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组件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8922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了散热的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LCD)。该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光源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上;中间壳体,覆盖所述光源单元的上表面;下壳体,结合到所述中间壳体以容纳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单元,其中,所述下壳体包括:主体部分;光源单元固定框架,所述光源单元固定到所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10月19日、申请号为201010515577.8、题为“背光组件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器”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LCD)面板,更具体地讲,涉及改善了散热的LCD背光组件。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CD)是平板显示器中应用最广泛的类型之一。通常,LCD包括一对具有电极的基底及设置在基底之间的液晶层。在LCD中,对电极施加电压,以产生电场。电场确定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取向,从而控制经过液晶层的光量。结果,在LCD上显示期望的图像。作为典型的无源发光装置,LCD包括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以及对液晶面板提供光的背光组件。根据光源的位置,背光组件可以分为直射型背光组件和边光型背光组件。近期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使LCD更紧凑、更轻和具有更好的颜色再现性。具体地讲,一些研究成果集中在作为背光光源的点光源的使用,所述点光源如发光二极管(LED)。然而,当在背光中使用如LED的点光源时,经常期望能有效地去除产生的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改善了散热的背光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了散热的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LCD)。然而,本专利技术的方面不限于在此提出的方面。通过参照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它方面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更清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光源单元,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上;中间壳体,覆盖光源单元的上表面;下壳体,结合到中间壳体以容纳导光板和光源单元,其中,下壳体包括:光源单元固定框架,光源单元固定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所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接触中间壳体的内表面;主体部分,设置在导光板下方并结合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构造为显示图像;导光板,设置在液晶面板下方;光源单元,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上;中间壳体,覆盖光源单元的上表面;下壳体,结合到中间壳体以容纳导光板和光源单元,其中,下壳体包括:光源单元固定框架,光源单元固定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所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接触中间壳体的内表面;主体部分,设置在导光板下方并结合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它方面和特征将变得更清楚,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LCD)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沿图1的线A-A’截取的LCD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单元固定框架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单元固定框架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单元固定框架和光源单元之间的布置关系的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下壳体的主体部分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下壳体的主体部分和光源单元固定框架之间的布置关系的透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LCD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单元固定框架的透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单元固定框架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下壳体的主体部分的透视图;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下壳体的主体部分和光源单元固定框架之间的布置关系的透视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LCD的分解透视图;图14至图1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LCD中的光源单元固定框架的视图;图19和图20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的包括在LCD中的下壳体的视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对应的部件。另外,应该理解,附图中的描述是概略性的,并不是必须按比例的。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参照下面对示例性实施例和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可更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在此提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将把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并且本专利技术将仅由权利要求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出现歧义,将不再对公知的处理工艺、公知的结构以及公知的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在这里可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下面”、“在…下方”、“下面的”、“在…上面”和“上面的”等,用来轻松地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装置或元件与其它装置或元件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在附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附图中装置被翻转,则描述为其它元件或特征“下面”或“下方”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可包括“在…上面”和“在…下面”的两种方位。所述装置可被另外定位,并且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说明存在所述组件、步骤、操作和/或元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组件、步骤、操作、元件和/或它们的组。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将进一步理解,除非这里明确定义,否则术语例如在通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它们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而不是理想地或者过于正式地解释它们的意思。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器(LCD)。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LCD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沿图1的线A-A’截取的LCD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LCD主要包括液晶面板组件10和背光组件20。液晶面板组件10包括液晶面板110、液晶(未示出)、驱动集成电路(IC)116、载带封装117、印刷电路板(PCB)118和上壳体180。液晶面板110包括第一基底111、第二基底112以及分别设置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光源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上;中间壳体,覆盖所述光源单元的上表面;以及下壳体,结合到所述中间壳体以容纳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单元,其中,所述下壳体包括:主体部分;光源单元固定框架,所述光源单元固定到所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其中,所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包括具有上表面的板以及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所述主体部分放置在所述上表面上,其中,所述光源单元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撑壁,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壁与所述第一支撑壁分隔开,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壁与所述中间壳体的表面之间,其中,所述主体部分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并且结合到所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所述第二支撑壁直接连接到所述板。

【技术特征摘要】
2009.10.19 KR 10-2009-00993031.一种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组件包括:
导光板;
光源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上;
中间壳体,覆盖所述光源单元的上表面;以及
下壳体,结合到所述中间壳体以容纳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单元,
其中,所述下壳体包括:主体部分;光源单元固定框架,所述光源单元
固定到所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
其中,所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包括具有上表面的板以及第一支撑壁和第
二支撑壁,所述主体部分放置在所述上表面上,
其中,所述光源单元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撑壁,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壁与所述第一支撑壁分隔开,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
支撑壁与所述中间壳体的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主体部分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并且结合到所述光源单元
固定框架,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所述第二支撑壁直接连接到所述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所
述第二支撑壁基本垂直于所述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的所述上表面
接触所述主体部分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壁面向
所述中间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包括:第一板,
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所述第二支撑壁;第二板,连接到所述第一板,其
中,所述第二板比所述第一板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下表
面接触所述第二板的上表面,所述主体部分的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板的
上表面基本共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包括:第一板,
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壁和所述第二支撑壁;第二板,连接到所述第一板,其

\t中,所述第二板比所述第一板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具有从所述支
撑壁延伸第一宽度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支撑壁延伸第二宽度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位于靠近所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的光源处,所述第二部分
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的下表面具有
大体不平坦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的所述下表
面与所述板的所述上表面相对,其中,所述大体不平坦的表面形成在所述板
的所述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与所
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的一部分叠置,以形成所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的叠置区
域;所述导光板至少位于所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的所述叠置区域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单元不与
所述主体部分叠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包括:
底板;
第一侧壁,连接到所述底板的第一侧面并且定向为基本垂直于所述底板,
其中,所述光源单元固定框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二侧面处,所述底板的所
述第二侧面不同于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在昌崔盛植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