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治舜专利>正文

容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182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容器结构,其主要由容器本体搭配盖体所组成,其中:该容器本体于上端缘形成有上阶级嵌缘,以供盖体的阶级缘嵌掣结合固定,且于容器本体侧端面凹设有相对应的凹槽,于盖体侧端面则对应凹槽凹设有嵌孔;其中,该容器本体于凹槽外端一体成型直接凸设有弹性片,且于弹性片上端对应盖体的嵌孔凸设有嵌部。藉此,以于组成结构上更为简单、能降低其制作成本,连带也降低其销售价格,进而提升该容器的产品竞争力。(*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容器结构,尤其是指一种于组成结构上更为简单,以能降低其制作成本,连带也降低其贩售价格,进而提升其产品竞争力的容器创新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局于2003年9月3日公开的第CN2570180Y号专利文件,揭示了一种“容器的组成”,该容器是由一既设容积形状的盛装主体、一上盖及至少一个以上的扣合件作彼此间的盖合扣设组成;其特征在于该盛装主体在两侧适中方位形成以凹具区域,并于凹具区域的上、下适切位置各形成有横向枢接部及凹嵌部;另对该上盖在对应盛装主体凹具区域的方位也形成以第一凹部,并于第一凹部的壁面形成有第二凹部;再配合至少一个以上的扣合件,其基材宽幅恰可嵌置于盛装主体的凹具区域及上盖的第一凹部内,并于上端相应上盖的第二凹部方位形成有延伸段,而于内侧壁面的上方在对应盛装主体凹具区域的枢接部形成有扣掣枢合部,且内侧壁面的下方则一体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弹性顶撑部;据此,来提供可直接采以单手二手指触及各扣合件外侧下方处作同步地按压操作,使扣合件下方的弹性顶撑部被迫压缩,而令上方的延伸段呈朝外侧倾斜的状态下顺势脱离上盖的第二凹部的卡置方位,即可将上盖迅速取出。然而,上述“容器的组成”虽可达到无论在开启或盖合实施上皆能获具相当便利操作的预期功效,但于其结构组成制作上却发现,该结构于盛装主体两侧的凹具区域内形成有横向枢接部供另行组设扣合件,即其盛装主体与扣合件需分别开模制作后再予以组装结合,使得其不仅在开模制作及人工组装上制造成本支出的增加,且更会导致于制作组装上显得较为费时、卖力,而在整体施行上仍存有极大麻烦不便的困扰处尚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于组成上更为简单,能大幅降低制作成本的容器结构。本技术的容器结构,其主要是设有一容器本体,于该容器本体侧端面相对应位置处分别凹具形成有凹槽,于凹槽外侧端恰一体成型凸设有弹性片,该弹性片上端并向外凸设有嵌部,于该容器本体上端面恰可供盖掣有盖体,该盖体对应弹性片的嵌部则凹设形成有嵌孔,以于将盖体盖掣于容器本体上时,该弹性片的嵌部能嵌掣于嵌孔内结合固定,于将弹性片施力压入凹槽内时,则可令嵌部脱离与嵌孔的嵌掣结合,让盖体能由容器本体上取下;藉此,而成为一种于结构组成上更为简单,能大幅降低制作成本的容器结构。藉由以上所述,本技术与习用结构相较之下,由于本技术容器本体的弹性片是与容器本体采一体成型制作,使得其不仅不需另外开模制作,且也不需再由人工组装,以能降低其制作成本,并于组装结合时更为省时、省力,而提升其产品竞争力、更具实用价值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图号说明1......容器主体11......上阶级嵌缘12......凹槽 13......弹性片131......嵌部 14......下阶级嵌缘141......嵌槽 2 ......盖体 21......阶级缘22......嵌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1所示,本技术由容器本体1搭配盖体2所组成;其中该容器本体1,其于上端缘形成有上阶级嵌缘11,且于其侧端面相对应位置分别凹具形成有凹槽12,于该凹槽12外侧端并一体成型凸设有弹性片13,该弹性片13上端则向外凸设形成有嵌部131,另于容器本体1下端缘向内凹具有与上端面上阶级嵌缘11相对应的下阶级嵌缘14,且该下阶级嵌缘14侧端面对应弹性片13的嵌部131开具形成有嵌槽141。该盖体2,其于内缘对应容器本体1的上阶级嵌缘11凹设形成有阶级缘21,以可供盖掣于容器本体1上,于盖体2侧端面并对应容器本体1弹性片13的嵌部131凹设形成有嵌孔22。如此一来,即可于容器本体1上端将盖体2盖掣结合,令容器本体1以上阶级嵌缘11与盖体2的阶级缘21相互嵌掣结合,此时,该弹性片13的嵌部131恰能嵌卡入盖体2的嵌孔22内结合固定,令盖体2无法由容器本体1上取下。而当欲将盖体2由容器本体1上取下时,请再参阅图2所示,其是由容器本体1两侧将弹性片13向凹槽12内按压,如此一来,即能让弹性片13连同嵌部131向凹槽12内缩入,令该嵌部131脱离与盖体2的嵌孔22的嵌卡结合,而即可将盖体2取下。另,请再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的容器本体1也可多个予以叠合收置,令容器本体1以上阶级嵌缘11与另一容器本体1的下阶级嵌缘14相互嵌掣结合,且以弹性片13的嵌部131嵌掣入另一容器本体1下阶级嵌缘14的嵌槽141内,即可达到结合固定不脱落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容器结构,其主要由容器本体搭配盖体所组成,其中该容器本体于上端缘形成有上阶级嵌缘,以供盖体的阶级缘嵌掣结合固定,且于容器本体侧端面凹设有相对应的凹槽,于盖体侧端面则对应凹槽凹设有嵌孔;其特征在于,该容器本体于凹槽外端一体成型直接凸设有弹性片,且于弹性片上端对应盖体的嵌孔凸设有嵌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器本体于下端向内凹具有与上阶级嵌缘相对应的下阶级嵌缘,且该下阶级嵌缘也开具有供另一容器本体弹性片的嵌部嵌掣固定的嵌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容器结构,其主要由容器本体搭配盖体所组成,其中该容器本体于上端缘形成有上阶级嵌缘,以供盖体的阶级缘嵌掣结合固定,且于容器本体侧端面凹设有相对应的凹槽,于盖体侧端面则对应凹槽凹设有嵌孔;其中,该容器本体于凹槽外端一体成型直接凸设有弹性片,且于弹性片上端对应盖体的嵌孔凸设有嵌部。藉此,以于组成结构上更为简单、能降低其制作成本,连带也降低其销售价格,进而提升该容器的产品竞争力。文档编号B65D6/00GK2700255SQ20042004994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叶治舜 申请人:叶治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结构,其主要由容器本体搭配盖体所组成,其中:该容器本体于上端缘形成有上阶级嵌缘,以供盖体的阶级缘嵌掣结合固定,且于容器本体侧端面凹设有相对应的凹槽,于盖体侧端面则对应凹槽凹设有嵌孔;其特征在于,该容器本体于凹槽外端一体成型直接凸设有弹性片,且于弹性片上端对应盖体的嵌孔凸设有嵌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治舜
申请(专利权)人:叶治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