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仕勇专利>正文

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2576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包括集成在一起的换瓶或袋部分、消毒插针部分、输液泵部分和微电脑电路控制部分;所述换瓶或袋部分包括水平转动的分度盘机构、驱动分度盘机构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设在驱动分度盘机构上的输液瓶固定装置;所述消毒插针部分包括上下运动且与所述输液瓶固定装置相配合的插针组件、驱动插针组件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输液泵部分包括蠕动泵机构和驱动蠕动泵机构的第三动力装置;所述微电脑电路控制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动力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输液治疗过程,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无需护士操作,也不需要陪护值守,从而大大减少护士和陪护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输液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更换输液瓶或输液袋在护士日常工作中是最常见的工作内容之一,操作虽然简单,但是占用了护士大量的工作时间。经对多个二级以上医院的抽样调查,内科住院患者平均输液量达到4-8瓶(袋),外科住院患者术前每日输液2-4瓶(袋),术后患者平均输液6-10瓶(袋),综合平均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输液4-8瓶(袋),护士往返护士站与病房换药一次平均费时5分钟,每个患者按日输液4瓶(袋)计算,护士每日用在一个患者身上换药的时间需要15分钟,按照标准病区50张病床计算,每个病区护士集体每天用在换液的时间达到750分钟约12.5个小时。仅换药这个简单重复的操作,护士花费时间是相当巨大的,这对于目前护理界提出的“把护士还给患者”理念来说,是个强大的阻碍。患者需要的是护士给予更多的交流和关心,不是匆匆来换完药后赶着离开给另外患者换药护士的背影。由此可见,用自动化手段代替护士简单器械的重复性劳动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水平的必然趋势。在输液自动化方面,目前只有输液栗用于控速输液,仍不能替代人工消毒、插针、拔针、换瓶等输液的细节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输液时无需人工操作和值守的输液辅助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输液辅助装置,包括集成在一起的换瓶或袋部分、消毒插针部分、输液栗部分和微电脑电路控制部分;所述换瓶或袋部分包括水平转动的分度盘机构、驱动分度盘机构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设在驱动分度盘机构上的输液瓶固定装置;所述消毒插针部分包括上下运动且与所述输液瓶固定装置相配合的插针组件、驱动插针组件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输液栗部分包括蠕动栗机构和驱动蠕动栗机构的第三动力装置;所述微电脑电路控制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换瓶或袋部分和消毒插针部分设在第一支撑部分上,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和输液栗部分设在第二支撑部分上,所述第一支撑部分设有一外壳。所述输液瓶固定装置包括药瓶转盘,药瓶转盘的周边设有若干带卡口的活动夹,每个活动夹上均铰接有与卡口配合的卡扣,所述插针组件与所述卡口相对应。所述分度盘机构包括与第一动力装置连接的槽轮、与槽轮配合且与所述输液瓶固定装置的药瓶转盘连接的分度盘;所述槽轮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圆形凸环,凸环上设有两条成夹角布置且具有内外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外开口中对称设有成圆滑过渡分别向两侧张开的引导槽壁,凸环上位于两条凹槽外开口之间的部分的外侧设有一凸块;所述分度盘包括盘体和设在盘体下面的四根成正方形分布的滑杆,所述分度盘通过内外各两根滑杆卡在所述槽轮的凸环上与凸环、凸块和凹槽滑动配合。所述消毒插针部分中的插针组件包括:设在所述外壳侧面的一竖向开口、设在所述竖向开口上的柔性防尘片、套在所述柔性防尘片上上下滑动的插针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动力装置为设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分上的滑轨升降机构。所述输液瓶固定装置的药瓶转盘上设有支撑杆部件,所述支撑杆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药瓶转盘上的套管、设在套管内的弹性挂杆。所述换瓶或袋部分设有角度位置传感装置。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输液瓶固定装置的卡口相对应的紫外线消毒灯装置。所述插针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滑块的固定块、设在固定块上的插瓶针固定座、铰接在插瓶针固定座上的扣板。所述滑轨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开口对应的滑轨、与滑轨配合的滑块、与所述轨道对应设置的丝杆、套设在丝杆上且与所述滑块连接的丝杆螺母、与丝杆连接的丝杆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集换瓶、插针、消毒、输液栗于一体,通过微电脑电路控制可实现全自动化输液。使用时,只需护士将每次需要输液的输液瓶(袋)依次安装好,通过微电脑控制就可依次自动对输液瓶(袋)进行消毒、插针、拔针、换瓶、输液等工作,实现自动输液治疗过程。且在异常情况下会自动报警和安全停止,防止血液回流,等待医护人员的处理;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无需护士操作,也不需要陪护值守,从而大大减少护士和陪护的工作量。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控制精准,自动化程度高,输液安全,携带、使用均方便等优点。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换瓶或袋部分和消毒插针部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换瓶或袋部分和消毒插针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换瓶或袋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换瓶或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分度盘机构的立体图。图7至图9是分度盘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消毒插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输液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输液栗部分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一图4,本技术的输液辅助装置,包括集成在一起的换瓶或袋部分1、消毒插针部分2、输液栗部分3和微电脑电路控制部分;所述换瓶或袋部分I包括水平转动的分度盘机构、驱动分度盘机构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设在分度盘机构上的输液瓶固定装置和角度位置传感装置;所述消毒插针部分2包括上下运动且与所述输液瓶固定装置相配合的插针组件、驱动插针组件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输液栗部分3包括蠕动栗机构和驱动蠕动栗机构的第三动力装置;所述微电脑电路控制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换瓶或袋部分I和消毒插针部分2设在第一支撑部分116上,第一支撑部分116设有一外壳111 ;所述第一支撑部分116和输液栗部分3既可固定设在第二支撑部分4上,也可可拆卸固定设在第二支撑部分4上。所述输液瓶固定装置如图4、图5所示,包括药瓶转盘106,药瓶转盘的周边成十字形均匀设有4个卡瓶的活动夹107,每个活动夹107上均设有卡口 112并通过铰链108铰接有与卡口 112配合的卡扣109,卡口 112内和卡扣109上分别设有压紧契块113、114,所述插针组件与所述卡口 112相对应;输液瓶固定装置的药瓶转盘106上设有支撑杆部件,所述支撑杆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药瓶转盘106上的套管105、设在套管105内的4根挂杆102和挂杆102的回位弹簧129,挂杆102上部设有挂钩101。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11的两侧上设有与所述输液瓶固定装置的卡口 112相对应的紫外线消毒灯装置110。见图4一图6,所述分度盘机构包括第一动力装置步进电机115、与步进电机的转轴120连接的联轴器121、设在联轴器121和轴承座123之间的主动轴122、设在主动轴122上的槽轮117、与槽轮117配合且与所述输液瓶固定装置的药瓶转盘106连接的分度盘118 ;所述槽轮117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圆形凸环1171,凸环1171上设有两条成夹角布置且具有内外开口的凹槽1172、1172^,所述凹槽1172、1172^的外开口中对称设有成圆滑过渡分别向两侧张开的引导槽壁1173、1173 ^,凸环1171上位于两条凹槽1172、1172 ^外开口之间的部分的外侧设有一凸块1174 ;所述分度盘118包括盘体1181和设在盘体1181下面的四根成正方形分布的滑杆1182,所述分度盘118通过内外各两根滑杆1182卡在所述槽轮117的凸环1171上与凸环1171、凸块1174和凹槽1172滑动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辅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集成在一起的换瓶或袋部分、消毒插针部分、输液泵部分和微电脑电路控制部分;所述换瓶或袋部分包括水平转动的分度盘机构、驱动分度盘机构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设在驱动分度盘机构上的输液瓶固定装置;所述消毒插针部分包括上下运动且与所述输液瓶固定装置相配合的插针组件、驱动插针组件运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输液泵部分包括蠕动泵机构和驱动蠕动泵机构的第三动力装置;所述微电脑电路控制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动力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仕勇李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陈仕勇李林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