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3544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收尘极板、至少一极丝网盘、一转轴及一被动扇;所述收尘极板所在的平面、所述极丝网盘所在的平面、及所述被动扇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所述极丝网盘和所述被动扇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收尘极板与所述极丝网盘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收尘极板与所述极丝网盘之间形成朝向于所述收尘极板的高压静电场,气流依次经过所述极丝网盘和所述收尘极板;在气流的作动下,所述被动扇带动所述极丝网盘相对所述收尘极板转动。由于颗粒物进入到电场中的初速度方向和在电场中受到的库仑力的方向相同;从而有效的防止颗粒物逃逸,提高了对气流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颗粒物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线板式的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包括沿气流的流通方向设置的一正极板和一负极丝,所述正级板和所述负极丝之间形成近似垂直于气流的流通方向的高压静电场。空气在负极丝尖端放电的作用下发生电离,形成大量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且自由电子扩散至空间中,而正离子聚积在负极丝表面。当气流中的颗粒物经过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丝形成的空间时,颗粒物与自由电子碰撞后带负电。根据库仑定律,荷电后的颗粒物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一垂直朝向于正极结构的库仑力,颗粒物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吸附于正极板上。然而,一方面由于单根负极线与正极板之间形成的电场在垂直于负极丝的延长方向上截面近似于扇形状,当多根负极丝叠加时会出现电场未覆盖的区域,从而导致部分颗粒物无法在电场的作用于吸附于正极板;另一方面由于颗粒物进入到电场中的初速度方向和受到的库仑力的方向是垂直的,使得颗粒物的运动轨迹是呈抛物线状,从而导致部分颗粒物会从正极板和负极丝之间的空间逃逸。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颗粒物逃逸的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颗粒物逃逸的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一种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其用于收集气流中的颗粒物;所述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收尘极板、至少一极丝网盘、一转轴及一被动扇;所述收尘极板所在的平面、所述极丝网盘所在的平面、及所述被动扇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所述极丝网盘和所述被动扇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收尘极板与所述极丝网盘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收尘极板与所述极丝网盘之间形成朝向于所述收尘极板的高压静电场,气流依次经过所述极丝网盘和所述收尘极板;在气流的作动下,所述被动扇带动所述极丝网盘相对所述收尘极板转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中的极丝网盘相对所述收尘极板转动,实现了对所述极丝网盘和所述收尘极板之间的空间的电场全覆盖;另外,颗粒物进入到电场中的初速度方向和在电场中受到的库仑力的方向相同;从而有效的防止颗粒物逃逸,提高了对气流的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中的收尘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中的极丝网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100,其用于收集气流中的颗粒物。所述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100包括一外壳10、至少一收尘极板20、至少一极丝网盘30、一转轴40、一被动扇50及一电源60。所述外壳10呈圆筒状,其采用导电金属制成。所述外壳10包括一进风口11及一与所述进风口11相对的出风口12。所述收尘极板20呈圆盘状,其采用导电金属制成。所述收尘极板20靠近中心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中心孔21,从所述中心孔21到边缘的位置处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风孔22。所述收尘极板20收容在所述外壳10内,且其边缘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外壳10的内壁。本实施方式中,两片收尘极板20相间隔的安装在所述外壳10上。可以理解,为了提高颗粒物净化效果,所述收尘极板20的数量并不限于两片。所述极丝网盘30呈圆盘状,其采用导电金属制成。所述极丝网盘30收容在所述外壳10内。所述极丝网盘30包括一固定座31、一框架32及多根极丝33。所述固定座31位于所述框架32的中心,所述多根极丝33间隔均匀的固定在所述固定座31和所述框架32之间。本实施方式中,两片极丝网盘30相间隔的收容在所述外壳10内。可以理解,为了提高颗粒物净化效果,所述极丝网盘30的数量并不限于两片。所述转轴40呈圆杆状,其采用导电金属制成。所述转轴40收容在所述外壳10内,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外壳10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转轴40通过一绝缘件(图未示)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外壳10上。所述极丝网盘30固定在所述转轴40上。所述收尘极板20所在的平面及所述极丝网盘30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所述转轴40的延伸方向。所述收尘极板20与所述极丝网盘30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方式中,两片极丝网盘30相间隔的安装在所述转轴40上。所述极丝网盘30和所述收尘极板20从所述外壳10的进风口11至出风口12依次交替排列。所述被动扇50收容于所述外壳10中,且靠近所述出风口12。所述被动扇50固定在所述转轴40的一端,且所述被动扇50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转轴40的延伸方向。所述电源60包括一正极61和一负极62。所述正极61与所述壳体10电性连接,所述负极62与所述转轴40电性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61的电压为零,所述负极62的电压为负值,所述正极61与所述负极62之间形成一反向正压。在对气流中的颗粒物进行净化的过程中,气流从所述外壳10的进风口11进入到所述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100中,部分气流通过所述极丝网盘30和所述收尘极板20从所述外壳10的出风口12出去。当流动的气流与所述被动扇50接触时,在气流的流动作用下带动所述被动扇50转动。所述被动扇50带动所述转轴40转动,所述转轴40带动所述极丝网盘30转动。由于所述极丝网盘30的不断转动,对所述极丝网盘30和与其相对的所述收尘极板20之间的空间形成了全电场覆盖,从而使得进入该空间中的颗粒物都能与自由电子碰撞,带负电后的颗粒物在电场中受到朝向垂直于所述收尘极板20的库仑力。另外,由于颗粒物进入到所述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100的初速度方向与颗粒物受到的库仑力方向相同,从而使得颗粒物的运动方向保持朝向于所述收尘极板20,有效的防止了颗粒物从所述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100中逃逸。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中的极丝网盘相对所述收尘极板转动,实现了对所述极丝网盘和所述收尘极板之间的空间的电场全覆盖;另外,颗粒物进入到电场中的初速度方向和在电场中受到的库仑力的方向相同;从而有效的防止颗粒物逃逸,提高了对气流的净化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其用于收集气流中的颗粒物;所述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收尘极板、至少一极丝网盘、一转轴及一被动扇;所述收尘极板所在的平面、所述极丝网盘所在的平面、及所述被动扇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所述极丝网盘和所述被动扇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收尘极板与所述极丝网盘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收尘极板与所述极丝网盘之间形成朝向于所述收尘极板的高压静电场,气流依次经过所述极丝网盘和所述收尘极板;在气流的作动下,所述被动扇带动所述极丝网盘相对所述收尘极板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其用于收集气流中的颗粒物;所述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收尘极板、至少一极丝网盘、一转轴及一被动扇;所述收尘极板所在的平面、所述极丝网盘所在的平面、及所述被动扇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所述极丝网盘和所述被动扇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收尘极板与所述极丝网盘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收尘极板与所述极丝网盘之间形成朝向于所述收尘极板的高压静电场,气流依次经过所述极丝网盘和所述收尘极板;在气流的作动下,所述被动扇带动所述极丝网盘相对所述收尘极板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还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一进风口及一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物静电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极板、极丝网盘、转轴及被动扇均收容在所述外壳中,所述收尘极板可拆卸的固定在外壳上,所述转轴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清王琥王中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联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