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重谋专利>正文

改进结构的储液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080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液桶,包括桶身、L型套接嘴和辅助软管。桶身一侧垂直凹设供收置辅助软管的收置槽,收置槽下端凹部凸设柱状出液柱,出液柱侧端设出液口,出液柱前端有推拔状环部。L型套接嘴由套接部和出液管组成,出液管上套设辅助软管,套接部内端凹设出推拔部,与出液柱的推拔状环部套接卡定。转动L型套接嘴放下辅助软管,出液管与出液柱的出液口相通,水从辅助软管流出。不必抬高桶身,且流量可控,清洁卫生。(*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结构的储液桶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储液桶。由于水源污染及自来水的硬化问题,导致了民众大量使用各种滤水设备。但滤水设备在滤除杂质、石灰质、杀菌消毒的同时也滤除了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是滤水器的一大缺点。由于山泉水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且不含任何石灰质,煮沸后一方面获得杀菌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保持甘醇的特质,因此日益受到民众的欢迎。然而取用山泉水是十分困难的事,载水业者利用水车从山上运载山泉水并输送至山下,供消费者用散装桶盛装购买。常用的储液桶,多为20加仑装,注满液体后难以搬动,且将一满桶水倒出来使用也是件困难事,而且浪费现象严重。有的储液桶为解决倒水浪费问题而作出改进,改进的储液桶结构如图1所示,在桶身底端处装设一旋钮式控制龙头A1,由于龙头A1装设在桶身A的底端,出水口A2也如一般水龙头那样朝下设置,当将储液桶置于地面上时,很容易弄脏出水口A2,此外若不能垫高桶身,也无法在出水口A2底端处盛装流出的液体,且流出的液体量由于出水口A2受桶身A规格的限制也无法增大,出水量小,使用不方便还不如直接倾倒便利,因而没有实用价值,相反还提高了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改进结构的储液桶,无需垫高桶身即可倒出液体,且流量可控、清洁卫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改进结构的储液桶,包括桶身,桶身上端设有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L型套接嘴和辅助软管;L型套接嘴由套接部和出液管组成,于套接部的最内端处向内凹设出推拔部,辅助软管套接在出液管上;所述桶身一侧垂直凹设有供收置辅助软管的收置槽,接近桶身底端的收置槽向内凹设出凹部,凹部上凸设有柱状出液柱,出液柱外侧端开设有出液口,出液柱前端是阶梯部,阶梯部上设有推拔状环部,推拔状环部与所述L型套接嘴套接部的推拔部套接卡定。还包括有用于堵塞辅助软管的塞体,塞体上设有环形挂部,挂部挂置在所述桶身上端的出口上。本技术的L型套接嘴与桶身的出液柱套接,并使其出液管垂直向上,再将辅助软管套置在出液管上并收入桶身的收置槽内,为停止出水状态。放水时,只需转动L型套接嘴,让出液柱的出液口与L型套接嘴的出液管相通,桶内液体即可流出,操作L型套接嘴即可达到控制液体流出的目的。塞体利用其挂部挂置在桶身上端的出口上,-->以原螺锁式盖体旋锁限位,塞体堵塞辅助软管,可防止异物进入辅助软管内。确实有使用便利的优点,不必抬高桶身就可倒出桶内液体,且流量可控。图1、现有的储液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改进结构的储液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图2中出液柱、L型套接嘴、辅助软管的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图2中出液柱与出液管相通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改进结构的储液桶使用状态示意图。参见图2、图3,改进结构的储液桶包括桶身1、L型套接嘴2和辅助软管3。桶身1的一侧垂直凹设一收置槽11,于收置槽11内接近底端处向内凹设一凹部12,在凹部12上凸设一柱状出液柱13,出液柱13的外侧端处开设出液口131,出液柱13前端设有阶梯部,阶梯部上设有倒推拔状的环部132,用于与L型套接嘴2套接卡定。L型套接嘴2由套接部21与出液管22组成,在套接部21的最内端处同样设有与出液口131的环部132形状相对的推拔部211,与环部132卡定。辅助软管3是中空挠性管,套设在L型套接嘴2的出液管22上,供桶内液体流出。组装时,将L型套接嘴2套在出液柱13上,并使出液管22垂直向上,再将辅助软管3套在出液管22上并收置于收置槽11内。当桶内液体注满并要倒出时,只需将辅助软管3从收置槽11处移开并转动90度,使出液口131与L型套接嘴2的出液管22相通,桶内的液体就可从辅助软管3流出,流量适中不会发生阻滞现象。当要停止输水时,由于L型套接嘴本身具有开关功能,因此只需使L型套接嘴2的出液管22垂直向上,出液口131位于侧端,以L型套接嘴2的套接部21封闭出液口131,液体不仅不会溢出,且流量可控。参见图3至图5,出液柱13前端倒推拔状的环部132与L型套接嘴2套接部21内的推拔部211结合后卡定,可有效防止因水压及转动后可能造成的意外脱落情况,有绝对的紧密性。在L型套接嘴2转动90度后,出液口131与L型套接嘴2的出液管22相通,桶内液体可以流出,再由辅助软管3配合将液体盛装到容器B内,使用相当便利。参见图2,在桶身1上端的出口14外缘处可挂置一具有挂部41的塞体4,用螺锁式盖体141旋锁其挂部41限位。塞体4用于塞住辅助软管3,可避免异物从辅助软管3处进入,辅助软管3限位在置放槽11内,避免辅助软管向下垂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结构的储液桶,包括桶身,桶身上端设有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L型套接嘴和辅助软管;L型套接嘴由套接部和出液管组成,于套接部的最内端处向内凹设出推拔部,辅助软管套接在出液管上;所述桶身一侧垂直凹设有供收置辅助软管的收置槽,接近桶 身底端的收置槽向内凹设出凹部,凹部上凸设有柱状出液柱,出液柱外侧端开设有出液口,出液柱前端是阶梯部,阶梯部上设有推拔状环部,推拔状环部与所述L型套接嘴套接部的推拔部套接卡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结构的储液桶,包括桶身,桶身上端设有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L型套接嘴和辅助软管;L型套接嘴由套接部和出液管组成,于套接部的最内端处向内凹设出推拔部,辅助软管套接在出液管上;所述桶身一侧垂直凹设有供收置辅助软管的收置槽,接近桶身底端的收置槽向内凹设出凹部,凹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重谋
申请(专利权)人:刘重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