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光远专利>正文

防伪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791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伪容器,涉及一种液体包装的容器装置,由注入阀、出气阀、上盖、导管、内缸、下壳、苯板层、活动套、出液嘴构成,内缸在下壳中,内缸与下壳之间的下部有苯板层,上盖装在内缸的上开口处,上盖处有出气阀,上盖通过注入阀连接导管,注入阀和导管在内缸中,活动套装设在内缸底部,一端在内缸中,另一端在下壳外部,并且与出液嘴连接。罐装流体时,打开出气阀,将流体通过注入阀、导管注入内缸中。使用时,打开出液嘴使流体流出,控制把手可以调整流体的流量,出液嘴可以拆卸,苯板层可防止运输过程中容器震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运输,并且具有一定防伪作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包装的容器装置,尤其是防伪和移动的防伪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液体包装物一般采用塑料瓶、玻璃瓶及木制酒桶。但是很多白酒、啤酒、葡萄酒及饮料的包装物存在容易破碎、不能移动使用,给运输和存放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使用及运输,并能够防伪的防伪容器。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注入阀、出气阀、上盖、导管、内缸、下壳、苯板层、活动套、出液嘴构成防伪容器,内缸在下壳中,内缸与下壳之间的下部有苯板层,上盖装在内缸的上开口处,上盖处有出气阀,上盖通过注入阀连接导管,注入阀和导管在内缸中,活动套装设在内缸底部,一端在内缸中,另一端在下壳外部,并且与出液嘴连接,出液嘴处装有把手。罐装流体时,打开出气阀,将流体通过注入阀、导管注入内缸中。使用时,打开出液嘴使流体流出,控制把手可以调整流体的流量,出液嘴可以拆卸,苯板层可防止运输过程中容器震动。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运输,并且具有一定防伪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注入阀1、出气阀2、上盖3、导管4、内缸6、下壳7、苯板层9、活动套11、出液嘴12构成,内缸6在下壳7中,内缸6与下壳7之间的下部有苯板层9,上盖3装在内缸6的上开口处,上盖3处有出气阀2,上盖3通过注入阀1连接导管4,注入阀1和导管4在内缸6中,活动套11装设在内缸6底部,一端在内缸6中,另一端在下壳7外部,并且与出液嘴12连接,出液嘴12处装有把手10,下壳7的上下两部分通过连接螺丝5连为一体,下壳7的下部外侧有橡胶箍9。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容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注入阀、出气阀、上盖、导管、内缸、下壳、苯板层、活动套、出液嘴构成,内缸在下壳中,内缸与下壳之间的下部有苯板层,上盖装在内缸的上开口处,上盖处有出气阀,上盖通过注入阀连接导管,注入阀和导管在内缸中,活动套装设在内缸底部,一端在内缸中,另一端在下壳外部,并且与出液嘴连接。专利摘要一种防伪容器,涉及一种液体包装的容器装置,由注入阀、出气阀、上盖、导管、内缸、下壳、苯板层、活动套、出液嘴构成,内缸在下壳中,内缸与下壳之间的下部有苯板层,上盖装在内缸的上开口处,上盖处有出气阀,上盖通过注入阀连接导管,注入阀和导管在内缸中,活动套装设在内缸底部,一端在内缸中,另一端在下壳外部,并且与出液嘴连接。罐装流体时,打开出气阀,将流体通过注入阀、导管注入内缸中。使用时,打开出液嘴使流体流出,控制把手可以调整流体的流量,出液嘴可以拆卸,苯板层可防止运输过程中容器震动。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运输,并且具有一定防伪作用。文档编号B65D85/72GK2493565SQ0025334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3日专利技术者王光远 申请人:王光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伪容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注入阀、出气阀、上盖、导管、内缸、下壳、苯板层、活动套、出液嘴构成,内缸在下壳中,内缸与下壳之间的下部有苯板层,上盖装在内缸的上开口处,上盖处有出气阀,上盖通过注入阀连接导管,注入阀和导管在内缸中,活动套装设在内缸底部,一端在内缸中,另一端在下壳外部,并且与出液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远
申请(专利权)人:王光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