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锦翠专利>正文

容器构件、容器、空气净化模块以及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5731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0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容器构件、容器、空气净化模块以及空气净化器,其包括: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所述的两个栅板,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的面积之和占该栅板面积的50%以上;以及支撑件,设置在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之间;所述的第一栅板的板面和第二栅板的板面相对设置,所述支撑件的至少一个部位与第一栅板接触,所述支撑件的至少另一个部位与第二栅板接触,用于保持所述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之间的距离不被缩小。所述容器构件可以保持两个相邻的容器构件之间填充的空气净化剂颗粒的床层保持厚度稳定,从而使得空气可以均匀通过净化剂颗粒床层,避免空气净化剂颗粒浪费,增加空气净化器使用时间和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器构件、容器、空气净化模块以及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在进行多相过程的设备中,若有固相参与,且处于静止状态时,则设备内的固体颗粒物料层,称为固定床。例如,固定床离子交换柱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层,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中的催化剂颗粒层,固定床吸附器中的吸附剂颗粒层等,均属于固定床。固定床中的物料不限于颗粒状,蜂窝状、纤维状或网状也可以使用。传统的固定床一般是由容器以及容纳在容器中的固相物料所构成。在实现固定床功能过程中,一般是液相或者气相物料流经固定床中的固相物料,所述的液相或者气相物料(以下简称流动相)在固定床中的固相表面发生反应、吸附或者脱附等化学物理过程。在这些化学或物理过程中,流动相与固相物料的充分接触是直接影响所述化学或物理过程效果的关键因素,接触越充分越均匀才能发挥固定床中全部固体物料的功能和性能。但是,固定床具有较高的流动阻力,在某些应用中,由于对噪声、能耗或动力等方面具有特定要求的原因,需要减小流动相流经固定床的压力降。例如,在家用或商用空气净化器中,经常应用活性炭吸附固定床净化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由于此类空气净化器空气流量大,对设备噪声和能耗有限制,因此,一般要求活性炭固定床阻力小于200Pa,特殊应用下的空气净化处理活性炭固定床可以放宽到lOOOPa。减少固定床阻力的方法之一是将固定床设计为较大的流通截面积和/或较小的流通厚度,通常为大板状,这样,气体经过固定床的线速度小,流动距离短,从而降低了气体压力降。由于大板状固定床的迎流面较大(长乘宽),考虑到气体在面上的均匀分布,设备整体设计难以做到紧凑,因此,进一步的优化结构是将大板状固定床沿长或宽的方向分切为若干小板,再将这些小板拼接为折叠型(W型或III型)。折叠型板状固定床的优点在于,其外包络尺寸与大板状固定床相比,长和/或宽的尺寸减小,设备整体设计灵活,易于做到紧凑。无论是大板型固定床还是折叠型板状固定床,都存在板型结构壳体的结构刚性差的问题。例如,折叠型板状固定床中的一片小板,其六面成型结构为:气体进入面和出口面为开设密集孔眼的薄钢板(简称网板),两板间距为固定床厚度,围绕固定床四周,用四片钢板围成口字形框架,六面结构形成板型固定床壳体。将颗粒状物料(如上例中的净化器,物料为活性炭颗粒)装填入壳体,并振实。由于平面结构刚性差,在装填物料时,极易出现网板变形,向外凸起,并且随着后期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凸起进一步加剧。凸起导致固定床厚度不均,大部分气体从薄处流通,出现薄处过早失效,厚处基本无效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固定床性能。后期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振动加剧的凸起更有可能导致固定床物料顶面下降,出现气体直接短路的空白区域。针对网板结构刚性差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法是设置若干限位钢柱,钢柱两端分别连接前后网板,钢柱长度等于固定床厚度,作用是在钢柱附近,强行限制网板间距为预设固定床厚度。钢柱数量越多,固定床厚度越均匀。但是,为了减小钢柱插入产生的沟流问题,限位钢柱需设置挡板,导致钢柱周围部分区域是固定床的无效区域,多个钢柱累积的无效区域严重影响固定床的有效面积。因此,限位钢柱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凸起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容器构件、容器、空气净化模块以及空气净化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容器构件,其包括:第一栅板,为板状,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的面积之和占该第一栅板面积的50%以上;第二栅板,为板状,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的面积之和占该第二栅板面积的50%以上;以及支撑件,设置在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之间;所述的第一栅板的板面和第二栅板的板面相对设置,所述支撑件的至少一个部位与第一栅板接触,所述支撑件的至少另一个部位与第二栅板接触,用于保持所述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之间的距离不被缩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进一步的,前述的容器构件,所述的第一栅板和/或所述的第二栅板的形状为平面或者曲面,较佳的,所述的曲面为球面或者圆柱面;和/或所述的第一栅板和/或所述的第二栅板的侧边围成的图形的正投影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其中所述的多边形的边数大于等于四;和/或所述的第一栅板和/或所述的第二栅板的通孔的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优选的,所述的多边形为正多边形。进一步的,前述的容器构件,还包括:侧板,连接于所述的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由第一栅板、第二栅板以及侧板共同围成一容纳空间,且所述的容纳空间具有开口 ;所述的开口设置在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之间,用于气体流入或者流出所述的容纳空间;所述的支撑件位于所述的容纳空间中。进一步的,前述的容器构件,所述的支撑件包括:多个横向件,每个横向件具有与第一栅板接触的第一部位,和与第二栅板接触的第二部位;和纵向件,连接于所述横向件,使所述的横向件和纵向件共同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栅板和所述的第二栅板之间的距离在某一方向上保持不变或者逐渐缩小。所述的纵向件至少为一个。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容器,其包括:容器侧壁,构成一容器空间,该容器侧壁上具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 ;以及至少三个容器构件,为前述的容器构件;所述的容器构件并排设置在所述的容器空间内,且相邻的容器构件的栅板相对,每两个相邻的容器构件分别为第一容器构件和第二容器构件,在第一容器构件和第二容器构件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的气体入口对应于第一容器构件,用于所述气体入口流入的气体进入到该容器构件的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之间;所述的气体出口对应于第二容器构件,用于将来自于第二容器构件的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之间的气体排出到容器之外。进一步的,前述的容器,其中所述的容器构件与所述的容器侧壁紧密接触或者密封固定。进一步的,前述的容器,所述的容器侧壁具有凹槽,所述的容器构件至少部分嵌入到所述的凹槽中;或者所述的容器侧壁具有凸出部,所述的凸出部嵌入到所述的容器构件之中。进一步的,前述的容器,还包括两个端壁,所述的端壁与所述的容器构件的第一栅板或者第二栅板相接触,并向所述的容器构件提供支撑。进一步的,前述的容器,所述的气体入口和所述的气体出口的夹角为90-27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容器,以及净化剂颗粒;其中所述的容器为前述的任一项所述的容器,所述的净化剂颗粒填装于相邻的两个容器构件之间,形成净化剂颗粒层;并且在所述的净化剂颗粒与所述的容器构件之间设置有具有多孔的防漏网,防漏网上的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净化剂颗粒的粒径,以防止所述的净化剂颗粒进入到所述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之间。进一步的,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栅板,为板状,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的面积之和占该第一栅板面积的50%以上;第二栅板,为板状,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的面积之和占该第二栅板面积的50%以上;以及支撑件,设置在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之间;所述的第一栅板的板面和第二栅板的板面相对设置,所述支撑件的至少一个部位与第一栅板接触,所述支撑件的至少另一个部位与第二栅板接触,用于保持所述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之间的距离不被缩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翠
申请(专利权)人:李锦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