(1)、盖体(2),盖体(2)内腔壁上设有螺纹,其特点是:盖体(2)的上方设有上盖(1),盖体(2)内腔顶部设有弹性环形舌(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后瓶盖和瓶口的密封是由弹性环形舌来保证,采用了轴向密封面(4)、径向密封面(5)、(6)密封,彻底阻断了瓶盖口到瓶口的空气交换,使瓶口消毒移至瓶盖口,使瓶口的灭菌更加可靠,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次包装的生产工艺易污染的问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盖,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弹性环形舌瓶盖
技术介绍
随着GMP的强制性实施,国家对生物制品的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生物制品普遍采用PET材料包装瓶,瓶盖为聚乙烯,瓶盖和瓶口的密封采用点线密封方式。生物制品一般要求低温或冷冻保存,并要求使用时对瓶盖口和瓶盖内进行消毒灭菌。由于PET和聚乙烯这两种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收缩比不一样,因此由于温度的变化,会造成瓶盖和瓶口密封不可靠。传统的瓶盖不能解决瓶盖口的密封,导致瓶盖内无法消毒灭菌,从而产生污染,特别对两次包装的生产工艺污染更是无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双向密封方式来保证瓶盖的密封,解决易滴漏及瓶盖口消毒灭菌的弹性环形舌瓶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弹性环形舌瓶盖,包括上盖、盖体,盖体内腔壁上设有螺纹,其特点是盖体的上方设有上盖,盖体内腔顶部设有弹性环形舌,盖体的下方设有轴向密封面、径向密封面。本技术改进后瓶盖和瓶口的密封是由弹性环形舌来保证,采用了径向、轴向密封面,彻底阻断了瓶盖口到瓶口的空气交换,使瓶口消毒移至瓶盖口,使瓶口的灭菌更加可靠,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次包装的生产工艺易污染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弹性环形舌瓶盖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取下上盖1的俯视图。图3是传统瓶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法以下结合附图比较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图3中瓶盖7与瓶口的密封靠瓶盖内的硬性环形舌8来解决,采用点线密封,这种瓶盖不能解决瓶盖口的密封,导致瓶盖内无法消毒灭菌,容易产生污染。在图1、图2中盖体2的上方设有上盖1,其作用是上盖1可以随时更换,其上面可以是商标,可以是厂名,如果需要更换的话很容易,只要更换上盖1,不需要更换整个瓶盖。盖体2内腔壁上设有螺纹,盖体2内腔顶部设有弹性环形舌3,盖体2的下方设有轴向密封面4、径向密封面5,其作用是采用了径向密封面5、6,轴向密封面4来密封,彻底阻断了瓶盖口到瓶口的空气交换,使瓶口消毒移至瓶盖口,使瓶口的灭菌更加可靠,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次包装的生产工艺易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弹性环形舌3的弹性尺寸补充了两种材料冷收缩的差异。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环形舌瓶盖,包括上盖(1)、盖体(2),盖体(2)内腔壁上设有螺纹,其特征在于盖体(2)的上方设有上盖(1),盖体(2)内腔顶部设有弹性环形舌(3),盖体(2)的下方设有轴向密封面(4)、径向密封面(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瓶盖,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弹性环形舌瓶盖。本技术包括上盖(1)、盖体(2),盖体(2)内腔壁上设有螺纹,其特点是盖体(2)的上方设有上盖(1),盖体(2)内腔顶部设有弹性环形舌(3)。本技术改进后瓶盖和瓶口的密封是由弹性环形舌来保证,采用了轴向密封面(4)、径向密封面(5)、(6)密封,彻底阻断了瓶盖口到瓶口的空气交换,使瓶口消毒移至瓶盖口,使瓶口的灭菌更加可靠,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次包装的生产工艺易污染的问题。文档编号B65D53/00GK2786005SQ20052007857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马忠仁, 曲良敏, 富小刚, 侯兰新, 丁建一 申请人:兰州民科生物技术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环形舌瓶盖,包括上盖(1)、盖体(2),盖体(2)内腔壁上设有螺纹,其特征在于:盖体(2)的上方设有上盖(1),盖体(2)内腔顶部设有弹性环形舌(3),盖体(2)的下方设有轴向密封面(4)、径向密封面(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忠仁曲良敏富小刚侯兰新丁建一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民科生物技术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