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坤忠专利>正文

一种附搅拌匙之容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727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一种附搅拌匙之容器的结构。该容器,包括有:一容器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提供存放液态或固态之物质;以及一搅拌匙,该搅拌匙与该容器本体一体成型,且由该容器本体的边缘延伸形成,并可以破坏性的方式将之剥离使成为一独立的搅拌匙。该容器具有下例之优点:第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搅拌匙直接附加于该容器上,而提供使用者毋须另外准备搅拌匙,使用方便。第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搅拌匙与该容器本体或容器一体一次成型,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方便且不增加成本。(*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所涉及一种附搅拌匙之容器的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休闲意识的渐增,平日忙于工作的现代人通常利用假日携家带眷往郊外跑,而部份的人亦喜欢在郊外享受野餐或者享受饮料的悠闲乐趣;其中于郊外享用热饮时,一般业者通常将添加物另外包装,欲饮用时再予以搅拌,例如饮用咖啡时依个人喜好添加奶油即是,一般俗称「奶油球」,该容器之结构如第1、2图所示,包括有一容置空间10用以容纳调味料如奶油,且于该容置空间之开口处向外侧延伸出外缘部11;以及一粘合于容置空间10开口外缘部外盖12,用以密封调味料,同时于该外缘部设有一断裂线13,用以使使用者于使用时方便地撕开外盖12使;但由于位于郊外,且饮料如咖啡加入奶油后通常必须搅拌,当忘了带搅拌匙时,则造成相当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附搅拌匙之容器。为实现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附搅拌匙之容器,包括有一容器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提供存放液态或固态之物质;以及一搅拌匙,该搅拌匙与该容器本体一体成型,且由该容器本体的边缘延伸形成,并可以破坏性的方式将之剥离使成为一独立的搅拌匙。为实现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可采取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该附搅拌匙之容器,包括有一容器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用以提供存放液态或固态的物质;一容器盖,具有与该容器开口相对应的形状,用以封盖该容器;及一搅拌匙,该搅拌匙自该容器盖的边缘延伸形成,并可以破坏性的方式将之剥离使成为一独立的搅拌匙,该搅拌匙进一步的包括含有一头部与一握持部,该握持部供握持之用,而该头部供伸入容器内搅拌之用。为实现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可采取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该附搅拌匙之容器,包括有容器本体,为具有一开口之容置空间,通过该容置间置放液态或者固态之调味料或其它物质,其中于该容器开口端向外延伸出外缘部,并于该外缘部设有一个以上之卡掣孔;搅拌匙,该搅拌匙为一体成形,且其形状相对应该外缘部,且于该搅拌匙之一侧边设有与卡掣孔相对应之卡掣凸块,使该搅拌匙得以卡掣于该容器本体上。本技术容器附带有搅拌匙,具有下例之优点第一本技术之搅拌匙直接附加于该容器上,而提供使用者毋须另外准备搅拌匙,使用方便。第二本技术之搅拌匙与该容器本体或容器一体一次成型,使本技术制造方便且不增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容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容器之剖面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一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一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之实施例一另一实施之剖面示意图。图6本技术实施例一之搅拌匙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实施例一之搅拌匙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本技术之第二实施例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本技术之第三实施例之结构示意图。。图号简单说明现有技术部份10容置空间11外缘部12外盖13断裂线实施例一部份20容器本体21搅拌匙22容器盖 23容置空间24撕裂线 25外缘部26底部27挠性条28凸条211头部212握持部实施例二部份30容器本体31搅拌匙32容器盖 33容置空间34撕裂线实施例三部份40容器本体41搅拌匙42容器盖 43容置空间44外缘部 45卡掣孔46卡掣凸块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图3-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附搅拌匙之容器结构,其主要由一容器本体20、一搅拌超21以及一容器盖22所组成;其中容器本体20,为一具开口之容置空间23,通过该容置空间23置放液态或者固态之调味料或其它物质(如图3所示)。容器盖22,具有与该容器开口相对应的形状,用以封盖容器本体20之开口。搅拌匙21,由该容器本体20之开口边缘处向外侧延伸出(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当中,该搅拌匙21与该容器本体20一体成型,且于该容器本体20与搅拌匙21之间形成一撕裂线24,使提供使用者欲使用时,可沿着该撕裂线24撕开取下该搅拌匙21。如图6-7所示,该搅拌匙21具有一头部211及一握持部212,用以提供使用者握推该握持部212而利用该头部211浸入其它容器内搅拌。由于该搅拌匙21与容器本体20一体成型,因此当该搅拌匙21由容器本体20取下时,其形状略与容器本体20开口形状相符,并不方便使用,在本实施例当中,该搅拌匙21为可塑性塑料,使用者可将其拉直或扭转使其形成搅拌匙或搅拌棒,使该使用者得以该搅拌匙21头部211搅拌饮料。另外,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当中,该搅拌匙21可由该容器本体20之开口外缘部25向下延伸出,或由该容器本体20底部26外缘延伸出,而为使该搅拌匙21取下拉直后得以有较佳之强度,该搅拌匙21之厚度可大于容器本体20之壁厚。再者,由于该搅拌匙21于成型时围绕于该容器本体20之外缘,取下搅拌匙21时必须拉直以适合使用者使用之长度,为方便使用者取直,在本实施例当中,该搅拌匙21上包覆有一挠性条27,用以提供使用者拉直该搅拌匙21成直条状并增加搅拌匙21之硬度(如图6所示)。另外在本实施例当中,该搅拌匙21本体具有一段适当长度且向一侧面凸出之凸条28,当使用者撕下搅拌匙21后,以手指沿着凸条28压掣变形至搅拌匙21本体之另一侧面,使其得以利用该凸条28之变形而帮助使用者取直该搅拌匙21成直条状(图7所示)。实施例二敬请参阅图8-9,本实施例之一种附搅拌匙之容器结构,其主要由一容器本体30、一搅拌匙31以及一容器盖32所组成;其中容器本体30,为具有一开口之容置空间33,通过该容置空间33置放液态或者固态之调味料或其它物质。容器盖32,具有与该容器本体开口相对应的形状,用以封盖容器本体30开口。搅拌匙31,由该容器盖32之边缘处向外侧或向下方延伸出,在本实施例当中,该搅拌匙31与该容器盖32一体成型,且于该容器盖32与搅拌匙31之间形成一撕裂线34,可使提供使用者欲使用时延着该撕裂线34撕开取下该搅拌匙31。实施例三敬请参阅图10,本实施例之一种附搅拌匙之容器结构,其主要由一容器本体40、一搅拌匙41以及一容器盖42所组成;其中容器本体40,为具有一开口之容置空间43,通过该容置间43置放液态或者固态之调味料或其它物质,其中于该容器本体40开口端向外延伸出外缘部44,并于该外缘部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之卡掣孔45。容器盖42,具有与该容器开口相对应的形状,用以封盖容器本体40。搅拌匙41,为一体成形,且其形状相对应该外缘部44,且于该搅拌41之一侧边设有与卡掣孔45相对应之卡掣凸块46,俾使该搅拌匙41得以卡掣于该容器本体40上;使其得以提供使用者可拆式的取下该搅拌匙进行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附搅拌匙之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容器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一搅拌匙,与该容器本体一体成型,且由该容器本体的边缘延伸形成,并可以破坏性的方式将之剥离使成为一独立的搅拌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搅拌匙之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结构包括有一容器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搅拌匙之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搅拌匙成型时与该容器出口形状相符连接,而该搅拌匙取下分离时,则可拉直形成长条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搅拌匙之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搅拌匙包覆有一挠性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搅拌匙之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搅拌匙之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容器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一搅拌匙,与该容器本体一体成型,且由该容器本体的边缘延伸形成,并可以破坏性的方式将之剥离使成为一独立的搅拌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坤忠
申请(专利权)人:林坤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