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容器组合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8576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容器组合盖,解决了现有的输液容器组合盖材料浪费,成本高的问题。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将组合盖颈体外盖主体设为大小两级阶梯壳体,小阶梯壳体内空顶部背面嵌有垫片;大阶梯壳体内设有内盖,内盖的顶部外面与垫片相接,内盖的外侧壁与外盖的内侧壁相接;采用上述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改变相匹配的输液瓶的热合部位的瓶口尺寸,减少由于更换模具造成的浪费,节约成本。并且自身总重量较一般输液容器组合盖轻约1/3,节约粒料的单体消耗量,具有极高的经济实用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组合盖,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输液容器组合盖
技术介绍
大输液作为我国医药行业五大重要制剂之一,是医疗机构最普遍采用的医 疗用品。其市场因需求量大、涉及企业多、政策影响大、产品开发领域广而受 到制药企业、医药商业系统和投资行业的重视。目前,医院采用的袋式输液容 器的瓶盖外盖均采用单腔室结构,由于输液时护士需要通过瓶盖加药,所以瓶 盖外径大小须以方便护士加药时便于手持为宜,但这种结构的输液容器瓶盖由 于瓶盖的输液端部为圆柱形,较为浪费外盖材料。另外,由于外盖与内盖之间 的垫片材料需要采用不脱屑材料,在加药时,针穿刺过瓶盖才不会引起脱屑, 这种材料成本较高,由于这种输液容器为一次性输液容器,不可再回收往复使 用,而我国人口众多,通过输液的方式给病人给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每天的 输液瓶用量惊人,因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液容器瓶盖材料浪费 严重,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输液容器提供一种节省材料,成本低,重量轻的 组合瓶盖。输液容器组合盖,包括依秩叠合的外盖、垫片、内盖,外盖的壳体内嵌有 内垫片和内盖,内盖的顶部与内垫片相接,内盖把内垫片固定在内盖的顶部与 外盖顶部之间。内盖开口边的外侧壁与外盖的内侧壁相接以固定内盖在外盖中 空中的位置,外盖和内盖的开口边缘同平面,以便外盖和内盖的开口边缘同时 都与输液管口边缘密封连接,使液管口中的液体及不能从外盖溢出,也不能溢到外盖和内盖3之间,为方使用和标明己使用,在外盖顶部的外面设有易拉件,其改进在于内盖为台形,内盖的开口端直径大于底面直径。这祥内盖外侧壁 大小不用与外盖内侧壁太配合,有一定的间隙更方便在生产本技术时,快 速把内盖嵌在外盖中需要的位置。还可有如下结构外盖主体为大小两级阶梯壳体,小阶梯壳体内嵌有内垫 片;大阶梯壳体设有内盖,内盖的顶部与内垫片相接,用内盖固定内垫片位置。 内盖的外侧壁与外盖的内侧壁相接,以固定内盖在外盖大级阶梯中的位置。外 盖和内盖的开口边缘同平面,外盖和内盖的开口边缘与输液管口边缘密封连 接。最好外盖和内盖的开口边缘设成较宽的边圈,输液管口边缘也设成较宽的 边圈,增力口接触面,使其密封良好。内盖为台形,横截面为梯形,美观大方。本技术为在应用中方便护士使用又节省原材料,因而外盖主体设为大 小两级阶梯壳体。大阶梯壳体的外径大小习惯上尺寸为28mm-30mm,方便护 士使用;小阶梯壳体外径尺寸为21mm—26mm,嵌在其间的内垫片2也相对縮 小,尤其是内垫片2是比较昂贵药用合成聚异戊二烯制成,从而节约材料,降 低了成本。本技术的优点是1、 具有极高的经济性,不改变与输液容器组合盖热合部位的瓶口尺 寸,减少由于更换模具造成的浪费,2、 自身总重量较一般输液容器组合盖轻约1/3,节约粒料的单体消耗 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环保性好。附图说明图l为输液容器组合盖剖视图。图2为输液容器组合盖俯视图。图3为外盖设有阶梯壳体的输液容器组合盖剖视图。图4为外盖设有阶梯壳体的输液容器组合盖俯视图。图5外盖顶部有凸起的输液容器组合盖剖视图。图6外盖顶部有凸起的输液容器组合盖俯视图。图中l是外盖;2是垫片;3是内盖;4是输液管口 ; 5是外盖的拉环,6 是易拉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外盖1和内盖3通过一次注塑成形,外盖1壳体内嵌有内垫 片2和内盖3,内盖3的顶部与内垫片2相接,将内垫片2压紧。内盖3的开 口边与外盖1的内侧壁相接,外盖1和内盖3的开口边缘同平面,外盖1和内 盖3的开口边缘与输液管口 4边缘采用热合密封连接。外盖1顶部的外面设有 拉环5,内盖3为台形,内盖3的开口端直径大于底面直径。上述的外盖1上设置有易拉件6,易拉件6上设置有拉环5,沿与拉环5 的根部相对一侧轴向施力,即可拉开拉环5,透过瓶盖顶部向瓶体内加药或给 病人给药。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由外盖l、垫片2、内盖3组成,外盖1和内盖3通过一次 注塑成形,外盖1主体为大小两级阶梯壳体,小阶梯壳体内嵌有内垫片2;大 阶梯壳体设有内盖3,内盖3的顶部与内垫片2相接,将内垫片2压紧,内盖 3的开口边外侧壁与外盖1的内侧壁相接,外盖1和内盖3的开口边缘同平面, 外盖1和内盖3的开口边缘与输液管口 4边缘采用热合密封连接。外盖1顶部 的外面设有拉环5,内盖3为台形,内盖3的开口端直径大于底面直径。上述的外盖1上设置有易拉件6,易拉件6凸出于外盖1顶部平面,易 拉件6上连接有拉环5。沿与拉环5的根部相对一侧轴向施力,即可拉开拉 环5,用针刺穿内垫片2,透过瓶盖顶部向瓶体内加药或给病人给药。小阶梯壳体的外径为21mm,大阶梯壳体的尺寸为28mm.实施例三如图1所示,由外盖l、垫片2、内盖3组成,外盖1和内盖3通过一次注塑成形,外盖1主体为大小两级阶梯壳体,小阶梯壳体内嵌有内垫片2;大 阶梯壳体设有内盖3,内盖3的顶部设有圆形的边圈,垫片2的一端正好位于 此连圏内,内盖3的顶部与内垫片2相接,将内垫片2压紧,内盖3的开口边外侧壁与外盖1的内侧壁相接,外盖1和内盖3的开口边缘同平面,外盖1和 内盖3的开口边缘与输液管口 4边缘采用热合密封连接。外盖1顶部的外面设 有拉环5,内盖3为台形,内盖3的开口端直径大于底面直径。上述的外盖1上设置有易拉件6,易拉件6上设置有拉环5,外盖1顶部 沿时针方向设有刻痕,沿与拉环5的根部相对一侧轴向施力,即可拉开拉环5, 用针剌穿内垫片2,透过瓶盖顶部向瓶体内加药或给病人给药。内盖3为台形,将市售的圆柱形内盖改为台体,美观大方,且节约材料。上述的外盖1的小阶梯壳体外径尺寸为23mm,小阶梯壳体内的内垫片2 的尺寸也随之改变。实施例四由外盖l、垫片2、内盖3组成,外盖1和内盖3通过一次注塑成形,外 盖1主体为大小两级阶梯壳体,小阶梯壳体内嵌有内垫片2;大阶梯壳体设有 内盖3,内盖3的顶部设有圆形的边圈,垫片2的一端正好位于此连圈内,内 盖3的顶部与内垫片2相接,将内垫片2压紧,内盖3的开口边外侧壁与外盖 l的内侧壁相接,外盖1和内盖3的开口边缘同平面,外盖1和内盖3的开口 边缘与输液管口 4边缘采用热合密封连接。外盖1顶部的外面设有拉环5,内 盖3为台形,内盖3的开口端直径大于底面直径。上述的外盖1上设置有易拉件6,易拉件6上设置有拉环5,外盖1顶部 沿时针方向设有刻痕,沿与拉环5的根部相对一侧轴向施力,即可拉开拉环5, 用针刺穿内垫片2,透过瓶盖顶部向瓶体内加药或给病人给药。内盖3为台形,将市售的圆柱形内盖改为台体,美观大方,且节约材料。大阶梯与小阶梯之间过渡连接部分外径为由大到小平滑过渡连接小阶梯壳体的外径为21mm,小阶梯壳体内的内垫片2的尺寸也随之改变。 大阶梯壳体的尺寸为28mm.实施例五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小阶梯壳体外径尺寸为 25mm,同时小阶梯壳体内的内垫片2的尺寸也随之改变。实施例六实施例六与实施例四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小阶梯壳体外径尺寸为26mm,同时小阶梯壳体内的内垫片2的尺寸也随之改变。权利要求1. 输液容器组合盖,包括依秩叠合的外盖(1)、垫片(2)、内盖(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输液容器组合盖,包括依秩叠合的外盖(1)、垫片(2)、内盖(3),外盖(1)的壳体内嵌有内垫片(2)和内盖(3),内盖(3)的顶部与内垫片(2)相接,内盖(3)开口边的外侧壁与外盖(1)的内侧壁相接,外盖(1)和内盖(3)的开口边缘同平面,外盖(1)和内盖(3)的开口边缘与输液管口(4)边缘密封连接,外盖(1)顶部的外面设有易拉件(6),其特征在于:内盖(3)为台形,内盖(3)的开口端直径大于底面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陈张前程王廷瑞孙朝良赵立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