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属于探伤检测领域,所述便携式探伤暗室棚设置有两个金属底架,底架之间铰接,底架与棚布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架的下方设置有两块海绵块,海绵块的长度大于底架的长度,海绵块与底架固定连接;底架的上方设置有圆环,圆环外围与棚布连接;圆环的中间设置有与圆环相配合的具有弹性的不透光的塞子,塞子的中央设置有圆形通孔,通孔中设置有数据线、电源线和黑色胶黏剂,数据线和电源线穿过通孔,数据线和电源线通过胶黏剂与塞子固定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实用性强,有效保证探伤检测时的暗室需求,实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暗室棚,尤其涉及便携式探伤暗室棚。
技术介绍
作为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的射线检测,在工业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对于常用的工业射线探伤来说,一般使用的是X射线探伤、T射线探伤。射线探伤的基本原理如下:当强度均匀的射线束透照射物体时,如果物体局部区域存在缺陷或结构存在差异,它将改变物体对射线的衰减,使得不同部位透射射线强度不同,这样,采用一定的检测器(例如,射线照相中采用胶片)检测透射射线强度,就可以判断物体内部的缺陷和物质分布等。X射线与自然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电磁波,只是X射线的光量子的能量远大于可见光。它能够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而且在穿透物体的同时将和物质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可以使原子发生电离,使某些物质发出荧光,还可以使某些物质产生光化学反应。如果工件局部区域存在缺陷,它将改变物体对射线的衰减,引起透射射线强度的变化,这样,采用一定的检测方法,比如利用胶片感光,来检测透射线强度,就可以判断工件中是否存在缺陷以及缺陷的位置、大小。在铸锻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铸造过程中的铸锻件进行探伤检测。但是一些特种铸锻件由于生产工艺、质量等因素需要在生产现场检测,而生产现场因各种原因导致探伤检测时,光线比较强,给检测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包括黑色棚布和用于支撑棚布的若干个支架,支架之间相互铰接,支架与棚布连接,所述便携式探伤暗室棚设置有两个金属底架,底架之间铰接,底架与棚布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架的下方设置有两块海绵块,海绵块的长度大于底架的长度,海绵块与底架固定连接;底架的上方设置有圆环,圆环外围与棚布连接;圆环的中间设置有与圆环相配合的具有弹性的不透光的塞子,塞子的中央设置有圆形通孔,通孔中设置有数据线、电源线和黑色胶黏剂,数据线和电源线穿过通孔,数据线和电源线通过胶黏剂与塞子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海绵块的一端设置有三角形头部,头部设置在底架铰接处的正下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圆环的下端与底架固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底架和海绵块,避免底架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缝隙,导致光线射入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内,影响暗室效果。通过圆环和塞子,方便用于连接便携式探伤暗室内、外界检测仪器的数据线和电源线的进出,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便携式探伤暗室棚的封闭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实用性强,有效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各种铸锻件探伤检测时的暗室需求,实施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探伤暗室棚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展开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探伤暗室棚折叠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海绵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塞子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塞子结构示意图(俯视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探伤暗室棚结构示意图。所述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包括黑色棚布10和用于支撑棚布10的若干个支架11,支架11之间相互铰接,支架11与棚布10连接。所述便携式探伤暗室棚还设置有两个金属底架12,底架12之间铰接,底架12与棚布10的底部固定连接。由于地面平整度达不到理想状态,底架12和地面之间存在大大小小的间隙,导致光线会透过间隙射入便携式探伤暗室棚,使得便携式探伤暗室棚中的光线较强,不利于检测。因此在底架12的下方设置有两块海绵块13,海绵块13和底架12固定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展开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探伤暗室棚折叠后结构示意图。在待检测的产品和检测仪器的外围套上折叠后的便携式探伤暗室棚,然后将折叠后的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展开,展开方向如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当底架1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完全展开。由于底架12为金属材料制成,重力很大,在底架12的重力作用下,海绵块13被压缩,底架12与地面之间的缝隙被海绵块13填充,便携式探伤暗室棚与地面之间形成封闭结构,避免光线射入便携式探伤暗室棚中。为保证折叠后海绵块13之间不存在缝隙,海绵块13的长度大于底架12的长度。如图4所示,图4为本技术所述海绵块结构示意图。为方便海绵块13间的折叠和挤压,海绵块13的一端设置有三角形头部13a,头部13a设置在底架12铰接处的正下方。完全展开后,两块海绵块13的头部13a在相互挤压下,将海绵块13间缝隙填充,避免光线射入。底架12的上方设置有圆环14,圆环14外围和棚布10连接。如图5所示,图5为本技术所述塞子结构示意图。所述圆环14的中间还设置有与圆环14相配合的具有弹性的不透光的塞子15,塞子15的中央设置有圆形通孔15a。为方便塞子15的安装,圆环14的下端和底架12固定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为本技术所述塞子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塞子结构示意图(俯视状态)。在通孔15a处设置有用于连接便携式探伤暗室内、外界检测仪器的数据线16和电源线17,再用黑色胶黏剂18将数据线16、电源线17粘合在塞子15上,保证塞子15和数据线、电源线之间无缝隙,黑色胶黏剂18起粘合、填充作用,并且,黑色胶黏剂还具有不透光效果。由于便携式探伤暗室棚中的检测仪器中的数据线16和电源线17需要穿过便携式探伤暗室棚跟外界连接,若数据线16和电源线17从海绵块13中穿过,虽然前期在海绵块13挤压下,封闭效果良好;但是和数据线16、电源线17接触的那部分海绵块13在长时间的挤压下,容易发生变形,弹性会变差,产生缝隙,造成光线射入,影响暗室效果。因此,通过将数据线16和电源线17安装在塞子15上,再将塞子15塞在圆环14上,圆环14外围和棚布10固定连接,塞子15、圆环14和棚布10形成封闭结构,即避免了光线射入,又保证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内部的检测仪器与外界的检测仪器的连接。检测完成后,断开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内外数据线16、电源线17的连接,将便携式探伤暗室棚折叠收好,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探伤暗室棚折叠后结构示意图。折叠后的便携式探伤暗室棚体积小,方便携带,方便使用,成本低。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底架12和海绵块13,避免底架12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缝隙,导致光线射入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内,影响暗室效果。通过圆环14和塞子15,方便用于连接便携式探伤暗室内、外界检测仪器的数据线16和电源线17的进出,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便携式探伤暗室棚的封闭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实用性强,有效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各种铸锻件探伤检测时的暗室需求,实施效果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包括黑色棚布(10)和用于支撑棚布(10)的若干个支架(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探伤暗室棚,包括黑色棚布(10)和用于支撑棚布(10)的若干个支架(11),支架(11)之间相互铰接,支架(11)与棚布(1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探伤暗室棚设置有两个金属底架(12),底架(12)之间铰接,底架(12)与棚布(10)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架(12)的下方设置有两块海绵块(13),海绵块(13)的长度大于底架(12)的长度,海绵块(13)与底架(12)固定连接;底架(12)的上方设置有圆环(14),圆环(14)外围与棚布(10)连接;所述圆环(14)的中间设置有与圆环(14)相配合的具有弹性的不透光的塞子(15),塞子(15)的中央设置有圆形通孔(15a),通孔(15a)中设置有数据线(16)、电源线(17)和黑色胶黏剂(18),数据线(16)和电源线(17)穿过通孔(15a),数据线(16)和电源线(17)通过胶黏剂(18)与塞子(1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明胜,周亚军,胡正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铸锻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