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超硬材料砂轮节块去毛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4966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9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小型超硬材料砂轮节块去毛刺机,属于去毛刺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在底座顶部固定有外罩,在底座内部与外罩之间设有多个开口,在外罩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端安装有进料阀门,在外罩的侧面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外罩连通处安装有出料阀门;在底座顶部转动连接有竖直转轴,在竖直转轴顶端安装有工作砂轮,所述工作砂轮位于外罩内,所述工作砂轮的上部与外罩所围成的空间为工作区域,所述竖直转轴的下端由电机驱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并将工作砂轮设计成碟形状,提高了去毛刺效率,整体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去除100个砂轮节块毛刺,仅需4分钟即可完成,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去毛刺机
,尤其是涉及小型超硬材料砂轮节块去毛刺机
技术介绍
超硬材料砂轮由于具有磨削效率高、加工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超硬材料砂轮一般由磨料层和基体构成,由于整体式磨料层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通常将磨料层做成若干砂轮节块,然后通过粘接、钎焊等工艺将多个砂轮节块拼接并与基体制作成一体。超硬材料砂轮节块一般由超硬磨料(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及金属、树脂或陶瓷等结合剂组成,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在专用模具中经烧结或固化工艺形成砂轮节块毛坯,然后经过加工得到砂轮节块成品。由于模具配合处存在间隙及模具磨损等原因,砂轮节块毛坯一般会带有一定毛刺影响其质量。去除砂轮节块毛刺的通常方法为,使用普通磨料砂轮人工手工打磨,该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产生的粉尘多,工作环境恶劣,目前,常见的机械行业用去毛刺设备无法直接应用到超硬材料砂轮领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分设备采用化学法去除毛刺,化学溶液不仅污染严重,而且容易对砂轮节块造成腐蚀,产生缺陷;基于物理法的设备,主要采用滚磨法和电刷法,这两种方法不仅设备投入较大,而且使用中超硬材料砂轮节块废品率较高。为了提高超硬材料砂轮节块毛刺去除效率,改善工人劳动环境,超硬材料砂轮节块专用去毛刺设备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解决在超硬材料砂轮节块毛刺去除时,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废品率较高,易产生粉尘的问题而提出了小型超硬材料砂轮节块去毛刺机。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小型超硬材料砂轮节块去毛刺机,包括底座,在底座顶部固定有外罩,在底座内部与外罩之间设有多个开口,在外罩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端安装有进料阀门,在外罩的侧面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外罩连通处安装有出料阀门;在底座顶部转动连接有竖直转轴,在竖直转轴顶端安装有工作砂轮,所述工作砂轮位于外罩内,所述工作砂轮外边缘与外罩内壁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需要去毛刺砂轮节块的最小几何尺寸,所述工作砂轮的上部与外罩所围成的空间为工作区域,所述竖直转轴的下端由电机驱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工作砂轮为碟形砂轮,所述碟形砂轮边缘处的厚度大于中间圆形区域的厚度。优选的,在所述竖直转轴顶端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中设置有紧固工作砂轮的螺母。优选的,在底座顶部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顶端与工作砂轮的下表面顶靠,所述顶杆的顶起复位开关安装在底座的侧面上。优选的,将电机安装于底座内,所述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在底座侧面上设置有电机控制装置,所述电机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开关、电机开关、急停开关、调速旋钮、工作定时器。优选的,在出料管的出口处下面设置有收料盒,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废料出口,所述多个开口与废料出口相连通。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小型变频调速电机对工作砂轮进行控制,具有定时、调速、急停功能,能够针对不同的加工对象随时调整工艺;并将工作砂轮设计成碟形状,提高了去毛刺效率,整体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如果采用手工方式去除100个砂轮节块毛刺,需耗时30分钟,本专利技术仅需4分钟即可完成,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工作区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工作砂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底座1,底座I为立方形的壳体,在底座I顶部固定有外罩3,在底座I内部与外罩3之间设有多个开口,这是为了让产生的粉尘落入底座I内部,让后经废料出口 13排出,在外罩3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4,所述进料斗4的下端安装有进料阀门5,在外罩3的侧面上设置有出料管6,所述出料口 6与外罩3的连通处安装有出料阀门17,在出料管6的出口下端设置收料盒7,所述外罩3、进料阀门5、出料阀门17的设置是为了防止砂轮节块在去毛刺的过程中飞出外罩5而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如图2所示,在底座I顶部转动连接有竖直转轴14,在竖直转轴14顶端安装有工作砂轮15,所述工作砂轮15位于外罩3内,工作砂轮15的上部与外罩3所围成的空间为工作区域,所述工作砂轮15外边缘与外罩3内壁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需要去毛刺砂轮节块的最小几何尺寸,如图3所示,工作砂轮15为碟形砂轮,所述碟形砂轮15边缘处19的厚度大于中间圆形区域20的厚度,在去毛刺工作中,工作砂轮15的旋转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所以工作砂轮15的边缘处19与砂轮节块的摩擦损耗最多,因此对工作砂轮15的边缘处19进行加厚处理,提高了去毛刺效率,还延长了工作砂轮15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加速了砂轮节块的翻滚速度;在竖直转轴14顶端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中设置有紧固工作砂轮15的螺栓16,在竖直转轴14左右对称位置安装有顶杆18,所述顶杆18的顶端与工作砂轮15的下表面顶靠,所述顶杆18的顶起复位开关9安装在底座I的侧面上,顶杆18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工作砂轮15的卸载;所述竖直转轴14的下端由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底座I内,所述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在底座I侧面上设置有电机控制装置,所述电机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开关2、电机开关11、急停开关10、调速旋钮12、工作定时器8。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方式为:首先关闭出料口阀门17,打开进料口阀门5,然后将砂轮节块放入进料斗4内落在工作砂轮15的上表面上,接着关闭进料口阀门5、设定工作定时器8的时间为l~4min,旋转调速旋钮12较高转速挡为40~120r/min,最后按下电机开关11开始工作,去毛刺机工作一个去毛刺周期后,自动停止工作,此时打开出料阀门17,旋转调速旋钮12为低速挡,再次按下电机开关11,那么去毛刺好的砂轮节块在摩擦、震动的过程中,经过出料口阀门17、出料管6自动落入到收料盒7内;去毛刺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经过工作砂轮15与外罩3内壁之间的空隙通过多个开口落入到底座1内部经废料出口 13排出。本去毛刺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砂轮15会被磨损,需要更换新的工作砂轮15,更换工作砂轮15时,首先打开外罩3,卸掉紧固工作砂轮15的螺栓16,旋转顶杆18的顶起复位开关9,工作砂轮15将会被顶杆18自动顶起,脱离安装,然后旋转顶起复位开关9使顶杆18复位,此时重新安装上新的工作砂轮15,将螺栓16拧紧,最后装上外罩3更换完毕。【主权项】1.小型超硬材料砂轮节块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底座顶部固定有外罩,在底座内部与外罩之间设有多个开口,在外罩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端安装有进料阀门,在外罩的侧面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外罩连通处安装有出料阀门;在底座顶部转动连接有竖直转轴,在竖直转轴顶端安装有工作砂轮,所述工作砂轮位于外罩内,所述工作砂轮外边缘与外罩内壁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需要去毛刺砂轮节块的最小几何尺寸,所述工作砂轮的上部与外罩所围成的空间为工作区域,所述竖直转轴的下端由电机驱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超硬材料砂轮节块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砂轮为碟形砂轮,所述碟形砂轮边缘处的厚度大于中间圆形区域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超硬材料砂轮节块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转轴顶端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中设置有紧固工作砂轮的螺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超硬材料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小型超硬材料砂轮节块去毛刺机

【技术保护点】
小型超硬材料砂轮节块去毛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底座顶部固定有外罩,在底座内部与外罩之间设有多个开口,在外罩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下端安装有进料阀门,在外罩的侧面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外罩连通处安装有出料阀门;在底座顶部转动连接有竖直转轴,在竖直转轴顶端安装有工作砂轮,所述工作砂轮位于外罩内,所述工作砂轮外边缘与外罩内壁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需要去毛刺砂轮节块的最小几何尺寸,所述工作砂轮的上部与外罩所围成的空间为工作区域,所述竖直转轴的下端由电机驱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来贵赵炯胡佳赵永琴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