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熙宁专利>正文

防残液外流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839 阅读:205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止容器在倒出液体时残液外流的容器塞,属生活日用品,它包括塞、连接条和塞盖,塞的上部有导流舌和回流槽,并有一缺口(或孔状口)连着空心管,液体沿导流舌倒出,残液由回流槽收集后,顺缺口(或孔状口)沿空心管返回容器内,可有效地防止残液沿容器外侧流出,能长期保持容器外壁清洁,不污染使用人和放容器的物面。适用于各种盛液体的容器。清洁卫生,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止容器在倒出液体时残液外流的容器塞,属生活日用品。现有的各种容器塞,其基本功能是盖住容器口,使容器内液体不外溢;在用液体时,把容器塞盖取下,从容器口倒出液体,但每次倒出液体时,总有些残液要顺着容器口外侧流出来,如从酱油瓶里倒出酱油,先取下瓶塞或瓶盖,倾斜酱油瓶。酱油顺着瓶口流出,每次倒出酱油后,总有些酱油残液要顺着瓶口外侧流出,往往使使用人和放瓶子的物面污染。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提出一种在倒出液体时防止残液外流的容器塞。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本技术的结构图如附图所示附图中的标注序号分别表示如下1、导流舌,2、回流槽,3、缺口(或孔状口),4、容器口盖,5、空心管,6、连接条,7、塞盖。本技术由塞、连接条6和塞盖7组成,连接条将塞和塞盖连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塞上设有一个导流舌1和回流槽2,回流槽槽底作成倾斜状,在导流舌和回流槽的连接处设有一个缺口(或孔状口)3,该缺口(或孔状口)与塞下部的空心管5相连通往容器内。塞的上部的导流舌1,为倒出液体的出口,倒出液体后,残液流入回流槽2,回流槽槽底作成倾斜状,在导流舌与回流槽之间设有一个缺口(或孔状口)3,缺口(或孔状口)与塞下部的空心管5相连,残液由回流槽收集后,沿缺口(或孔状口)和空心管返入容器内。容器口盖4盖在容器口上。使用时,将塞塞入容器口,容器口盖4盖在口上,连接条6将塞和塞盖7连在一起,塞盖7盖在塞上,以保持容器内液体的清洁;当倒出液体时,先拿开塞盖7,倾斜容器,顺导流舌1倒出液体;倒出液体后,放平容器,其残留液体流入回流槽2收集后,沿缺口(或孔状口)3和空心管5,返入容器内。本技术的优点是能有效地防止容器内的残液沿容器外侧流出,故能长期保持容器外壁清洁,从而不污染使用人和放容器的物面;能保持容器内清洁,使用简单方便。本技术可广泛用于各种盛液体的容器,诸如酱油、醋、各种油桶、油壶、水瓶、热水瓶等。权利要求1.防残液外流塞,它由塞、连接条6和塞盖7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塞上设有一个导流舌1和回流槽2,回流槽的槽底作成倾斜状,在导流舌和回流槽的连接处设有一个缺口(或孔状口)3,该缺口(或孔状口)与塞下部的空心管5相连通往容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残液外流塞,其特征在于其连接条6将塞和塞盖7连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止容器在倒出液体时残液外流的容器塞,属生活日用品,它包括塞、连接条和塞盖,塞的上部有导流舌和回流槽,并有一缺口(或孔状口)连着空心管,液体沿导流舌倒出,残液由回流槽收集后,顺缺口(或孔状口)沿空心管返回容器内,可有效地防止残液沿容器外侧流出,能长期保持容器外壁清洁,不污染使用人和放容器的物面。适用于各种盛液体的容器。清洁卫生,使用方便。文档编号B65D47/00GK2098479SQ9122026公开日1992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谭熙宁 申请人:谭熙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残液外流塞,它由塞、连接条6和塞盖7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塞上设有一个导流舌1和回流槽2,回流槽的槽底作成倾斜状,在导流舌和回流槽的连接处设有一个缺口(或孔状口)3,该缺口(或孔状口)与塞下部的空心管5相连通往容器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熙宁
申请(专利权)人:谭熙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2月08日 05:19
    外流(wàiliú),词语,意为:流散到外地或外国。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