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化人肝细胞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4216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永生化人肝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取正常人肝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收集原代细胞;用SV40Tag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转染原代细胞,获得改造细胞;将改造细胞进行3D细胞培养。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永生化人肝细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猴病毒40大T抗原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进行转染,经过转染克隆后的阳性细胞在长期大量培养中能维持其分化水平,保持其细胞形态和结构,且提升其增殖能力;之后再用最接近机体环境的3D培养方式进行大量扩增培养,最后即能大量获得具有肝脏代谢活性的非成瘤细胞的人工肝;得到的是同源性的细胞,不具有免疫排斥和致病性和肿瘤性状,而且能大量培养获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组织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目前肝衰竭治疗手段中,生物人工肝系统是最佳的选择。生物型人工肝是指将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等与特殊材料、装置结合,构成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暂时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生物型人工肝包括以往的离体肝灌流、人-哺乳类动物交叉灌流等等,主要的决定修复体性质的关键是其中采用的人工细胞的材料。但是,目前所构建的各种细胞材料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比如,动物源性肝细胞来源比较广,可大量获得,但是其带有动物源性疾病,容易产生异种蛋白的免疫排斥和免疫致病。另一种能够大量获得的就是肿瘤来源的肝细胞系,其可大量增殖并规模培养,但具有肿瘤性状,肝细胞的功能不如正常肝细胞,且有致瘤的风险。而相比上两种,胎肝细胞虽较理想,且缺陷比较少,但本身来源受限,且培养和制备的过程中条件非常严格控制,制备难度高且产量也较少,不易大量获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永生化人工肝细胞组织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利用同源性正常人肝细胞大量培养后进行永生化人肝细胞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永生化人肝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正常人肝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收集原代细胞;用SV40Tag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转染所述原代细胞,获得改造细胞;将所述改造细胞进行3D细胞培养。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猴病毒40大T抗原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进行转染,经过转染克隆后的阳性细胞在长期大量培养中能维持其分化水平,保持其细胞形态和结构,且提升其增殖能力;之后再用最接近机体环境的3D培养方式进行大量扩增培养,最后即能大量获得具有肝脏代谢活性的非成瘤细胞的人工肝;得到的是同源性的细胞,不具有免疫排斥和致病性和肿瘤性状,而且能大量培养获得。在上述制备过程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方法步骤直接制备得到的永生化人工肝细胞。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永生化人工肝细胞,其细胞本身经过改造后在没有肿瘤化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肝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且由于直接取自正常人的肝细胞,不会产生异种蛋白的免疫排斥和免疫致病,且具备了体外大量扩增的能力和条件,能弥补普通的肝细胞体外无法大量培养生长的缺陷,而用于构建人源性生物人工肝。【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例提出一种永生化人肝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获取正常人肝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S20,用 SV40Tag (simian virus 401arge T antigen,猴病毒 40 大 T 抗原)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转染步骤SlO获得的原代人肝细胞,获得永生化人肝细胞系;S30,将永生化人肝细胞系进行3D培养,而后收获细胞即可用作细胞基材制备人工肝或肝细胞移植。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法过程,采用的细胞基体为原始正常人肝细胞,是同源性的细胞,相比动物源性的肝细胞,其基本不具有免疫排斥和致病性,且不具有肿瘤性状;同时为了弥补其在体外无法大量维持生长性状的缺陷,首先采用猴病毒40大T抗原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进行转染,经过转染克隆后的阳性细胞在长期大量培养中能维持其分化水平,保持其细胞形态和结构,且提升其增殖能力;之后再用最接近机体环境的3D培养方式进行大量扩增培养,最后即能大量获得具有肝脏代谢活性的非成瘤细胞的人工肝。其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法过程中采用获取的正常人的干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将收获的原代培养细胞按照步骤S20细胞进行改造。采用原代培养的肝细胞是因为,原代细胞从机体取下细胞、组织和器官后立即进行培养获得,传代的次数比较低,细胞保持原有细胞的基本性质,能较好地保持细胞自身的分化程度和肝功能代谢水平。同时,原代培养中稍微会发生程度较低的脱分化,而且轻度脱分化后的细胞增殖生长的要求相比从机体获得的原始肝细胞低一些,能利于后续的大量生长。虽然上述步骤SlO获得了肝细胞,但是细胞本身不具有永生的性质,生长条件苛亥IJ、存活时间有限、增殖传代困难,并受到捐献器官短缺的限制。所以在这一情形下,步骤S20对步骤SlO的细胞进行改造,改造的方式采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和SV40Tag转染进行;其中,SV40Tag是乳多空病毒科多型瘤病毒属中的一种小DNA肿瘤病毒,具有转化动物细胞和诱发肿瘤的特性。此病毒的早期蛋白T抗原有Rb和p53结合域,使Rb和p53丧失抑瘤蛋白的作用,失去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使细胞分裂加速、无限生长;能用于本专利技术中细胞的体外的继续增殖传代,但是在不控制其代谢的基础上,具有诱发形成肿瘤的风险。所以,同时以端粒酶逆转录酶进行协调,端粒酶逆转录酶其作用是作用于细胞的端粒,因为在体外具有永生增殖的细胞,只有肿瘤细胞或者是癌细胞,其无线增殖的能力与端粒有关;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有结构,正常情况下随细胞分裂而缩短;端粒酶重新激活使癌变细胞一个带有普遍性意义的生物学标志,是细胞永生化及肿瘤发生的关键步骤。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逆转录催化功能,将端粒重复序列合成到染色体末端,延长或稳定了随着细胞分裂而进行性缩短的端粒,调整其永生分裂的能力。在本专利技术中基于干细胞体外无法永生的情形,在不产生肿瘤化诱导的情况下,所以采用转染端粒酶逆转录酶控制端粒结构,在保证SV40Tag提升增殖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和保持其产生肿瘤化诱导。当然,为了进一步降低其肿瘤化的影响,上述的SV40Tag可以采用半灭活减毒处理后的猴病毒40大T抗原先进行,可以进一步降低肝细胞中肿瘤化的发生。并且,在该步骤S20中,由于本身肝细胞在转染之后仍然需要保持或者维持其细胞性状;如果采用转染试剂转染的方式进行,试剂会持续影响肝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不利于肝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所以本专利技术该步骤S20的转染过程优选采用电转染的方式进行,通过脉冲电压在细胞膜上产生导入孔而进行导入。虽然电转染在瞬间脉冲电击时会伤害细胞,但是由于短暂、持续性比较低,而且控制适当的条件后续细胞膜本身流动性自动修复以后基本上性状和代谢情况影响不大。同时,转染的用量必须要控制,转染的量过少,达不到提升细胞改造的目的;而如果转染的量过大,对细胞本身的代谢和生长性状的影响以及致病性都会加深,所以一般控制SV40Tag和/或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转染量:细胞个数的比值IxlO 5?1x10 4 μ g/个之间最优。在步骤S20之后,步骤S30进一步进行大量扩增,而培养的方式采用3D细胞培养进行,即保持其在体外增殖过程中能具有与机体内相仿的3D微环境(即三维微环境),培养其能表达与肝脏代谢、解毒、合成相关的基因和蛋白,从而最终获得品质和数量更多的肝细胞。其中在该步骤S30中进行大量扩增的过程中,相比现有的通常培养的方式,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3D细胞培养采用微载体悬浮培养方式进行;其中针对本专利技术所培养的肝细胞,研究和试验之后微载体优选采用Cytopore,Cytopore是一种纤维素基质微载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生化人肝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正常人肝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收集原代细胞;用SV40Tag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转染所述原代细胞,获得改造细胞;将所述改造细胞进行3D细胞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卓鲁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爱生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