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5669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0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它由外而内依次包括防晒层(1)、纤维层(2)、机织物层(3)、聚氨酯层(5)和针织物层(4),所述机织物层(3)与聚氨酯层(5)之间设置有耐热层和隔热层,所述的耐热层中含有耐热涤纶纤维,所述的隔热层中含有纳米云母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不仅具有防晒功能,并且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耐热层和隔热层能阻隔高温热传导,防止高温灼伤人体皮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造革。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人造革是一种外观、手感似皮革并可代替其使用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织物为底基,涂覆合成树脂及各种塑料添加制成。上世纪八十年代,昂贵的皮衣皮料一般人消费不起,应市场需求,仿冒皮革的人造革一度流行起来,被广泛应用于制衣、制包。这样仿冒皮革的人造革衣服、包包一度充斥街头,满足了人们穿皮戴皮的愿望。由于传统的人造革用品日晒牢度不够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洗涤后会出现泛黄、褪色的现象,会影响这些皮革的使用和外观,重则作废,造成一种不必要的浪费,所以一种户外防晒的人造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现有的人造革透气效果差,因此人们穿上这种皮革后,容易产生异味,并滋生细菌,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在夏天,阳光直射在包体表面会导致包体温度很高,而现有的包的包体不具有耐高温的性能,高温的包体会灼伤人体皮肤,并且透气性差,从而会导致包体快速老化,严重时会褪色泛黄,影响包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此人造革不仅具有防晒功能,并且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同时耐热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其特点是:所述人造革由外而内依次包括防晒层、纤维层、机织物层、聚氨酯层和针织物层,所述防晒层与纤维层、纤维层与机织物层互相编织连接,所述防晒层为纳米竹炭纤维层,纤维层由丙纶经纱和丙纶玮纱平纹组织而成,所述聚氨酯层含有微孔且位于机织物层与针织物层之间,聚氨酯层分别与机织物层和针织物层通过聚氨酯树脂胶点粘合,所述聚氨酯树脂胶点内含有咖啡碳颗粒,所述机织物层与聚氨酯层之间设置有耐热层和隔热层,所述的耐热层中含有耐热涤纶纤维,所述的隔热层中含有纳米云母纤维。本专利技术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其防晒层的厚度为10~50μηι。本专利技术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其聚氨酯树脂胶点的面积为4.5~6mm2,所述咖啡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0.5~1 μπι。本专利技术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其聚氨酯层、机织物层和针织物层之间的厚度比为 15:10~20:20~35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专利技术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其防晒层为纳米竹炭纤维层,其具有很好的阻隔紫外线的效果,丙纶质地轻,强度高,初始模量较高,几乎不吸湿,丙纶还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耐光性,因此人造革具有很好的防晒功能。②纤维层由丙纶经纱和丙纶玮纱平纹组织而成,同时机织物层与针织物层之间设置有含有微孔的聚氨酯层,且由于热熔胶是以点状的方式将两层人造革粘合在一起,因此具有很好的透气性;由于添加了咖啡碳颗粒,使其具有除臭的功能,因此人们在穿着时不会产生异味,本专利技术的咖啡碳颗粒为0.5~1 μπι,因此加入咖啡碳颗粒后不会影响两层人造革之间的粘合牢度。③耐热层和隔热层能阻隔高温热传导,防止高温灼伤人体皮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向剖面图。图中: 防晒层1, 纤维层2, 丙纶经纱2.1, 丙纶玮纱2.2, 机织物层3, 针织物层4, 聚氨酯层5, 微孔6, 聚氨酯树脂胶点7, 咖啡碳颗粒8。【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它从外而内依次包括防晒层1、纤维层2、机织物层3、聚氨酯层5和针织物层4,所述防晒层I与纤维层2、纤维层2与机织物层3互相编织连接,防晒层I在最外层,防晒层I为纳米竹炭纤维层,防晒层I的厚度为10~50 μπι,纤维层2所采用的纤维为丙纶,它包括丙纶经纱2.1和丙纶玮纱2.2,所述丙纶经纱2.1和丙纶玮纱2.2相互交错,紧密编制,而且丙纶本身质地轻,强度高,伸长大,初始模量较高,弹性优良,几乎不吸湿,另外丙纶还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耐光性。所述聚氨酯层5含有微孔6且位于机织物层3与针织物层4之间,聚氨酯层5分别与机织物层3和针织物层4通过聚氨酯树脂胶点7粘合,所述聚氨酯树脂胶点7内含有咖啡碳颗粒8。所述机织物层3与聚氨酯层5之间设置有耐热层和隔热层,所述的耐热层中含有耐热涤纶纤维,所述的隔热层中含有纳米云母纤维。所述耐热层中含有80%的耐热涤纶纤维,其余20%为锦纶66纤维,该层能有效的阻隔高温热传导,防止高温灼伤皮肤。隔热层中纳米云母纤维含量为60 %,其余为涤纶纤维;纳米云母纤维是纳米云母含量8 %的腈纟仑纤维,其中纳米云母中云母粒子的直径为5-50nm,该层能进一步吸收热量,基本阻绝热传导。此咖啡碳颗粒8通过将咖啡渣在400~450°C的温度保持20min,使得咖啡渣中的有机物得到预碳化从而获得具有蜂窝状多孔结构的咖啡碳颗粒8。所述聚氨酯树脂胶点7的面积为4.5~6mm2,所述咖啡碳颗粒8的平均直径为0.5—1 μ m0所述聚氨酯层5、机织物层3和针织物层4之间的厚度比为15: 10-20:20~35。【主权项】1.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革由外而内依次包括防晒层(1)、纤维层(2)、机织物层(3)、聚氨酯层(5)和针织物层(4),所述防晒层(I)与纤维层(2)、纤维层(2)与机织物层(3)互相编织连接,所述防晒层(I)为纳米竹炭纤维层,纤维层(2)由丙纶经纱(2.1)和丙纶玮纱(2.2)平纹组织而成,所述聚氨酯层(5)含有微孔(6)且位于机织物层(3)与针织物层(4)之间,聚氨酯层(5)分别与机织物层(3)和针织物层(4)通过聚氨酯树脂胶点(7)粘合,所述聚氨酯树脂胶点(7)内含有咖啡碳颗粒(8),所述机织物层(3)与聚氨酯层(5)之间设置有耐热层和隔热层,所述的耐热层中含有耐热涤纶纤维,所述的隔热层中含有纳米云母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晒层(I)的厚度为10~50μπ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树脂胶点(7)的面积为4.5~6mm2,所述咖啡碳颗粒(8)的平均直径为0.5~lym0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层(5)、机织物层(3)和针织物层(4)之间的厚度比为15:10~20:20~35。【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它由外而内依次包括防晒层(1)、纤维层(2)、机织物层(3)、聚氨酯层(5)和针织物层(4),所述机织物层(3)与聚氨酯层(5)之间设置有耐热层和隔热层,所述的耐热层中含有耐热涤纶纤维,所述的隔热层中含有纳米云母纤维。本专利技术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不仅具有防晒功能,并且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耐热层和隔热层能阻隔高温热传导,防止高温灼伤人体皮肤。【IPC分类】D06N3/14, B32B33/00, D06N3/00, B32B7/04【公开号】CN105064049【申请号】CN201510470225【专利技术人】顾长法 【申请人】江阴市江东塑胶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申请日】2015年8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臭、防晒的耐热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革由外而内依次包括防晒层(1)、纤维层(2)、机织物层(3)、聚氨酯层(5)和针织物层(4),所述防晒层(1)与纤维层(2)、纤维层(2)与机织物层(3)互相编织连接,所述防晒层(1)为纳米竹炭纤维层,纤维层(2)由丙纶经纱(2.1)和丙纶纬纱(2.2)平纹组织而成,所述聚氨酯层(5)含有微孔(6)且位于机织物层(3)与针织物层(4)之间,聚氨酯层(5)分别与机织物层(3)和针织物层(4)通过聚氨酯树脂胶点(7)粘合,所述聚氨酯树脂胶点(7)内含有咖啡碳颗粒(8),所述机织物层(3)与聚氨酯层(5)之间设置有耐热层和隔热层,所述的耐热层中含有耐热涤纶纤维,所述的隔热层中含有纳米云母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长法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江东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