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思危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241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控制器、主镜片、前壳体、后壳体、红外测距装置、固定板与固定轴,所述前壳体内靠近后壳体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连接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远离固定板一端与主镜片的中部连接,所述固定轴上设有上伸缩杆、下伸缩杆、侧伸缩杆A与侧伸缩杆B,所述上伸缩杆、下伸缩杆、侧伸缩杆A与侧伸缩杆B分别连接上镜片、下镜片、侧镜片A与侧镜片B,所述后壳体设有红外测距装置,且后壳体上端设有声光报警装置,通过设置的上镜片、下镜片、侧镜片A与侧镜片B利用连接的伸缩杆伸出前壳体提供更大的视区,避免驾驶员遇到转弯路段或是其他有盲区的特殊路段时不会给驾驶员造成盲区,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视镜,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属于汽车配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是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情况来进行变道或转向、转弯的。现有的汽车后视镜主要有平面后视镜与弧形后视镜两种,都存在着视区小、盲点大的缺点;有资料表明,许多交通事故、特别在汽车变道或转弯时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驾驶员无法观察到车后方来车造成的。因此如何减小或消除后视盲区成为汽车后视镜设计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控制器、主镜片、前壳体、后壳体、红外测距装置、固定板与固定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内靠近后壳体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连接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远离固定板一端与主镜片的中部连接,所述固定轴上设有上伸缩杆、下伸缩杆、侧伸缩杆A与侧伸缩杆B,所述上伸缩杆、下伸缩杆、侧伸缩杆A与侧伸缩杆B分别连接上镜片、下镜片、侧镜片A与侧镜片B,所述后壳体设有红外测距装置,且后壳体上端设有声光报警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轴靠近固定板一端设有四个弹簧,且四个弹簧以两两之间90度设置于固定轴上,所述弹簧远离固定轴一端连接前壳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伸缩杆、下伸缩杆、侧伸缩杆A与侧伸缩杆B两两之间为90度设置于固定轴上,所述伸缩杆A与侧伸缩杆B位于固定轴靠近弹簧一端且相对设置,所述上伸缩杆、下伸缩杆位于固定轴靠近主镜片一端且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伸缩杆、下伸缩杆、侧伸缩杆A与侧伸缩杆B均由汽缸驱动且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汽车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测距装置连接声光报警器。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汽车后视镜,通过设置的上镜片、下镜片、侧镜片A与侧镜片B利用连接的伸缩杆伸出前壳体提供更大的视区,避免驾驶员遇到转弯路段或是其他有盲区的特殊路段时不会给驾驶员造成盲区,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的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控制器;2、前壳体;3、侧镜片A ;4、侧镜片B ;5、上镜片;6、下镜片;7、上伸缩杆;8、下伸缩杆;9、侧伸缩杆B ;10、侧伸缩杆A ;11、弹簧;12、主镜片;13、固定轴;14、声光报警器;15、固定板;16、后壳体;17、红外测距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控制器1、主镜片12、前壳体2、后壳体16、红外测距装置17、固定板15与固定轴13,所述前壳体2内靠近后壳体16一端设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中部连接固定轴13,所述固定轴13远离固定板15—端与主镜片12的中部连接,所述固定轴13上设有上伸缩杆7、下伸缩杆8、侧伸缩杆AlO与侧伸缩杆B9,所述上伸缩杆7、下伸缩杆8、侧伸缩杆AlO与侧伸缩杆B9分别连接上镜片5、下镜片6、侧镜片A3与侧镜片B4,当遇到有盲区路段,通过控制器I将上镜片5、下镜片6、侧镜片A3或者侧镜片B4利用各镜片对应的伸缩杆伸出前壳体2提供更大的视区,所述后壳体16设有红外测距装置17,且后壳体16上端设有声光报警装置14。所述固定轴13靠近固定板15 —端设有四个弹簧11,且四个弹簧11以两两之间90度设置于固定轴13上,所述弹簧11远离固定轴13 —端连接前壳体2,当上镜片5、下镜片6、侧镜片A3或者侧镜片B4伸出前壳体2后在进入前壳体2内时,弹簧11将前壳体2拉回,避免灰尘或者雨水进入前壳体2内,所述上伸缩杆7、下伸缩杆8、侧伸缩杆AlO与侧伸缩杆B9两两之间为90度设置于固定轴13上,所述侧伸缩杆AlO与侧伸缩杆B9位于固定轴13靠近弹簧11 一端且相对设置,所述上伸缩杆7、下伸缩杆8位于固定轴13靠近主镜片12 —端且相对设置,所述上伸缩杆7、下伸缩杆8、侧伸缩杆AlO与侧伸缩杆B9均由汽缸驱动且连接控制器I,所述控制器I设置在汽车内,所述红外测距装置17连接声光报警器14,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红外测距装置17测到与相邻车辆过近时将会向声光报警器14发出信号,声光报警器14工作提醒驾驶员注意车距,同时也提醒相邻车辆的驾驶员保持车距,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具体的,汽车在行驶时,当遇到有盲区路段,通过控制器将上镜片5、下镜片6、侧镜片A3或者侧镜片B4利用各镜片对应的伸缩杆伸出前壳体2提供更大的视区,避免驾驶员遇到转弯路段或是其他有盲区的特殊路段时不会给驾驶员造成盲区,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所述红外测距装置17连接声光报警器14,当红外测距装置17测到与相邻车辆过近时将会向声光报警器14发出信号,声光报警器14工作提醒驾驶员注意车距,同时也提醒相邻车辆的驾驶员保持车距,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该种汽车后视镜,通过设置的上镜片5、下镜片6、侧镜片A3与侧镜片B4利用连接的伸缩杆伸出前壳体2提供更大的视区,避免驾驶员遇到转弯路段或是其他有盲区的特殊路段时不会给驾驶员造成盲区,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控制器(I)、主镜片(12)、前壳体(2)、后壳体(16)、红外测距装置(17)、固定板(15)与固定轴(1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内靠近后壳体(16) —端设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中部连接固定轴(13),所述固定轴(13)远离固定板(15 ) —端与主镜片(12 )的中部连接,所述固定轴(13 )上设有上伸缩杆(7 )、下伸缩杆(8 )、侧伸缩杆A (10)与侧伸缩杆B (9),所述上伸缩杆()7、下伸缩杆(8)、侧伸缩杆A (10)与侧伸缩杆B (9)分别连接上镜片(5)、下镜片(6)、侧镜片A (3)与侧镜片B (4),所述后壳体(16)设有红外测距装置(17),且后壳体(16)上端设有声光报警装置(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3)靠近固定板(15)—端设有四个弹簧(11),且四个弹簧(11)以两两之间90度设置于固定轴(13)上,所述弹簧(11)远离固定轴(13) 一端连接前壳体(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伸缩杆(7)、下伸缩杆(8)、侧伸缩杆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控制器(1)、主镜片(12)、前壳体(2)、后壳体(16)、红外测距装置(17)、固定板(15)与固定轴(1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2)内靠近后壳体(16)一端设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中部连接固定轴(13),所述固定轴(13)远离固定板(15)一端与主镜片(12)的中部连接,所述固定轴(13)上设有上伸缩杆(7)、下伸缩杆(8)、侧伸缩杆A(10)与侧伸缩杆B(9),所述上伸缩杆()7、下伸缩杆(8)、侧伸缩杆A(10)与侧伸缩杆B(9)分别连接上镜片(5)、下镜片(6)、侧镜片A(3)与侧镜片B(4),所述后壳体(16)设有红外测距装置(17),且后壳体(16)上端设有声光报警装置(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危孙钰文江廷鹏胡芊芊
申请(专利权)人:刘思危孙钰文江廷鹏胡芊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