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莉莉专利>正文

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容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145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容器装置,包括盛装有第一物质的本体、盖接在该本体上的盖件、收纳有至少一个第二物质的密封件、扣持该密封件的夹持机构、以及可限制切割该密封件的范围的开启件,该盖件与夹持机构分别具有对应紧密迫接的防渗结构,以防止盛装在本体的第一物质从本体开口渗漏至外界,并由开启件解除第二物质的密封状态,使第二物质与第一物质在本体中混合,令密封件切割开的部分仍会与其余部分连接而不致落入本体的容置空间中;该容器装置的制程和组装手续简单,能让使用者省力且轻易取用容器装置中经混合的内容物,可重复使用,具有较佳的使用便利性与环保性,可节省成本,适用于现有的不同容器,气密性良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存储容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在取用前将不同物质分开贮放的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容器装置
技术介绍
某些产品在使用时才将添加剂与液体、气体或其它不同的待混合物质混合,对于这些产品而言,通常须先分别拆开添加剂包装后,如加入水才可食用的发泡剂、新鲜活性维生素C粉、二氧化碳等,再将该添加剂加入水、美容液、氧气或其它待混合物质中才可使用,但如此一来过程繁琐、包装物过多。为了改善上述缺点,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231632号专利申请案提出一种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盖体,盖体2可封合饮料瓶1的瓶口。如图1所示,盖体2包有封口环22以及插置在封口环22上的尖锥状压掣杆3,封口环22的本体31底端设有接合本体31的薄膜4,压掣杆3内部则形成置放添加剂6的容置空间s。该盖体2外侧还设有保护压掣杆3不受按压的防护盖5,并在防护盖5上开设穿越盖体2顶面、且延伸至侧面的撕裂件52,以便使用者分离撕裂件52后用力按压压掣杆3而刺离薄膜4,使压掣杆3内的添加剂6与饮料瓶1内的饮料12混合。但是,盖体2中并未有导向结构或限位结构,压掣杆3可自由地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相对封口环22旋转,造成薄膜4受压掣杆3切割而掉落到饮料瓶1中,导致薄膜4与饮料瓶1内的饮料12混合。因此,该盖体2虽可改善现有技术中混合过程繁琐与包装过多的缺点,但无法确保薄膜4在切开后不掉落到饮料瓶1内,有可能造成瓶内的饮料12污染或变质。同时,由于盖体2的防护盖5顶面开设撕裂件52而没有密闭,封口环22与压掣杆3间的接触表面必须进行极精密的加工,使封口环22与压掣杆3的表面之间完全密合,才能达到气密效果。然而,这种极精密的加工除了造成制造困难外,不增加了成本。而且,当封口环22与压掣杆3的表面之间完全密合时,会导致使用者难以压下压掣杆3。此外,这种现有技术是将饮料瓶的盖体与分离贮放结构彼此结合,无法用于现有容器的盖体,必须配合特定规格尺寸的旋盖设备或者是修改现有的旋盖设备才能将盖体旋合在容器上,而且无法重复使用。因此,不仅无法应用在现有的盖体、容器以及旋盖设备上,还要修改或重新设计旋盖设备,并无法回收使用,导致成本大幅提高。也有人提出一种具有贮放饮料配方剂结构的容器,希望能改善上述盖体的缺点。如图2所示,该容器在瓶口上接置供饮料配方剂110贮放的套件111,并在套件111中用两片封口膜113封住,形成一容置空间s′,将饮料配方剂110贮放其中。在下压沿轴向滑设在套件111的内环体115中的推筒117后,可由推筒117将两片封口膜113的封接状态解除,使贮放在气密空间内的饮料配方剂110顺利掉落到瓶体内盛的液体中。但是,该容器虽在推筒117与内环体115上分别设置导轨与导沟等导向结构,以引导推筒117使其以定向方式上下滑动,然而,由于两片封口膜113之间形成具一定高度的容置空间s′,而且引导推筒117上下滑动也需要一定的高度,使容器的瓶盖9需经特殊设计才能用于这种贮放饮料配方剂110的结构。因此,这种容器也有上述盖体无法适用于现有容器,重新设计会产生的种种不便。同时,由于该容器的瓶盖必须以特殊开模的设计才能贮放饮料配方剂,如此不仅增加开模的复杂性,更使制造成本增加。同时,使用两片封口膜进行饮料配方剂的贮放也会造成制造程序复杂以及制造成本增加,而且使用者也难以再将两片封口膜封于瓶口内,所以也无法回收使用。因此,这种容器有待改进。此外,也有人提出一种容器。如图3所示,该容器可将第一内容物7(例如液体)以及与它混合的第二内容物8(例如配方剂)分开贮放,在使用时先下压、再上拉瓶盖9,借以将第一内容物7与第二内容物8混合,再令混合后的内容物从切割套件10瓶嘴的流出孔10a与瓶盖9顶端的开口9a流出,完成饮用动作。然而,该容器先将瓶盖9组装在容器的上瓶体11a,并将上瓶体11a中的第一及第二八角形储放套件111a、111b与切割套件10组装后,再将容器的上瓶体11a组装在下瓶体11b。由于这种现有容器的组装手续和制程复杂,令制造成本增加。而且,由于瓶盖9、上瓶体11a及下瓶体11b是配套设计,无法应用在现有的容器。同时,由于现有容器在使用时是先下压、再上拉瓶盖9,需要较多动作才能完成取用目的。再者,现有容器也没有保持瓶体内气密性的结构,易使待混合物质受外界水气侵袭或外露。此外,由于该现有容器的拆卸与组装不易,而且在重复使用时,使用者难以密封固定第二内容物8。所以,现有容器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因此,由于上述几种常用于分离贮放不同物质的盖体及容器都具有种种问题,除了制造难度较高且不易组装外,更由于制造程序复杂,提高了制造成本,气密性及使用性不令人满意,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所以,常用于分离贮放不同物质的盖体及容器确需亟待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的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容器装置,使制程和组装简单。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简单的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容器装置,让使用者省力且轻易取用容器中经混合的内容物,更可重复使用,具有较佳的使用便利性与环保性。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成本的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容器装置。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容器装置,该分离贮放结构适用于现有的不同容器。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密性良好的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容器装置。为达到上述及其它目的,本技术的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容器装置可用于将不同的物质分开贮放,该容器包括盛装有第一物质的本体、一盖件、一密封件、一夹持机构以及一开启件。该本体具有容置空间及与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盖接在该本体上的盖件具有一盖部、与该盖部环接的环部以及环设在该盖部与环部间的防渗部。该密封件具有一收纳部,可容纳与该第一物质混合的第二物质。该夹持机构组设在本体的开口中,由外夹持件以及轴接在外夹持件的外轴孔的内夹持件构成,利用外夹持件与内夹持件的扣接,将密封件封合在内夹持件的内轴孔,以便夹固在夹持机构中,其中外夹持件具有一肩部,通过该肩部跨置在本体上,并且在盖件盖接在本体上时与盖件的防渗部紧密迫接,防止盛装在本体的第一物质从开口渗漏到外界。其中,外夹持件与内夹持件设有对应的限位部,以确保彼此的定位效果及加强夹固密封件的力量。开启件沿轴向设置在内夹持件中,具有设在顶端的按压部、多个设在底端的切割部、至少一个与切割部连设的限制部以及能与容置空间、开口、及内轴孔彼此连通的流通孔;当按压该按压部,使开启件与内夹持件顶面接触时,切割部切割容纳第二物质的密封件,从而解除第二物质的密封状态,限制部限制切割部的切割范围,使第二物质顺利掉落到容置空间与第一物质混合,并使密封件切割开的部分仍与其余部分连接,不会掉落到容置空间中。因此,本技术的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容器装置可以轻易地将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混合,且气密性良好,不会污染待混合物质;该容器装置具有构造、制造组装简单,可由手指轻易完成混合动作,同时它不具有节省制造成本,并能够适用于现有的不同容器,方便在产业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构造简化且易于使用的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容器装置,让使用者省力且轻易取用容器中经混合的内容物,并且方便重复使用,具有较佳的使用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容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器装置包括:一本体,具有盛装第一物质的容置空间及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开口;一盖接在本体上的盖件,具有盖部、与该盖部环接的环部以及环设在盖部与环部间的防渗部;一密封件,具有 收纳部,容纳与第一物质混合的第二物质;一设在开口中的夹持机构,由外夹持件以及轴接在外夹持件的外轴孔的内夹持件构成,利用外夹持件与内夹持件的扣接,以封合于内夹持件的内轴孔的方式,将密封件夹固在夹持机构中,其中,外夹持件具有一肩部,通过 该肩部跨置在本体上,并且当盖件盖接在本体上时,令肩部与盖件的防渗部紧密迫接,防止装在本体里的第一物质从开口漏出;以及一开启件,轴向设置在内夹持件中,具有设在顶端的按压部、设在底端的切割部、与切割部连设的限制部以及与容置空间、开口及内 轴孔彼此连通的流通孔,当按压该按压部,使开启件与内夹持件顶面接触时,切割部可切割容纳第二物质的密封件,借以解除第二物质的密封状态,限制部则限制切割部的切割范围,使第二物质顺利落入容置空间与第一物质混合,并使密封件切割开的部分仍会与其余部分连接而不会落入容置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徐莉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