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坤忠专利>正文

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34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龙头,包括一基座、一控水装置及一外壳,基座呈管状且接设在水源出水口,控水装置组装在基座上,包含彼此相互叠置且其上都设有对应状开口的一顶阀块、一固定阀块与一底阀块,及一可连动底阀块相对于固定阀块转动的调整环,外壳具有一贯穿水道,水道的一轴端可自由旋转地套设在基座上并可连动顶阀块相对于固定阀块转动,另一轴端可导引水流排出,转动外壳就可调整龙头水流量,转动调整环可调整龙头的最大出水量。(*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龙头,特别是涉及一种较不占空间而供水量大的龙头。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现有的龙头包括一个中空弯管状外壳11,该外壳具有一个可供水流通的水道12,该水道12一端是一连接端13,其可接设由一壁面10内往外延伸的水源,另一端是一个龙头嘴段14,可用於导引水流往下流出壳体外,为了控制水流的供给,在该外壳11上再设一个通向水道12的控制旋钮15,该控制旋钮15可借助螺栓或球形阀控制水流的启闭与大小,其造型除了旋钮状,也有呈左右拨动的拨杆状或上下按压的压杆状设计。但是现有的龙头仍具有以下的缺点一、在组装好以後,该龙头嘴段14伸出墙壁一段距离,较占空间且易造成使用者的不便该龙头的外壳11是直接与水源端接设,龙头嘴段显得较突兀,此不仅占空间,且当其装设於一般洗脸槽上时,使用者接好水欲就着洗脸槽拨水洗脸时,其脸部与手部容易碰触到龙头本体,而当其装设在一般厨房的洗碗槽时,因该龙头嘴段14的阻挡,大型的器具如大的锅具等不易放入水槽中,以及当其装设在室外墙壁上时,该龙头嘴段也可能受外力碰撞而损坏。二、无法适时调整全开时的最大供水量现有的龙头,其开关水的控制及水量大小的调整都是集中在一支拨杆或该控制旋钮15,所以,常因开启的力道不易控制,而造成水源的浪费,如公共场所的龙头常因使用者一开水时即位於大水量的出水,造成洗手时便消耗掉数公升的水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隐藏于墙壁中及供水量较大的龙头。本技术的龙头包括一个基座、一个控水装置及一个外壳,该基座贯穿设有一个轴孔,该轴孔具有两个轴端,其中一轴端为一个可外接水源的组装部,另一轴端为一个套接部,该控水装置组装在该基座的套接部上,是用於控制该基座内水液的流通,该外壳装设在该基座的套接部上,其中,该外壳具有一个贯穿的水道,该水道具有两个轴端,其中一轴端为一个可自由旋转地套设在该基座的套接部上,而将该控水装置包覆其内的套合段,另一轴端为一个导引水流排出的龙头嘴段,在该套合段内并设有一个对应於该控水装置的壁面,在该壁面上形成一个可与该控水装置固设的固接部,通过拨动该外壳的龙头嘴段相对於该基座旋转并连动该控水装置,可开关龙头或调整龙头供水流量。于是,龙头可安装在墙孔中,使用时移出,可以节省空间、方便开关且调整到其全开时可达最大供水量。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龙头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龙头的组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承座与固定座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沿图3中直线Ⅴ-Ⅴ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沿图3中直线Ⅵ-Ⅵ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2、3所示,本技术的龙头,包括一个基座2、一个控水装置20及一个外壳7。该基座2呈管状,其中央贯穿设有一个轴孔21,该轴孔21具有两个轴端,其中一轴端是一个形成有外螺纹而用於外接水源的组装部22,另一轴端为一个形成有内螺纹的套接部23,在该套接部23底端内壁面径向向内凸设有一个卡抵部231,该卡抵部231上可承放一个水封232,该套接部23与组装部22间再形成一个径向外凸的抵靠环24,该套接部23的外壁面上环设有两个间隔状的嵌槽25,以及两个靠向该抵靠环24并互相对称而可通向该轴孔21的窗口26,该各嵌槽25中分别嵌设有一个防漏元件27,该套接部23具有一个远离该组装部22的环缘233,在该环缘233上设有一个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并呈轴向凸伸的限位肋28,该限位肋28上具有两个限位端281。该控水装置20是用於控制该基座2内水液的流通,包括一个承座3、一个固定座4、一个顶阀块51、一个固定阀块52、一个底阀块53及一个调整环6。该承座3也是呈管状,组装在该基座2上,具有一个与该基座2的轴孔21轴向对应的贯孔31,其座体中段处形成有可对应螺设在该基座2套接部23上的外螺纹部32,顶端沿该贯孔31孔缘环设有一个凸伸出该套接部23顶端的六边形凸块33,在该外螺纹部32下方径向内缩延伸设有一个套筒部34,该套筒部34具有一个底缘341,该底缘341可压抵於该水封232上,使该水封232夹迫於该承座3与基座2之间。该固定座4容装在该承座3的贯孔31中,其具有一个块状本体41,该本体41顶端一体成型一个环状卡固头部42,底端一体成型一个与该卡固头部42同轴向的盘状板片43,该卡固头部42凸伸出该承座3的贯孔31顶端外侧,其中央形成一个螺孔44,而外壁面连续环设有卡齿45,该板片43上贯设有两对应状的通孔46,其片体顶面可配合一个平滑元件47顶靠於该承座3内与其相配合的抵缘37上,底面则设有一个卡合部48,在本实施例中,该卡合部48是一个凸肋。该顶阀块51呈短圆柱状,是以陶磁为材质制成,容装在该承座3内,其两端分别具有一个第一表面511以及一个第二表面512,该第一表面511可贴合於该固定座4的板片43底面且其上对应於该板片43底面上的卡合部48形成有一个凹槽513,在该第一、二表面511、512间位於该凹槽513两侧并贯设有两个对应的扇形顶开口514。该固定阀块52呈圆盘状,同样也是以陶磁为材质制成,具有两个对应凸粒521、两个相背离的顶、底面522、523以及两个连通该顶、底面522、523且与该顶阀块51的顶开口514对应的固定开口524,该两对应凸粒521位於该水封232下方,且与该基座2的卡抵部231配合而可供该水封232承放,该顶面522是叠合於该顶阀块51的第二表面512上。该底阀块53呈圆盘状且以陶磁为材质制成,容装在该基座2中,其造型与该固定阀块52相类似,也具有两个相背离的顶、底面531、532及两个与该固定阀块52的固定开口524对应的底开口533,不同的是,其外径比该固定阀块52大且在外周壁面上形成有两个对应於该基座2窗口26的卡嵌槽534,该底面532是藉一个防漏元件535(如水封等)靠抵在该基座2内的承抵缘29上,该顶面531则贴抵在该固定阀块52的底面523上。该调整环6可在一角度内自由转动地套设於该基座2上并承抵於该基座2的抵靠环24上,其上对应设有两个可分别穿经该基座2两窗口26并卡嵌於该底阀块53的卡嵌槽534上的固定元件61,且在外壁面环设有方便抓握的肋条62,当转动该调整环6使其相对於该基座2旋转时,该底阀块53可同时被转动并使其上的底开口533与固定阀块52上的固定开口524的相对位置改变。该外壳7呈弯管状,具有一个贯穿水道71,该水道71的两轴端分别为一个套合段72与一个龙头嘴段73,该套合段72可自由旋转地套设在该基座2的套接部23上,而将该固定座4与承座3包覆其内,在该承座2的套接部23上设有两个防漏元件27,因此,该外壳7虽然可相对於该套接部23旋转但不会有漏水的情形,该套合段72内对应於该固定座4的壁面74上设有一个固接部75,该固接部75可藉一个螺丝76及一个防水垫圈77与该固定座4的卡固头部42固设,另外,在该套合段72的壁面74上再凸设有一个凸块78,该凸块78具有一个可贴抵在该基座2环缘233上的贴靠面781,而该龙头嘴段73是用於导引水流排出。如图4所示,当该外壳7旋转时,该限位凸块78可在环缘233上滑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龙头,包括一个基座、一个控水装置及一个外壳,该基座贯穿设有一个轴孔,该轴孔其中一轴端为一个套接部,该控水装置组装在该基座的套接部上,该外壳装设在该基座的套接部上,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具有一个贯穿水道,该水道具有两个轴端,其中一轴端为一 个可自由旋转地套设在该基座的套接部上,而将该控水装置包覆在其内的套合段,另一轴端为一个导引水流排出的龙头嘴段,在该套合段内并设有一个对应於该控水装置的壁面,在该壁面上形成一个可与该控水装置固设的固接部,该外壳的龙头嘴段可相对於该基座旋转地设置并连动该控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坤忠
申请(专利权)人:林坤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