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发光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69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一种具温控发光效果的容器创新设计,主要在透明容器底部结合一发光装置组成;其中,该发光装置是在一固定套结合一透光外罩凸伸于顶部,内部容置一结合有发光组件、温度感知器、感测热敏电阻及电池的温控电路板,固定套底部再配合一底盖盖结;可由预设温度感知器温度,以使容器装入的内容物在符合其设定温度时,即可透过温度感知器感应,使电路板上的发光组件发光,并由透明容器底部朝向整个容器及内容物投射出发光效果,达到容器可利用温控内容物温度产生闪烁发光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主要涉及一种可利用温控产生发光效果的容器结构创新设计。
技术介绍
按,如附件一是核准公告第337135号新型“可发光的杯子”专利案,依其公告专利范围得知,主要包括有一杯体,其底面成型有由环壁所框围而成的容置槽,而环壁内侧适处则外成型有一卡抵凸助,且该容置槽与杯体上方的蓄液槽间间隔有透光片;一灯座,是可转动地套设杯体的环壁上,由转钮内设电池与发光体所构成,转钮内供容纳电池的容置槽邻接电池一极端处另独立成型出与极端保持隔离并可供推拨的活动推块,令发光体二导电脚撑张地分别插设于活动推块内侧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电池槽另侧,使电池槽另侧的导电脚能与电池保持常态导电而活动推块该侧的导电脚则与电池保持常态非导电,由转动灯座将促使其活动推块能适时受环壁的卡抵凸肋所顶推而迫使该处的导电脚触及电池导电而令发光体发光,并透过上方的透光片照亮蓄液槽内的饮料。如附件二,是另一核准公告第M240935号新型“发光杯结构”专利案,依其公告专利范围得知,主要包括透明容器,于其底部穿设有两电极;底座,其是装设在透明容器的底部,该底座内装设有一电路板,于该电路板上装设有电池组、发光器、低准位触发电路及插座,上述的透明容器底部的电极底端得插接在电路板上的插座;得于透明容器内放入液体,而可由液体作为导体使两电极导通,进而使电路板上的电路导通,使该低准位触发电路得控制发光器闪烁发光。所欲解决的技术课题如附件一,虽然具有控制杯体发光功能;惟,该创作除结构设计复杂外,在使用上又必须再由转动灯座,方可切控杯体产生发光效果,相对造成使用上较为不方便的缺点存在。而附件二,虽然可由容器底部的电极,在透明容器内放入液体,而可由液体作为导体使两电极导通发光;惟,该电极是凸伸于容器内部,导致容器清洗时会触及电极,不但危险且非常不方便的缺点存在。所以如何针对以上现有可发光的杯体(透明容器)结构复杂,使用操作不方便,及易造成清洗的不便的缺点加以改良设计,是为本技术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利用温控内容物温度,以装设内容物在达到所预设温度时,透明容器即可产生闪烁发光效果的温控发光容器。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由容器产生发光效果,提供使用者能有效掌控内容物温度的温控发光容器。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一种温控发光容器,主要是由一透明容器及一发光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透明容器上段凹设有一容纳槽,于底部对应凹设有一较小容纳空间,以供发光装置容置;发光装置,是包含一固定套、一透光外罩、一上结合有数发光元件、温度感知器、感测热敏电阻及电池等子组件组成的温控电路板及一底盖组成。其中,该固定套及底盖为胶质材料制成。其中,该固定套顶部凸设定位凸缘,而透光外罩为一弧片状,于套结固定套后被定位凸缘顶抵并凸出顶部。其中,固定套下段可扩大凹设一凸设有卡扣凸缘的嵌槽,底盖对应卡扣凸缘凹设有一卡扣凹槽相互卡扣定位。本技术的温控发光容器,以装设内容物在达到所预设温度时,透明容器即可产生闪烁发光的效果,同时提供使用者能有效掌控内容物的温度。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配合附图及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如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装入内容物发光作用的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组合及实施例示意图,本技术主要是由一透明容器10及一发光装置20组成;其中,透明容器10,上段凹设有一可装入如饮料等内容物11的容纳槽12,于底部对应凹设有一较小容纳空间13,以供发光装置20容置;发光装置20,主要是包含一固定套30、一透光外罩40、一温控电路板50及一底盖60组成;其中,一固定套30,于顶部凸设定位凸缘31,下段扩大凹设一凸设有卡扣凸缘32的嵌槽33;一透光外罩40,可为胶质材料制成,是呈一弧片状罩体,容置于固定套30受定位凸缘31顶抵定位,并凸出于固定套30顶部外侧;一温控电路板50,是容置于固定套30内,其上结合有数发光组件51、温度感知器52、感测热敏电阻53及电池55等电子组件组成;一底盖60,可为胶质材料制成,于外环对应固定套30卡扣凸缘32亦设有卡扣凹槽61,以便能相互嵌扣定位。由上述得知,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发光装置20是容置固结于透明容器10底部的容纳空间13;发光装置20由套结凸出固定套30顶部的透光外罩40恰位于透明容器10容纳槽12底部,而结合数发光组件51、温度感知器52及感测热敏电阻53,温控电路板50则位于透光外罩40下方,固定套30底部再配合一底盖60卡扣盖结,而形成具发光效果容器结构。如图4所示,本技术可藉由结合温控电路板50的温度感知器52先预设发亮的温度;因此,在透明容器10容纳槽12装入的内容物11(可为液体、固体或其它需要温控保存的食品、物品等)皆达到温度感知器52所设定温度时,则可激活结合温控电路板50上数发光组件51发光,并透过透光外罩40向透明容器10照射出闪烁发光效果,而达到透明容器10可利用温控内容物11温度产生发光的新奇设计。本技术固定套30及底盖60因是为胶质材质制成,除盖结后可达到完全封密防水性佳的功效外,在两者以卡扣凸缘32及卡扣凹槽61相互卡扣盖结,以令底盖60形成一呈开放式设计,而方便更换新的电池55,延长使用寿命的功效。再者,本技术结合温控电路板50的数发光组件51可为单一颜色或不同颜色组合搭配,发光组件51可经由温控电路板50的电路设计为持续或间歇闪烁发光效果。如上所述本技术“温控发光容器”,由简化的结构设计改变,使装入容器的内容物达到设定温度即可产生发亮的效果,根本不必用手操作,即可掌控内容物温度的经济、进步与安全效益多重效益达成。惟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于此项技术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因此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列。综上所述,当知本技术具有产业上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技术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故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温控发光容器,主要是由一透明容器及一发光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透明容器上段凹设有一容纳槽,于底部对应凹设有一较小的供发光装置容置的容纳空间;发光装置,是包含一固定套、一透光外罩、一上结合有数发光元件、温度感知器、感测热敏电阻及电池等子组件组成的温控电路板及一底盖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发光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套及底盖为胶质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发光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套顶部凸设定位凸缘,而透光外罩为一弧片状,于套结固定套后被定位凸缘顶抵并凸出顶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发光容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固定套下段可扩大凹设一凸设有卡扣凸缘的嵌槽,底盖对应卡扣凸缘凹设有一卡扣凹槽相互卡扣定位。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为一种具温控发光效果的容器创新设计,主要在透明容器底部结合一发光装置组成;其中,该发光装置是在一固定套结合一透光外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控发光容器,主要是由一透明容器及一发光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透明容器上段凹设有一容纳槽,于底部对应凹设有一较小的供发光装置容置的容纳空间;发光装置,是包含一固定套、一透光外罩、一上结合有数发光元件、温度感知器、感测热敏电阻及电池等子组件组成的温控电路板及一底盖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宏益品质验证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