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容器的防扭转封闭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460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吹模容器的喉部设置改善的盖插件。该盖插件上有粗糙不平的圆周,而且在容器由型坯成型期间插件永久性地模制在容器喉部。当容器打开偏轴力或扭矩力施加到盖插件时,最终的密封件防止检脱或松动。盖插件可以是由可拆卸零件构成的分组件,它提供了各种通入容器内物料的选择方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1994年6月2日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为No.08/253,111的部分后续申请。本专利技术涉及密闭式吹模容器喉部的改良盖,更具体地说,专利技术涉及和这种盖结合的吹模,灌装和密封的容器。采用称为吹模/灌装置/密封的工艺很容易制造密闭式容器。利用这种工艺方法,首先由挤压的型坯块吹模成形容器体,然后装入(或灌装)所要求的液态或固态物料,此后立刻用预制的插件进行封装,同时围绕插入的预制的盖分组件在容器颈部和喉部附加模制型坯块。其实例请参看Weiler的美国专利No.4,596110所公开的容器结构。由这种吹模、灌装和密封容器模制方法制造的密闭式容器构件,尤其是上述专利中叙述的带有可拆卸盖套的容器构件是非常有效的。并已广泛应用。然而,在某种比较极端的条件下,预制的插入式盖与构成容器喉部材料的连接会松脱。这种松脱不仅有使容器内物料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危险,而且也在准备使用容器内物料时,容器通过扭掉保护插件的盖套而打开以后产生分配的困难。这种极端情况的例子包括施加到插入式盖上的过大的扭矩或施加在离开容器纵轴线方向的过大的力的情况。需要一种克服这种松驰问题的实际装置,而且已在努力探寻这种装置,但很不容易获得。然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践上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并且可使各种不同的预模制插件能连同密闭式模制容器一起使用。本专利技术构思了一种预制盖插件,它可永久地放置在由热塑性材料作成的容器颈部,其中插件设在带有粗糙表面的颈部周围,粗糙表面增加插件和相邻的容器颈部或喉部内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上述的粗糙表面形式可以是大致轴向延伸的条带和环向间隔开的肋条,可能呈压花形,齿形、波浪形或其他凸凹不平的形状。盖插件可以是单独模制件,如带有或不带可穿通模片的嘴口,或者由两个零件构成的分组件。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容器是由热塑性材料制造的,容器包括主体部分,主体一端确定一通口,主体终止于一个颈部单元,主体还限定敞开的喉部。上述类型的盖插件带有粗糙的圆周表面,其位于敞开的喉部中,并与限定颈部的热塑性材料密闭接触。和容器颈部结合的套构件封装盖插件。且套构件由一从颈部可拆卸的盖套组成,盖套由一可断裂幅图形成其轮廓,可断裂幅圈邻接在相糙圆周表面上方的插入件,套构件避免分配孔或嘴口的接触污染。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容器构件实施例在吹模,灌装和密封状态时的立体图;图2图1容器构件的局部剖面正视放大图;图3沿图2中3-3平面的剖视图;图4和图2相类似的视图,不同的只是所有部分都剖视,盖套断裂并拆卸掉,使盖分组件显露出来;图5设有可穿通的反复注入膜片的帽放大立体图;图6表示局部模制和带有位于容器喉部的盖插件分组件型坯的正视剖面图;图7与图6相类似的正视图,只表示围绕盖插件分组件整个模制的型坯剖面图;图8部分剖面的局部正视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容器构件的另一实施例;图9部分剖面的局部正视图,表示本专利技术容器构件的再一个实施例;图10适合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插件立体图,表示设在外突耳上的外路厄锁紧连接件;图11局部剖面侧视图,表示设有衔接皮下注射针的内螺纹外路厄锁紧连接件;图12局部剖面侧视图,表示导引裙部周围的并带有本专利技术粗糙周面的销针;图13局部剖面正视图,表示本专利技术容器构件另一个的实施例;图14图13所示盖插件的立体图;图15表示图13和14所示的基体元件和盖插件的反复注入盖元件的立体分解图;和图16沿图13中16-16平面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一个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密闭式热塑性容器10包括一个终止于颈部的主体部分12,主体部分限定了一个同颈部,同时也和体部相连的喉部14,可拆套盖16与喉部14形成一体,并由易断幅圈18构成。安放在喉部14中的是由帽22和空心体24组成的盖插件20(图2和图4),空心体确定一个敞开的,通到容器主体部分12的轴向通道26。空心体24上设置有粗糙圆周表面28的环带,制造容器10的热塑性材料模压在周面内。热塑性材料可以是通用的模制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这些材料适于配合准备装入容器内的物质。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容器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容量。例如用注模方法预成形本专利技术所期望的盖插件,根据所要求的最终用途,盖插件可具有各种不同的分配构形。考虑有单体插件和组件,下面详细的进行讨论和说明。但是,在所有盖插件的实例中,它都设置有粗糙的圆面,例如肋条状、滚花状、锯齿状等的粗糙面,这些粗糙周面是为了在模制过程中增加与热塑容器材料紧密接触面积。因为有隆起或突台存在,所以粗糙表面的接触是不平坦的。容器的半软化热塑料在模制期间包围了这些隆起或突台,有效地使插件固定在容器的喉部或颈部。图2、3和4所示的盖插件20的粗糙外周面28,其形状基本上呈均匀间隔的肋条30形,肋条30大致平行于通道26的纵轴线。从图3可明显看出,容器喉部14的热塑性材料完全填入相邻肋条30之间的缝隙或沟槽29;并且通过在模制时盖插件20和喉部14之间形成永久性的密封面而使插件固定。另外,模制时将材料压到插件周围,所以盖插件的粗糙表面使更多的热塑性材料存放在容器喉部区。这样也加厚了插件周围的容器壁,因此当容器准备使用而打开时,固定并强化喉部防止从后盖插件发生移位。粗糙的盖插件周面提供的实际接触面积大于盖插件之间的表面接触面积。最佳选择是实际接触面积与表面接触面积之比至少是3左右。盖插件20是个组件,包括密封通道26的可拆帽22。帽22也设有肋条形的外表面,部分盖套16模制在外表面里,因此当将可断裂的幅圈18切断时,帽22和盖套16紧密接触,并且可和盖套16一起取走。另一方面,如果在盖套16拆掉同时或拆掉以后,最好是使帽22仍然保留在原位,使通道26仍维持密封状态,采用通常的方法将盖套16模制在空心构件中,以便制造容器时和帽22保持隔离。在后一种情况下证实可采用几种方法将物料通入容器,采取把帽22从帽座32上移去的方法,如图4所示,或借助销钉或套管在帽槽36中采取穿孔膜片或幅圈34的方法。帽座32可控制内和/或外径、路厄锥度等特性,以利于和其他贮罐或分配装置互连。为了在不把帽22从帽座32上移去的情况下反复将物料装入容器中,帽槽填充诸如橡胶等的弹性材料38,如图5中帽42所示,除此,帽42的其他全部情况和图2和图4所示的帽22相同。在如图6和图7表示的制造容器时,预制的盖插件20嵌入热塑性容器中。当以已知的方法形成容器体部分12时,如以Weiler等人的美国专利US No.4,901,873中公开的方法形成容器体12时,挤压的型坯块45由真空夹爪47和49固定就位在主体半模51和53之间。此后,预制的盖插件20位于图6所示的位置,接着,密封半模55和57相互朝向里移动(图7),以便加压盖插件20周围保留的上型坯部分,因此构成喉部14以及盖套16,同时迫使型坯的热塑性材料压入相邻纵向肋条30之间的缝隙中。用这种方式使盖插件有效而迅速地永久固定在喉部14内。图8至12表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时提供的另一个不同型式的盖插件。参照图8,盖插件60是一个空心的大致呈圆柱形部分,在其圆周设置有相间隔的纵向延伸的肋条62。为密封通道66,整个插件60上延伸可穿通的无芯膜片64,为重复进入的应用橡胶合成物70填充到外槽68。空心盖套72连接喉部,保护穿通的插件60防止污染。通过握住翼片并扭转翼片7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塑性材料的密闭式容器,包括 (a)主体部分,上端中止在与其结合的颈部; (b)与所述颈部结合的喉部; (c)固定在所述喉部中的预模制盖插件,所述盖插件具有粗糙的周面和在限定的轴向延伸的通道,和 (d)可拆卸盖套与所述喉部结合,且由粗糙周面上盖插件圆周的可断裂幅圈界定轮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H怀勒
申请(专利权)人:自动液体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