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白迪专利>正文

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076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餐食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盒盖和盒底的吻合处分别设计有塑封口4和5,并可使其塑封成上盒1和下盒2;在下盒2内套接有塑封口6的中盒3,且中盒3在上盒1和下盒2的连接处与下盒2相连。使单一包装盒成为上、中、下三个盒连接在一起但又可各自分开的多用途或功能的包装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好的包装、携储和餐具功能外,特别有益于便餐食品的品种和口味的多样化。(*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盒本技术涉及用于食品,特别是快餐或便餐的包装盒。现代生活需要快餐或便餐(以下统称便餐)。便餐离不开包装盒。目前的便餐包装盒有两类:一类是专用于快餐业的包装盒,如一次性塑料饭盒,其本身仅在用餐时起容器作用,不具备包装、储运、携带食品的功能;另一类是专用于食品的包装盒,如豆腐盒。其本身仅用于包装食品,便于携储,但不具备餐具功能,取出豆腐盒即弃。这种情况限制了便餐食品的多样性,不利于便餐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包装盒除了包装食品的功能外,若能提供其它功能,如餐具功能等,将更有利于便餐食品的发展,更有效地实现便餐的目的和丰富便餐的食品。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用于便餐的包装盒。它除具有食品包装的功能外,还具有携储和餐具的功能,也适于流质或半流质食品包装或食用,特别有益于便餐食品的多样化。本技术的目的是如下实现的:在原有包装盒的基础上,将包装盒的盒盖和盒底的吻合处分别设计有塑封口4和5,并可使其塑封成上盒1和下盒2;在下盒2内套接有塑封口6的中盒3,且中盒3在上盒1和下盒2的连接处与下盒2相连。本技术对便餐食品包装盒进行了改进设计,使单一包装容器盒成为上、中、下三个盒连接在一起但又可各自分开的多用途或功能的包装盒。这一改进设计可带来如下益处:首先,可丰富便餐食品。例如,用于方便面包装盒:中盒封装卤汁,上盒封装面饼(可制成打卤面),下盒用作面碗并预装快子。这是目前碗面所不能。又例如,可用于豆腐脑包装盒:中盒封装豆腐,上盒封装卤汁,下盒用作餐碗、并预装小勺(还可预装料包)。这是目前便餐食品所没有。再例如,可用于凉-->菜包装盒:中盒封装豆腐,上盒封装皮蛋(松花蛋,可制皮蛋豆腐),下盒用作餐盘,并预装调料包和餐具。这也是目前便餐食品所无。还例如,可用于便餐食品包装盒:中盒封装即饮牛奶,上盒封装面包片,下盒封装火腿、黄油、果酱和餐具或餐巾。由于本技术的独特设计,可大大丰富了便餐食品的种类和口味,提高风味食品的卫生程度,并适于便餐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其次,具备餐具功能。由于本技术设计为上、中、下套盒结构,且均可各自封装,独立成盒。因此,每一个盒都可独自作为碗碟单独使用,或相互配合使用。原有的食品包装盒不全具备此功能。再次,具有携储功能。这种携储功能是指其广泛适应性。本技术通过塑膜封装不但适于固体食品(如方便面)携储,也适于稠液状(如卤汁)或半流质状(如炸酱)类食品的携储,还适于饮料类的直接或间接包装携储,现有快餐盒不具备此功能。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述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倒置中盒式包装盒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正置中盒式包装盒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倒置中盒式包装盒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正置中盒式包装盒侧面示意图。在图2和图4所示的正置中盒式包装盒中,上盒1、中盒3、下盒2各自设计有塑封口4、6、5,每个塑封口(或称塑封沿)为四边。当按要求装上便餐食品后,分别可用塑膜或其它材料封严,保鲜、保质、保卫生。同时上、中、下盒1、3、2由一侧连接在一起,并可由上盒1上的扣环7和下盒2上的扣匙8将包装盒扣合在一起,成为一整体盒,便于携储。为更好保质和携储,整体包装盒外面还可塑膜封装。当食用方便食品时,每个塑封口的塑膜或其它材料便于撒开,或用配装的餐具划开。整个包装盒或每个包装盒在塑封食品后,应满足加温或加热的要求,以丰富食品种类和口味的多样化。中盒3的非连接边可设计有拉环9,以方便其从下盒2中拉出。中盒3在上、下盒1、2的连接处与下盒2连接在一起。这种设计意味着可单独把中盒3与下盒2分开,或分开上盒2后,中、下盒3、2-->仍然相连,以方便使用或食用。当然上、下盒1、2也可从连接处分开,与中盒3成为三个独立的盒。本技术实施例2由图1和图3给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盒3为倒置式,即中盒3的塑封口6处在下盒2的底部,而其盒底与下盒2的塑封口5基本水平或略低,并且中盒3盒底延长面11在上盒1和下盒2的连接处与下盒2相连。这种设计可使中盒3中封装的食品在去掉封膜后,不用分开中、下盒3、2即可将中盒3内的食品扣入下盒2中,方便卫生,特别适于流质或半流质的食品的单独食用或与上盒1中的食品混合使用。为了方便这种倒置式中盒3的开封,在中盒3盒底的非连接边可设计有拉环9(在实施例1所示的正置式中盒3也设计有拉环9,但其作用因有塑封口3的边檐存在而不突出)。不论那种情况,中盒3的形状尺寸均应小于下盒2,以便中盒3与下盒2之间存有空仓10。其空间大小应以容纳上、中盒1、3所装的全部食品为标准。换言之,空仓10的容积应不低于上盒1的容积。这种空仓10可设计在中盒3一侧(如盒扣8一侧)、两侧(如左右或前后两侧)、三边(如前、左、右)和环周。设计下盒2带有空仓10的目的有多个:1.作为单独的容器,如盛水,泡方便面等,2.作为混合食品的餐碗或碟,即上、中盒1、3中的食品纳入其中混用,如豆腐脑,皮蛋豆腐等;3.作为调、配料盒和餐具的包装,如盐、糖、黄油、调料包等,或/和一次性快子、小勺、小刀等,也可装入方便食品的食用说明等纸片。实施例1、2给出的是长方形包装盒示意图,但显然容易作出结构相同、作用一致的方形、圆形或其它外形(尽管未给出示意图)的包装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盒盖、盒底构成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盒盖和盒底的吻合处分别设计有塑封口(4)和(5),并可使其塑封成上盒(1)和下盒(2);在下盒(2)内套接有塑封口(6)的中盒(3),且中盒(3)在上盒(1)和下盒(2)的连接处与下盒(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盒盖、盒底构成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盒盖和盒底的吻合处分别设计有塑封口(4)和(5),并可使其塑封成上盒(1)和下盒(2);在下盒(2)内套接有塑封口(6)的中盒(3),且中盒(3)在上盒(1)和下盒(2)的连接处与下盒(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盒(3)倒置套接在下盒(2)内,由中盒(3)的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白迪
申请(专利权)人:李白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