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盘U型连接板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9101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23:35
一种吊盘U型连接板加工装置,由底板(4)、门式框架(7)、冲模(6)和冲头(12)组成,门式框架(7)固定在底板(4)上,在门式框架(7)上固定有丝母Ⅰ(9),在丝母Ⅰ(9)内旋装有丝杠Ⅰ(10),丝杠Ⅰ(10)的下端有球Ⅰ(14),球Ⅰ(14)外设有球座Ⅰ(13),球Ⅰ(14)与球座Ⅰ(13)构成万向头Ⅰ,冲头(12)与万向头Ⅰ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简单,而且胎具尺寸可调,制作的U型卡不但强度大且外观更加漂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机,尤其是一种吊盘U型连接板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作吊盘时,要用到一种起连接作用的加强U型卡,目前一般先割长900mm宽320mm厚30mm的钢板两块和长320mm宽140mm厚30mm的钢板一块,再用焊接的方法将上述三块钢板对焊而成,不仅不美观,更重要的是这样制作成的U型卡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即焊缝承受重力而开裂。吊盘使用单位提出要求用长板条整体煨成U型卡,不能使用对焊制作的U型卡。由于U型卡的尺寸要求,如果购买冲压机就必须是大型冲压,但是根据冲压U型卡实际需要的冲压力计算,购买大型冲实际上没有必要。因此,设计一种吊盘U型连接板加工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吊盘U型连接板加工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盘U型连接板加工装置,由底板、门式框架、冲模和冲头组成,门式框架固定在底板上,在门式框架上固定有丝母Ⅰ,在丝母Ⅰ内旋装有丝杠Ⅰ,丝杠Ⅰ的下端有球Ⅰ,球Ⅰ外设有球座Ⅰ,球Ⅰ与球座Ⅰ构成万向头Ⅰ,冲头与万向头Ⅰ活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冲模为两瓣式胎具,在底板上固定有燕尾滑道,冲模的下部有燕尾槽,冲模与燕尾滑道滑动配合连接,在冲模的外部固定有带丝杠Ⅱ的万向头Ⅱ,在底板的相应位置设有丝母Ⅱ,丝杠Ⅱ与丝母Ⅱ螺旋配合,在丝杠Ⅱ外端部设有手柄或手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底板与门式框架之间设有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制作简单,而且胎具尺寸可调,制作的U型卡不但强度大且外观更加漂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U型卡;图中11为转杠,8为U型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吊盘U型连接板加工装置,由底板4、门式框架7、冲模6和冲头12组成,门式框架7固定在底板4上,在门式框架7上固定有丝母Ⅰ9,在丝母Ⅰ9内旋装有丝杠Ⅰ10,丝杠Ⅰ10的下端有球Ⅰ14,球Ⅰ14外设有球座Ⅰ13,球Ⅰ14与球座Ⅰ13构成万向头Ⅰ,冲头12与万向头Ⅰ活动连接。所述的冲模6为两瓣式胎具,在底板4上固定有燕尾滑道1,冲模6的下部有燕尾槽,冲模6与燕尾滑道1滑动配合连接,在冲模6的外部固定有带丝杠Ⅱ3的万向头Ⅱ,在底板4的相应位置设有丝母Ⅱ2,丝杠Ⅱ3与丝母Ⅱ2螺旋配合,在丝杠Ⅱ3外端部设有手柄或手轮16。在底板4与门式框架7之间设有加强筋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盘U型连接板加工装置,由底板(4)、门式框架(7)、冲模(6)和冲头(12)组成,其特征在于,门式框架(7)固定在底板(4)上,在门式框架(7)上固定有丝母Ⅰ(9),在丝母Ⅰ(9)内旋装有丝杠Ⅰ(10),丝杠Ⅰ(10)的下端有球Ⅰ(14),球Ⅰ(14)外设有球座Ⅰ(13),球Ⅰ(14)与球座Ⅰ(13)构成万向头Ⅰ,冲头(12)与万向头Ⅰ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盘U型连接板加工装置,由底板(4)、门式框架(7)、冲模(6)和冲头(12)组成,其特征在于,门式框架(7)固定在底板(4)上,在门式框架(7)上固定有丝母Ⅰ(9),在丝母Ⅰ(9)内旋装有丝杠Ⅰ(10),丝杠Ⅰ(10)的下端有球Ⅰ(14),球Ⅰ(14)外设有球座Ⅰ(13),球Ⅰ(14)与球座Ⅰ(13)构成万向头Ⅰ,冲头(12)与万向头Ⅰ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盘U型连接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郭长生张树梅倪文娟邢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